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皮持衡从伏邪论治尿酸性肾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尿酸性肾病一般多从脾肾两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论治,临床疗效欠佳.国医大师皮持衡教授立足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实践发现从伏邪论治本病甚效,提出了"病位分经脉脏腑"等证治思路,重视分期辨治,善用藤类药、搜风药及交替疗法,对本病辨证论治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固利相兼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深入探析吴深涛教授"固利相兼"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吴深涛教授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医案,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 和 SPSS Statistics 26.0 分别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832首中药处方,涉及药物228味,使用频次共计13 288次.单味药物使用频率前3名的中药分别为黄芪、茯苓、石莲子.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脾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中医证型分布中,虚证以肾虚证为主,实证以浊毒内蕴证为主.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得出药物组合9个,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核心组方3个.结论 本研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全面阐释了吴深涛教授"固利相兼"辨治2型糖尿病肾病的深刻内涵,即"固取精微"并非单纯地使用收涩药,更应健脾益肾以助其统摄之力."泄利浊毒"之含义不可囿于化浊解毒,更应辨"浊毒"所处病位之异,或"清泄",或"通利",因势利导,予"浊毒"以出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土茯苓、省头草药对治疗湿热蕴结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亏虚,标实则以痰、湿、瘀、热为要,临床常见湿热壅盛之象.土茯苓、省头草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型MAFLD的常用药对,二药配伍内外、上中下三焦同治,可清化痰湿秽浊、健脾和中.灵活使用土茯苓、省头草药对,可有效改善MAFLD患者的湿热证候.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达格列净联合参乌益肾片治疗气阴两虚兼湿浊证慢性肾脏病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参乌益肾片治疗气阴两虚兼湿浊证慢性肾脏病(CKD)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6 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气阴两虚兼湿浊证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达格列净联合参乌益肾片治疗)与对照组(予以达格列净治疗),各 50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面色少华、神倦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Klotho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24 h UP、BUN、Scr、IL-12、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而eGFR、Klotho蛋白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24 h UP、BUN、Scr、IL-12、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eGFR、Klotho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参乌益肾片治疗气阴两虚兼湿浊证CKD具有较为理想效果,有利于改善肾功能和减轻炎症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彭江云教授为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彭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丰富,常获佳效。其认为,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阳虚络痹、脏腑虚损,治疗时提倡气血并补,尤重调补脾胃;重视肝肾亏虚,善用温药补益肝肾;外邪侵袭易致病情加剧,此时应以祛邪为先;又因久病入络,瘀浊痹阻气血,故重视活血通络。临证以补中桂枝汤加减为特色方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寒气生浊"探析肺结节"结癌转化"之防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可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毒结.肺结节"结癌转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初始于阳虚寒凝,形成于寒生浊邪,癌变于浊邪化毒.临证可分阶段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初始期益气固表、散寒祛邪,代表方有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等;形成期温阳祛湿、化痰散结,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苓桂五味姜辛汤;癌变期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方选刘华教授经验方参芪肺积方.验之临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提供了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倪青教授诊治糖尿病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倪青教授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探讨倪青教授诊治DM早期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临床医案采集,结合软件的分析系统,采用频次统计法,统计得出治法出现频次及中药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统计得出处方中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采用Cytoscape3.7.1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通过对99例DM早期患者进行分析,高频药物有茯苓,泽泻,甘草,猪苓,佩兰,藿香等;药物组合有"猪苓,茯苓""猪苓,泽泻""藿香,佩兰""厚朴,半夏""炒白术,茯苓""车前子,川牛膝""太子参,茯苓""冬瓜仁,冬瓜皮""泽兰,泽泻""生黄芪,太子参""檀香,丹参,砂仁"等.结论 倪青教授辨证治疗DM早期重视病证结合,从湿、虚、瘀、浊着手,治以健脾祛湿,疏瘀化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张铁忠从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张铁忠教授认为,脾肾不足导致的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是高脂血症发病关键环节。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可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及转化异常,日久湿痰瘀互结,变证丛生。张教授以益气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结合祛湿、降浊、化瘀等治法,创制“荷薤汤”为基础方,药用荷叶、薤白、苍术、白术、党参、制何首乌、决明子、茯苓、泽泻、法半夏、炒山楂、丹参,标本兼顾,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虚、瘀、水、毒”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分期论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虚、瘀、水、毒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和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瘀、水、毒”探讨CHF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演变及治疗,认为虚是起病之本,瘀、水、毒为疾病发展之标。其中,虚:心气亏虚、心阳不足;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也是加重疾病、造成恶性循环的重要机制;水:痰饮、水湿是根本病理产物;毒:热毒、水毒、瘀毒是病情进展、产物堆积的最终结果。治疗上,CHF可分为早、中、晚、末4期。早期补气调心治本、活血行水治标;中期益气养阴扶正、化瘀泄浊祛邪;晚期化瘀解毒为主、温阳利水为辅;末期救逆固脱敛阳、生津益气补阴。在分期论治的同时要注意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注重把握时机、灵活用药;采取中西并用、融会贯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泰山医院106例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估湿疹严重程度,瘙痒VAS量表评估瘙痒程度;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记录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为77.36%(41/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9, P=0.01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EASI、瘙痒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97、6.31、10.61, P值均<0.001);血清IgE水平[(57.19±7.54)IU/ml比(81.55±12.08)IU/ml, t=12.45]、EOS计数[(310.54±52.84)×10 6/L比(465.51±58.04)×10 6/L, t=14.37]均低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8/53)、观察组为3.77%(2/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 P=0.046)。观察组复发率为6.00%(3/50)、对照组为21.95%(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 P=0.025)。 结论: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皮损和瘙痒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远期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