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特征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采用描述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不同地区18家三级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液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和晚发型、浙江省和浙江省外其他地区、温州地区和浙江省其他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共纳入21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1.4%(87/210)]、无乳链球菌[27.1%(57/210)]。革兰阴性菌在早产儿中的构成比[77.6%(45/58)]高于足月儿[47.4%(7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54, P=0.001)。大肠埃希菌[36.5%(31/85)比44.8%(56/125)]和无乳链球菌[24.7%(21/85)比28.8%(36/125)]在早发型和晚发型病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其中浙江省为46.7%(64/137),浙江省外其他地区为31.5%(23/73)。浙江省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35.8%(49/137)]高于浙江省外其他地区[11.0%(8/73)],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浙江省外其他地区的构成比[17.8%(13/73)和16.4%(12/73)]均高于浙江省[2.9%(4/137)和5.1%(7/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2、12.26、7.43,均 P<0.05)。革兰阳性球菌在温州地区的构成比[60.8%(31/51)]高于浙江省其他地区[38.4%(3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6, P=0.01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0/4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4.4%(32/43),对其他常见的头孢菌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41.8%(23/55)],其次为头孢曲松,耐药率为32.4%(23/71)。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 结论:中国不同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分布不同,但最常见的致病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菌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温州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 5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 ≥ 65岁,男2 245例,女2 255例;以患者病历资料为数据来源,统计髋部骨折发病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老年脑卒中后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脑卒中后2年内髋部骨折发生率为6.58%(296/4 500),且髋部骨折发生于偏瘫患侧比例高达82.77%(245/296)。骨密度(BMD)(T值)≤ -1、脑卒中后3个月内身体质量指数下降率 > 5%、视力受损、Berg平衡量表评分 < 45分、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 < 20分、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 ≥ Ⅱ级、下肢肌群(髋伸肌群、膝伸肌群)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髋伸肌群MMT < 3级和膝伸肌群MMT < 3级等均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OR=6.765、6.772、4.726、5.491、4.582、6.294、3.763、4.236,均 P < 0.05)。 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骨密度下降、体质量丢失、视力受损、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下降、下肢肌痉挛及肌力减弱等是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及温州市气象数据,应用SPSS26.0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儿童流感样病例在大多数年份中呈春夏、冬季双峰流行,高发时月平均气温多在10 °C及30 °C左右,发病数与平均风速( X1)及平均相对湿度( X2)均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 =2 286.870-234.589 X1-19.693 X2( P<0.01)。 结论:气象因素与儿童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切相关,对建立流感早期气象预警系统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2015—2020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市2015—2020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512例,男性375例,女性137例,年登记率为0.92/10万,不同年度登记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χ 2趋势=30.00, P=0.224)。利福平耐药患者中以初治患者多见(307例,59.96%),不同年度初治、复治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趋势=37.97, P<0.001)。地区分布以乐清市、永嘉县、鹿城区和瑞安市多见,分别有80例(15.63%)、75例(14.65%)、70例(13.67%)、65例(12.70%),鹿城区利福平耐药患者占比呈下降趋势( χ 2趋势=8.43, P=0.004),苍南县呈上升趋势( χ 2趋势=6.66, P=0.010)。患者以<40岁和温州市户籍患者为主(45.90%和87.89%)。利福平耐药患者登记的最常见职业是其他及不详,其中家政家务及待业( χ 2趋势=13.74, P<0.001)、学生( χ 2趋势=4.94, P=0.026)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 结论:温州市耐药结核发生率总体平稳,但结核防控形势仍较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检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呼吸道病原检测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收集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4家医院298例诊断为MPP患儿的一般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呼吸道多重核酸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地区MPP患儿呼吸道病原检测情况及临床特征。将患儿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其中重症组中根据呼吸道多重核酸检测是否检出除肺炎支原体(MP)以外的病原体分为单纯MP组和多病原共检出组,分析呼吸道病原共检出状况对病情严重度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 χ2检验。 结果:298例患儿中男136例、女162例。重症组204例,起病年龄7.0(6.0,8.0)岁,轻症组94例,起病年龄6.5(4.0,7.8)岁。重症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轻症组[10.0(5.0,18.0)比5.0(5.0,7.5)mg/L、0.6(0.4,1.1)比0.5(0.3,0.6)mg/L、337(286,431)比314(271,393)U/L, Z=2.02、2.50、3.05,均 P<0.05],住院时间长于轻症组[6.0(6.0,7.0)比5.0(4.0,6.0)d, Z=4.37, P<0.05],起病至入院时间则短于轻症组[6.0(5.0,9.5)比9.0(7.0,13.0)d, Z=2.23, P=0.026]。所有患儿均完成了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共有142例(47.7%)MPP患儿检出了21种病原,其中腺病毒25例(8.4%)、人类冠状病毒23例(7.7%)、鼻病毒21例(7.0%)、肺炎链球菌21例(7.0%)、甲型流感病毒18例(6.0%)。天津、上海、温州、成都地区检出率最高的病原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7%(8/75)]、腺病毒[13.0%(10/77)]、腺病毒[15.3%(9/59)]、鼻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均为11.5%(10/87)]。重症组中2种及以上病原体的共检出率高于轻症组[52.9%(108/204)比36.2%(34/94), χ2=10.62, P=0.005]。多病原共检出组89例、单纯MP组73例。多病原共检出组LDH、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单纯MP组[348(284,422)比307(270,358)U/L、0.8(0.5,1.5)比0.6(0.4,1.0)mg/L、4.99(3.66,6.89)×10 9比4.06(2.91,5.65)×10 9/L, Z=5.17、4.99、6.11,均 P<0.05]。 