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池肉芽肿56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56例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56例患者中,男16例,女40例,平均年龄60.84岁。水产从业人员及居民日常烹饪中处理受感染的鱼或海产品是本组病例感染的主要暴露方式(31/56),平均潜伏期4.58周,平均诊断时间为3.19个月;56例患者皮损均位于上肢,以红斑、丘疹结节为主,有时表现为脓疱、溃疡、肉芽肿或疣状斑块。单发孤立性皮损11例,36例表现为孢子丝菌病串珠样皮损,6例表现为双侧串珠样皮损。组织病理学上除4例无特异性改变外,52例患者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其中37例出现特征性的渗出坏死,中央为不等量的纤维素样渗出或坏死物,其内或周边伴随大量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56例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测序均检测到海分枝杆菌序列。结论:天津地区游泳池肉芽肿以老年女性患病为主,处理受感染的鱼或海产品是最主要的暴露方式,组织病理可表现为特征性的渗出坏死性肉芽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药师参与5例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临床药师会诊病例中诊断为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考察患者暴露史、受伤部位、确诊时间、治疗方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5例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均有海鲜或海鲜环境暴露史,所有患者受伤部位均为手,其中3例为Ⅱ型感染、2例为Ⅲ型感染.确诊时间29~368 d,疗程121~249 d.4例采用2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1例采用3药联合治疗方案,5名患者均改善,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合作可缩短确诊时间,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T-SPOT.TB在11例游泳池肉芽肿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收集11例游泳池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前均进行了血结核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显示11例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CFP-10)抗原阳性(100%),8例患者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阳性(72.7%).治疗痊愈后有7例患者进行了复检,结果显示5例患者CFP-10抗原阳性(71.4%),4例患者ESAT-6抗原阳性(57.1%).检测结果提示血T-SPOT.TB检测可能有助于游泳池肉芽肿的快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游泳池肉芽肿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一例游泳池肉芽肿并相关文献复习.患者,女,40岁.右手中指溃烂、手背多发性结节伴疼痛3个月,皮损及周围皮肤皮温不高,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有右手中指鱼刺划伤史.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皮损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及抗酸染色(-),组织病理示非特异性炎症.抗真菌治疗无效,给予抗分枝杆菌感染治疗3个月后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游泳池肉芽肿报告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前臂红斑、结节伴轻度瘙痒1年余”于2017年2月就诊我科.患者职业为海洋水族馆售后维护人员.体格检查:内科查体无特殊.皮肤科查体:右前臂可见多个花生米至蚕豆大小的暗红色皮下结节和斑块,近腕关节处相互融合,其余部分呈孤立结节,皮疹压痛明显.无波动感,皮温不高,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异常.右前臂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伴海绵样水肿,真皮全层可见混合炎细胞,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见图3.PAS、氯胺银、抗酸染色均为阴性,见图4.临床诊断:游泳池肉芽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分枝杆菌致游泳池肉芽肿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告1例海分枝杆菌致游泳池肉芽肿.患者女,66岁.右手背及手腕结节1个月,有右拇指鱼刺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右手背一淡紫红色结节,直径约4 cm,高出皮面,其上干燥、脱屑,中央破溃伴黄色脓液,质韧,边界不清;右手腕一淡红色结节,稍高出皮面,直径约8 mm,界不清,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性脓疡形成,外围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偶见多核巨细胞.抗酸染色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均阳性,微生物培养及16S测序示海分枝杆菌.诊断:游泳池肉芽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鱼分支杆菌引起的游泳池肉芽肿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者从1980年至今报告了3例由海鱼分支杆菌引起的游泳池肉芽肿。患者为18~20岁的男性,均在夏季开始作清洁游泳池的工作后发病。除1例背部也有损害外,均发生在小腿,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溃疡。培养均为海鱼分支杆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鱼分支杆菌对Dihydromycoplanecin和另外十种抗菌剂敏感性的体外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鱼分支杆菌主要感染皮肤,在日本占皮肤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81.5%.流行病学上称之为“游泳池肉芽肿”.症状包括: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结节、浸润性斑块以及硬结、脓肿和溃疡.本文报告了11种抗海鱼分支杆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取经过鉴定的16株分离的海鱼分支杆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游泳池肉芽肿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及应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皮肤科门诊游泳池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独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集9例患者,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47.89±5.99)岁,平均病程(10.33±6.60)个月.所有皮损均累及上肢,5例皮损为局限性肉芽肿样斑块(Ⅰ型),4例皮损呈孢子丝菌病样沿淋巴管播散(Ⅱ型).8例全程单一服用多西环素治疗,1例因胃肠道不适换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平均时间是(2.28±0.67)个月.结论 Ⅰ型和Ⅱ型游泳池肉芽肿可以单独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游泳池肉芽肿4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游泳池肉芽肿的病例4例,病损结节穿刺液行真菌培养、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取小块组织活检并行病原学检测及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表皮鳞状上皮增生,真皮及皮下灶性坏死、小脓肿形成伴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少许多核巨细胞构成亚急性肉芽肿性炎,无典型结核样肉芽肿改变.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培养7天无真菌生长;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培养48 h,无需氧菌生长;分枝杆菌培养(+);结核杆菌检测(-).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糖原-PAS、真菌荧光及抗酸染色均(-).病理诊断: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游泳池肉芽肿.结论 游泳池肉芽肿是由海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性疾病,活检及细菌培养和鉴定是确诊的必要条件,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致病机理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