-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对砷中毒致大鼠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2-APB)干预砷中毒致大鼠心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2只12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染砷组(24只)。染砷12周后,将染砷组大鼠分为自然恢复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每组8只),给予2-APB干预21 d。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使用超声仪器测量记录各组大鼠的常规参数和分层应变参数;随后处死大鼠,获取其血液及心肌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改变。结果:自然恢复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内膜下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mid)、心外膜下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pi)及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圆周应变率(SrC)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CK-MB和LDH高于对照组(均 P<0.05);低、高剂量干预组大鼠的部分超声参数及生化指标较自然恢复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 P<0.05);GCS-endo与CK-MB的相关性最高( r=-0.931, P<0.05)。心肌HE染色显示低、高剂量干预组较自然恢复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和坏死程度减轻、红细胞渗出减少。 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用于评估2-APB对砷中毒致大鼠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其中以GCS-endo较为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头乳晕湿疹样透明细胞棘皮瘤:国内首报及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头乳晕湿疹样透明细胞棘皮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我国首例乳头乳晕湿疹样透明细胞棘皮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特征,并与国外文献中该类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女,左侧乳头乳晕反复皮疹伴瘙痒2年余。皮肤科情况:左侧乳头乳晕皮肤肥厚,乳晕散在红斑、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斑,上覆少许痂屑。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局灶性痂屑,局部角化不全,皮突融合延长,棘层肥厚,局灶性海绵样水肿,棘细胞层可见透明细胞团块,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过碘酸希夫染色阳性,上皮膜抗原染色阳性。局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有效,有明显渗出时外敷3%硼酸溶液可使症状缓解。随访6个月,患者曾间断复发2次,应用上述治疗有效。结论:乳头乳晕湿疹样透明细胞棘皮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是一个新的亚型,病理是其诊断的金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重熔对42CrMo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减少渗硼层表面存在的疏松组织和孔洞,对42CrMo钢渗硼层进行激光重熔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激光重熔前后渗硼层的组织形貌和物相变化,用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激光重熔前后硬度、摩擦生能和腐蚀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渗硼层经过激光重熔后,重熔区形成了致密细小的共晶硼化物,疏松孔洞消失,硬化区扩大,表面与基体的结合力增强,硬度梯度大幅降低,腐蚀性能也随之改善,摩擦机制的改变使得摩擦系数显著减小,磨损质量比渗硼件降低6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磁压榨技术的无创化胃造瘘的大鼠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与目的:胃造瘘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传统胃造瘘术创伤大,已逐步被内镜下胃造瘘、X线下胃造瘘术取代,但实施过程需要内镜系统或X线机辅助,且操作较为繁琐.基于应用磁压榨技术行无创化胃造瘘的设想,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胃造瘘磁体装置,在大鼠模型上验证该设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大鼠消化道解剖特点和尺寸自行设计加工适合于大鼠胃造瘘的钕铁硼子母磁体,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子母磁体的磁力学曲线.10只SD大鼠麻醉后经口置入子磁体至胃内,在大鼠左上腹部放置母磁体,子母磁体自动吸合,腹部X线明确磁体相吸情况.术后单笼饲养,观察大鼠存活状况、磁体脱落时间、磁体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处死动物,获取造瘘口标本,肉眼及光镜下观察造瘘口形成情况.结果:设计和生产出的子母磁体均为圆柱状,采用N42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电镀镍防护处理.子磁体直径5 mm、高3 mm,母磁体直径6 mm、高5 mm,子母磁体质量分别为0.410 g和1.035 g.子母磁体在零距离时最大吸力达4.36 N,磁体吸力随位移增加而逐渐减小.10只大鼠麻醉后均成功经口置入子磁体至胃内,在大鼠左上腹部放置母磁体后,子母磁体迅速相吸,腹部X线检查显示磁体对位吸合良好.术后大鼠均存活,子母磁体留置期间,未出现磁体移位、子母磁体分离等意外事件,所有实验动物无消化道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0~13d子母磁体脱落,胃造瘘通道建立.术后2周开腹观察可见造瘘口处胃壁和腹壁粘连愈合牢固,腹腔无渗液及粘连.获取造瘘口标本肉眼可见瘘口形成良好,HE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瘘口组织结构层次清晰.结论:基于磁压榨技术的胃造瘘磁体设计巧妙、易于加工、成本低,该方法建立无创化大鼠胃造瘘操作简单,安全可行,造瘘口各层组织愈合良好.下一步可开展与人体解剖特点更接近的大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并评价造瘘口形成的长期效果.未来优化磁体设计和操作路径后,该技术有望在临床试用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