结论:重症MPP患儿多病原共检出率、LDH、D二聚体较高,存在合并感染的重症MPP患儿机体应激反应更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3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人群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和宿主动物病原学资料,为制定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浙江省人群钩体病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项目》收集鼠肾、蛙肾、猪肾和鸭肾钩端螺旋体病原体分离培养、核酸和鸭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人群和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流行菌群携带和变动情况。结果:2023年浙江省共报告钩体病病例83例,发病率为0.126 2/10万,年龄为(62.66 ± 11.31)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15例。浙江省11个地市均有钩体病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南部的温州市、丽水市和台州市(共68例),占总病例数的81.93%。8 - 10月为钩体病高发月份(共70例),占总病例数的84.34%。病例的男女比例为4.53 ∶ 1.00,且年龄均≥20岁,45 ~ 79岁中老年为高发人群(共77例),占总病例数的92.77%。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54例),占总病例数的65.06%。钩体病病例发病至首诊时间最短为0 d,最长为13 d;首诊至确诊时间最短为0 d,最长为16 d。72.29%的钩体病病例(60例)发病前1个月内有田间劳动或可疑疫水接触史,18.07%的钩体病病例(15例)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青蛙、猪、牛、狗、鱼、鸭等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史。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平均核酸阳性率:鼠肾为5.92%(31/524)、蛙肾为6.74%(36/534)、猪肾为0.66%(1/151);鸭肾钩端螺旋体分离培养,核酸检测和鸭血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人群携带钩端螺旋体菌群为黄疸出血群(3份)和七日热群(4份)等,宿主动物携带钩端螺旋体菌群为黄疸出血群(3份)。结论:浙江省钩体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南部地区,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人群携带钩端螺旋体菌群仍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宿主动物携带菌群为黄疸出血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伤弧菌感染18例临床特征与外科干预对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外科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和舟山市中医院经病原学确诊的18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7)和死亡组(n=11)。使用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危险指标(LRINCE)评分预测坏死性筋膜炎:<6分可能性小,6~8分可疑,>8分强烈提示。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62±9)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发病月份为6~10月份。LRINCE评分:<6分7例(死亡3例),6~8分8例(死亡5例),>8分3例(死亡3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0±12)和(61±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分别为(2.3±1.0)和(3.1±2.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55、1.006, P均>0.05)。两组患者ALT、AST、肌酸激酶、白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t=6.209、10.348、4.926、11.198和5.952, P均<0.05)。18例患者中有3例接受筋膜切开减压+负压封闭引流(VSD)干预治疗,存活2例,死亡1例。15例未行外科干预治疗患者中死亡10例。 结论:创伤弧菌在舟山地区散发流行,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发病具有季节性。早期筋膜切开减压+VSD等手术干预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2011—2020年生殖器疱疹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导出浙江省2011—2020年网络直报的生殖器疱疹病例数据,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20年,浙江省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为4.92/10万 ~ 6.19/10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 χ2趋势 = 0.03, P = 0.959);女性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χ2趋势 = 5.13, P = 0.034),由4.50/10万上升至6.02/10万,年均上升3.27%;高发年龄段为20 ~ 39岁性活跃人群,但15 ~ 19岁及50岁以上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分别为8.10%(15 ~ 19岁)、9.24%(50 ~ 54岁)、7.81%(55 ~ 59岁)、4.27%(≥ 60岁)。病例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28.38%,8 779/30 931),医务人员、离退人员、学生、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职业构成比年均增幅居前,分别为13.71%、13.14%、10.74%、9.36%、7.00%。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宁波、温州、台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及浙江中部工业经济较发达的金华市,年报告发病率均在5/10万以上;杭州市年报告发病率明显上升,年均增幅5.39%。 结论:2011—2020年浙江省生殖器疱疹疫情无明显下降趋势,今后需关注女性、青少年和老年人群的防治工作,加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监测及感染途径、接触史调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本草图经》中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草图经》中有38幅药图名称涉及今浙江省。考释出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30幅,共涉及植物药20科29属30种,矿物药1种。尚有7幅植物图有待进一步考证。其中有25个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品种与今品种来源一致,5个品种为浙江省北宋地方习用或异物同名品种,5个品种因形态描述及绘图过于简略,从而导致知名而不知物。在考证分析过程中,发现《本草图经》“明州黄药”图与“秦州红药”图存在图文颠倒现象。除此之外,通过比对刘甲刻本《大观本草》与张存惠刻本《政和本草》中以地冠名图发现,张存惠刻本《政和本草》中“晋州贝母”为刘甲刻本《大观本草》中的“越州贝母”图名更具合理性。浙江省道地药材“台州乌药”以及“浙八味”中“浙白术”“笕麦冬”“温郁金”“浙贝母”的历史分别可追溯到《本草图经》“台州乌药”“越州白术”“睦州麦冬”“温州蓬莪荗”“越州贝母”图,为浙江省道地药材及特色中药资源研究提供了宋代本草图文史料。《本草图经》中产地涉及今浙江省的药材分布情况及记叙风格,反映出浙江省北宋时期中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侧重于沿海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南地区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浙南地区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562例(562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致病因素、致病菌属、用药史、临床体征及治疗方式。结果:农民为主要患病人群,共332例(59.1%)。41~80岁年龄段为主,共484例(86.2%)。男女比例为2.7∶1。主要分布地区为温州市鹿城区共65例(11.6%)。植物外伤为主要致病因素,共225例(40.0%)。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163例(41.6%)。413例(73.5%)可见明显溃疡灶。130例(23.1%)接受手术治疗。联合角膜共焦显微镜、刮片镜检、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95.7%(201/210)。结论: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要患病人群,镰刀菌属是主要的致病菌属,植物伤是主要致病因素。联合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刮片镜检,培养鉴定这三者检查能提高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阳性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