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疗效及对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牙周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系统检查指标[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液生化指标[CRP、细胞内弹性蛋白酶(EA-p)、细胞外弹性蛋白酶(EA-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χ 2=6.17,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GI、PD、BI、PLI、AL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01);观察组龈沟液CRP、EA-p、EA-s分别为(5.31±1.19)μg/L、(0.70±0.20)Abs/mL、(0.48±0.19)Abs/mL,均低于对照组的(7.92±1.27)μg/L、(1.15±0.52)Abs/mL、(1.12±0.31)Abs/mL( t=9.24、4.97、10.85,均 P < 0.001)。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20%(6/38)(χ 2=3.93, 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安全有效,有助于下调龈沟液CRP、EA-p、EA-s水平,缓解炎症,改善牙周状况,减少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羊布鲁菌眼内炎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年于2020年7月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2018年7月,患者曾因左眼红、痛、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葡萄膜炎",测得房水巨细胞病毒(CMV)-免疫球蛋白G(IgG)、单纯疱疹病毒(HSV)-IgG、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IgG、风疹-IgG均为阳性;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给予眼局部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2019年3月接受左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0.08提高至0.5。5个月后患者左眼视力再次下降至眼前数指,于外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玻璃体腔灌洗手术,玻璃体液病毒、细菌、结核杆菌和真菌检测均为阴性。第二次手术后患者BCVA提高至0.3,但其后视力逐渐下降,并反复出现眼痛。患者既往史:17岁时曾患"左眼葡萄膜炎",治疗后好转。本次就诊眼部检查:右眼、左眼BCVA分别为1.5、光感;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7、2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眼前后节均未见异常。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细小灰白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闪辉(++),浮游体(++++),下半前房积脓,虹膜新生血管,瞳孔膜闭,眼底观察不清(图1A)。B型超声检查,左眼玻璃体混浊,局部视网膜脱离。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左眼睫状体、虹膜占位(图1B)。入院诊断:左眼葡萄膜炎,左眼虹膜及睫状体占位,左眼人工晶体眼,左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入院后在球后麻醉下行左眼玻璃体切割+人工晶状体取出+前房成形+硅油填充+睫状体活检手术,冲洗前房后发现瞳孔区新生血管膜并予以切除(图1C),手术中见局部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有黄白色病变。睫状体活检病理结果提示,睫状体组织伴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玻璃体液培养结果为羊布鲁菌感染,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饲养羊多年,201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痛、腹痛及膝关节痛,CT检查显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肺下叶受压和肺不张(图2);血液和胸腔积液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最终诊断:左眼羊布鲁菌眼内炎。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患者左眼手术后出现虹膜新生血管膜复发,经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最终左眼视力无光感,随访至今眼内炎症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甲硝唑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牙龈指数(GI)、探针后出血(BOP)、牙周袋深度(PD)等牙周炎指标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35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474,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GI、BOP和PD等牙周炎相关指标以及龈沟液IL-17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GI[(1.31±0.37)比(1.89±0.35)]、BOP[(1.78±0.62)比(2.87±0.91)]、PD[(4.01±0.43)mm比(4.42±0.59)mm]以及龈沟液IL-17[(286.72±38.16)mg/L比(320.17±36.27)mg/L]和IL-35[(101.93±8.26)mg/L比(151.26±10.87)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9.039、7.857、4.457、5.043、28.680,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34, P>0.05)。 结论:在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时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感染猫立克次体导致重症脑炎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猫立克次体是一种专性寄生于细胞内的革兰阴性原核生物,猫蚤是猫立克次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人感染猫立克次体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斑状丘疹以及焦痂。目前关于猫立克次体感染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报道较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9日收治1例确诊猫立克次体感染致重症脑炎病例,经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及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抗立克次体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肺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通过总结该患者治疗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醒大家加强对猫立克次体感染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度玫瑰痤疮眼型28例眼部损害临床治疗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度玫瑰痤疮眼型眼部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重度玫瑰痤疮眼型患者28例34眼,将患者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A、B两组,A组13例16眼,局部联合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及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B组15例18眼,局部仅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两组患者前2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100 mg/d,后6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50 mg/d,均辅以睑板腺按摩、眼睑局部热敷及睑缘清洁等相同的物理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LogMAR视力、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评分量表(OSDI)评分以及睑板腺功能评分。