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女,8岁,平素健康,以"发热3 d,呕吐2 d"于2021年10月10日收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儿内科。患儿于3 d前开始出现发热,热峰39.4 ℃,2 d后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4~5次/d,非喷射性,偶有头痛,3 d后出现喷射性呕吐2次,伴精神恍惚,对答不切题。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此次国庆节期间曾在惠州一新开发景区别墅里的泳池游泳,泳池大小约8 m 2,患儿及同行数名儿童均在游泳后出现皮疹,同行成人均选择泡温泉未进入泳池,未出现皮疹及其他不适症状,家属诉泳池及温泉每次使用前均会更换池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8-2021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 2018-2021 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影响公众健康的微生物监测结果.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3~5-2013),2018-2021 年分别对沈阳市美容店、宾馆、沐浴场所、理发店、游泳馆、健身馆、候车室、超市共 8 类公共场所进行微生物监测,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耐热大肠菌群.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等进行结果判断.结果 2018-2021 年共监测沈阳市 8 类公共场所196 家,微生物样品 7 856 份,总体合格率为 95.93%.其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 89.87%和 93.30%.公共卫生用品菌落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菌合格率分别为 92.26%、90.00%、96.47%和 98.65%.公共用水中,宾馆空调冷却塔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游泳池水和浴池水合格率分别为 100%、90.28%和 83.33%.结论 2018-2021 年沈阳市公共场所中超市购物车合格率低,属于公共卫生的薄弱环节,建议应加大监督力度,保障购物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游泳池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游泳池水的潜在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对游泳池水施加的消毒措施保障了公众健康,但由此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的不良健康效应却易被忽视.本研究对游泳池水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种类、不良健康效应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游泳池水环境卫生问题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2-2016年重庆市江津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江津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津区2012-2016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监测公共场所单位1 390家,合格1134家,总体合格率81.58%.不同年份监测单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逐年升高或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别公共场所中商场(店)合格率(29.33%)最低,其中,噪声不合格占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不合格样品的89.87%,成为影响商场(店)合格率的最主要因素.2012-2016年监测样品和检测项次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6.38%和95.30%,其中,游泳池水样品和检测项次合格率均为最低,分别为41.67%和81.92%,游泳池水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水温和游离性余氯,合格率分别为55.38%和69.12%.公共用品用具样品虽然合格率(93.45%)较高,但其中茶具类合格率(68.67%)较低.结论 江津区商场(店)噪声超标问题较为严重,且游泳池水消毒不合理及茶具类卫生问题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浦东新区泳池水三卤甲烷含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泳池水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含量及其分布,为游泳池水消毒和游泳场馆卫生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87家游泳场馆进行采样,按照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检测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品含量,比较不同季节、 经营用途、 卫生等级及消毒方式泳池水水样的三卤甲烷浓度及超标率.结果 泳池水中三卤甲烷的主要成分为三氯甲烷.87家游泳场馆总三卤甲烷浓度M(QR)冬季为19.98(24.03)μg/L,春秋季为18.62(29.40)μg/L,夏季为18.07(43.83)μg/L;三卤甲烷夏季、 春秋季、 冬季超标率分别为2.29%、1.15%和0.77%.小区会所、 健身机构和宾馆游泳场馆水样三卤甲烷超标率分别为0.79%、2.02%和1.28%,学校和体育场馆水样三卤甲烷浓度均低于100μg/L.泳池水中三氯甲烷超标与消毒方式和卫生量化分级均未见统计关联.结论 泳池水中的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普遍存在,应对其开展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 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管理及改进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南通市游泳池水近年来的卫生状况,分析微生物在不同年份、不同类别、不同水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为有效预防控制通过游泳池水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对细菌总数、大肠菌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检测游泳池水1 406份,合格1 189份,总合格率为84.57%,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5.56%,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2.60%.不同年份间游泳池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7.10,P>0.05);不同类别游泳池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85,P<0.05);不同水区游泳池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2,P<0.05);不同季节游泳池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8,P<0.05).结论 南通市2013-2016年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测合格率较高,其中小区游泳池水合格率较低;中水区游泳池水合格率较浅水区和深水区略低;秋季游泳池水较其他季节合格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游泳池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游泳场所氯化消毒副产物污染及控制技术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保证游泳池水质的卫生安全,游泳场所管理部门会对池水进行氯化消毒处理,但氯作为消毒剂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消毒副产物.本文对游泳场所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类型、暴露途径、健康影响及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应加强与游泳场所氯化消毒副产物有关的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游泳池儿童腺病毒感染聚集性事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福建省长泰县一起以儿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事件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有效控制和预防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验证危险因素,同时对游泳池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2011年9月,福建省长泰县某少体校游泳队发生一起咽结膜热暴发,共22例病例,罹患率为51.16%.病例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100.00%)、咽痛(77.27%)等.首例病例9月5日发病,9月11-14日为发病高峰,9月15日后无新发病例,疫情共持续11天.22例病例中,21例是队员(罹患率为52.50%),1例是教练(罹患率为33.33%),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RR =1.6,95% CI=0.3~8.0).病例的年龄中位数是10岁(范围:8~ 38岁).男性6例(罹患率30.00%),女性16例(罹患率69.57%),女性的罹患率高于男性(RR =2.3,95% CI=1.1 ~4.8).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9月4日在B游泳馆直接接触消毒不彻底的游泳池水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测13份咽拭子中11份腺病毒核酸呈阳性.卫生学调查显示游泳池每周一换水一次并投放消毒剂一次.游泳池水量约为650 m3,投放漂白粉消毒量应需9.75 kg,实为1.00 kg.结论 未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游泳池极易导致咽结膜热暴发,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游泳池的管理和监督.对不符合条件的游泳池应坚决关闭,直到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可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溧阳市2013年-2017年游泳池水水质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溧阳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池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方法 采集2013年-2017年(6月-8月)溧阳市游泳池水样并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游离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其中游离余氯为现场检测,其余项目在实验室检测.对历年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夏季共采集样品137份,其中合格72份,合格率为52.6%.2017年最高,合格率达到75.0%,2013年最低,合格率仅37.5%.不同年份的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71P <0.05).pH值、浑浊度合格率均为100%,游离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0.6%、81.0%、91.2%、97.1%.不同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2,P<0.05).结论 溧阳市游泳池水水质仍存在较大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发现影响游泳者健康的危害因素,为有效开展游泳场所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GB/T 18204.6-2013采集游泳场所水样.依据GB/T 18204-2000、GB/T 5750-2006、GB/T 18204.2-2014和CJ 244-2016对游泳场所水样进行检验.根据GB 9667-1996和CJ 244-201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17年游泳场所水样的总合格率为78.13%.其中池水尿素指标合格率最低,仅为40.63%,其次为游离余氯、氰尿酸和细菌总数,其合格率分别为50.00%、73.96%和83.33%.池水游离余氯浓度的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0.3~0.5 mg/L(50.00%)、>0.5 mg/L(29.17%)、0.3 mg/L(20.83%).6-8月尿素和游离余氯指标合格率逐步降低.而细菌总数合格率在不同月份波动较大.氰尿酸在不同月份合格率变化趋于平缓.戏水池和游泳池水样的合格率分别为74.89%和79.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3,P>0.05).戏水池水各指标合格率依次为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氰尿酸<浑浊度<大肠菌群与pH值.而游泳池水各指标合格率依次为尿素<游离性余氯<氰尿酸<细菌总数<浑浊度<大肠菌群与pH值.结论 游泳场所健康危害因素主要是尿素、游离余氯、氰尿酸和细菌总数,应不断加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监测和监管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