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阳化癥膏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温阳化癥膏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痰瘀交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10 mg为起始剂量,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阳化癥膏外贴,每天1贴,每贴6~8 h,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可对等使用支持治疗,伴爆发痛时及时使用短效速释药物治疗,并依据滴定剂量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服用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9%,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爆发痛次数、止痛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癥膏治疗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其治疗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简单易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分级用药”理论的经方温阳止痛药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在“分级用药”理论指导下的经方温阳止痛药的级别划分及原著应用思路.方法:传统文献学的方法及话语分析的方法.结果:根据中医古籍文献梳理出“分级用药”理论的源流;根据张仲景原著的话语叙述划定经方温阳止痛药的级别,并分析其“识别—定级—调整”应用模式的思维步骤.结论:经方中的温阳止痛药可以划分为桂枝、附子、乌头3个级别;疾病的诊治可以划分为药证识别、级别确定以及根据其他因素调整处理3个步骤,这种模式为分析原著的诊治体系以及研究现代辨证论治思维步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建中汤加减治疗急性过敏性紫癜性腹痛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病案介绍患者,男,28岁,2009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双下肢紫癜20余天,间断腹痛4天加重1天.患者2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外院考虑“过敏性紫癜”,予口服泼尼松片至就诊时(具体剂量及服法不详).4天前出现间断胃脘痛,喜按,且双大腿皮肤紫癜增多,查血尿便、B超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予解痉止痛药可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疼痛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汤对子宫腺肌病相关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运用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45例子宫腺肌病相关疼痛患者,观察治疗后痛经、排卵痛、慢性盆腔痛、中医证候、月经情况、血清CA125、子宫体积和病灶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疗程的痛经评分及疼痛时间、排卵痛评分及疼痛时间、慢性盆腔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及病灶面积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子宫体积和血清CA125无明显变化.治疗6周期与治疗3周期比较,仅痛经COX程度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服用止痛药的5例患者,治疗3周期及治疗6周期与治疗前比较,痛经各项评分及服用止痛药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温阳活血汤能显著缓解子宫腺肌病相关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方法 纳入谢雁鸣教授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门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录入方剂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并演算新处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首方剂,涉及药物145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分别为补肾壮骨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健脾祛湿药及益气养阴药;性味归经体现在温性药物的频次最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三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是补肝肾、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之间的不同配伍;总结出核心组合6个并演算出新方3个.结论 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以补肾为要,同时注重肝脾两脏,在补肾壮骨药使用的同时辅以通络止痛、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的胃痛主要中医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胃痛及其主要中医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借助SPSS 20.0与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胃痛高频中药与脾胃虚寒型胃痛、胃阴亏虚型胃痛、肝气犯胃型胃痛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索胃痛及其主要证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涉及方剂266首,中药134味,胃痛的中医药相关研究涉及中医证型最多的前3位是脾胃虚寒、胃阴亏虚、肝气犯胃,使用频次最多的中药分别是白芍、陈皮、香附,得到胃痛高频中药关联规则7条;脾胃虚寒型胃痛使用最多的中药是桂枝、白术、黄芪,得到关联规则13条;胃阴亏虚型胃痛使用频次居于前3位的中药是麦冬、北沙参、白芍,得到关联规则15条;肝气犯胃型胃痛使用频次最多的中药是柴胡、枳壳、香附,得到关联规则7条.结论:治疗胃痛的中药以疏肝类、健脾类为主,中药关联规则主要以四逆散类方、桂枝加黄芪汤类方、四君子汤类方为主;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中药多具有温阳健脾益气之效,关联规则包括的类方是理中丸类方、桂枝半夏汤类方、桂枝加黄芪汤类方、逍遥散类方、厚朴温中汤类方,药对有温阳健脾药对、温中补虚药对、健脾化痰药对;胃阴亏虚型胃痛的中药多具有养阴益胃生津作用,主要类方有一贯煎类方、酸甘化阴类方,药对有滋阴药对、健胃消食药对、疏肝理气药对、疏肝泻热药对;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中药以疏肝理气止痛为主,类方是四逆散类方,药对有疏肝行气止痛药对、柔肝行气药对、活血行气止痛药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温阳止痛贴阿是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虚寒型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温阳止痛贴阿是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虚寒型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12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药物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温阳止痛贴阿是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15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NR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每日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KP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每日爆发痛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E2、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GE2、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β-E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789,P>0.05).结论 温阳止痛贴阿是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可增强止痛药的镇痛效果,延长疼痛缓解时间并减少爆发痛次数,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食管炎的中西医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5
食管炎的病因无外乎"寒、湿、痰、热、瘀、滞、虚",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热毒阳邪外侵,肉腐血凝,最终导致各类食管炎的发病.依其病因病机,中医治疗食管炎原则以初期清热燥湿、理气化瘀、解郁散结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健脾和胃、补气温阳、收敛生肌.现代医学治疗食管炎以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抗炎止痛药(糖皮质激素类)等为主,效果良好,但不能有效控制食管炎的反复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郄穴电针联合温阳止痛贴外用治疗阴寒凝滞型癌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郄穴电针联合温阳止痛贴外用治疗阴寒凝滞型癌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阴寒凝滞型癌症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根据患者病情使用1种或多种止痛药,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郄穴电针联合温阳止痛贴外用治疗.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爆发痛次数变化;比较2组吗啡首日、全程剂量;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啡肽、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KPS总有效率70.00%(21/30),对照组KPS总有效率50.00%(15/30),治疗组KPS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6.67%(20/3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33.33%(10/3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爆发痛次数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爆发痛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吗啡全程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内啡肽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GE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郄穴电针联合温阳止痛贴外用治疗阴寒凝滞型癌症疼痛,能缓解临床疼痛及中医证候,降低爆发痛次数,减少吗啡全程剂量,降低血清内啡肽、PGE2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