采用配对 t检验和独立样本 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A、B组视力均明显提高( t值分别为3.10、2.15, P值分别为0.007和0.046),泪膜破裂时间明显提高( t值分别为3.44、2.85, P值分别为0.003和0.011),OSDI评分均显著下降( t = 7.12、9.33,均 P < 0.001),睑板腺功能评分亦显著下降( t = 13.73、16.82,均 P < 0.001);治疗后两组间视力( P = 0.721)、泪膜破裂时间( P = 0.189)、OSDI评分( P = 0.808)以及睑板腺功能评分( P = 0.1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最长随访时间8个月,眼部皮损均未见复发。 结论:不联合局部使用抗生素,口服盐酸米诺环素片联合局部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治疗重度玫瑰痤疮眼型眼部损害,并能控制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白祛痤汤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LR2、IL-4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四白祛痤汤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四白祛痤汤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60例)和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皮损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LR2、IL-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痤疮症状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LR2、IL-4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痤疮症状评分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白祛痤汤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能有效缓解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TLR2、IL-4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癀片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新癀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年 3 月—2024 年2 月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 88 例智齿冠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满患处的牙周袋内,1 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新癀片,3 次/d,3 片/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主观牙痛程度、牙龈指数和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 95.4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 81.8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牙齿肿胀、牙齿疼痛、张口受限、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牙龈指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牙龈指数、血清hs-CRP、PGE2 水平比对照组低,血清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癀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提高智齿冠周炎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牙龈状态,降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聚维酮碘含漱液结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含漱液(PVP-I)结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面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9年8月—2022年3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0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6例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研究组60例另外加用PVP-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的78.3%高(χ2=5.314,P=0.021);研究组治疗后口腔健康评分为(8.9±1.1)分,低于对照组的(16.8±2.0)分(t=25.928,P<0.001).研究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分别为(2.1±0.2)mm、(1.1±0.1)、(2.6±0.2)mm、(1.8±0.2),均低于对照组的(3.8±0.4)mm、(2.4±0.2)、(3.2±0.3)mm、(2.8±0.3)(t=28.661,43.759,12.332,20.554,均P<0.001).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低于对照组为4.3%(χ2=0.133,P=0.715).结论 使用PVP-I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联合治疗方案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面展现出了突出的疗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且不增加用药风险,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汗疱疹样型类天疱疮1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患者女,56岁,足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2个月,加重伴手部红斑水疱2周.组织病理示:皮肤组织角质层下可见水疱,棘层肥厚增生伴水肿,表皮下裂隙形成.直接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有C3呈线性沉积.血清抗BP180抗体:36.29 U/mL.诊断:汗疱疹样型类天疱疮(DP).予泼尼松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烟酰胺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后皮损逐渐消退,随访1年未再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光活化消毒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评价光活化消毒(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作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PD≥5 mm的慢性牙周炎后牙(共计 21 例,218 位点),以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前为基线,在SRP后分4 组进行辅助治疗.A组:盐酸米诺环素;B组:PAD;C组:PAD +盐酸米诺环素;D组:无辅助治疗.在基线、治疗后 6 周、治疗后 12 周分别记录患牙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同时用Real-time PCR检测 3 个辅助治疗组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和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观察 2 种牙周致病菌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线比较,4 个组牙周指标在治疗后 6 周、12周均有显著改善(P<0.001),且A、B、C 3 个辅助治疗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无辅助治疗的D组(P<0.001),C组对PD的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01);3 个辅助治疗组Pg、Tf的量在 6 周、12 周均有明显下降(P<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SRP的辅助治疗,PAD能达到与盐酸米诺环素同等程度的临床疗效,PAD可替代盐酸米诺环素用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