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惠兰分型辨治大肠癌术后腹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马惠兰教授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术后腹泻虽病位在肠,但大肠传导功能有赖于脾胃的正常运行,治疗时应以健运脾胃为主。临床常分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肝脾不和3个证型,以加味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四妙勇安汤负压滴灌治疗湿热内蕴型糖尿病足伴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负压滴灌治疗湿热内蕴型糖尿病足伴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期间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二院收治的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伴严重下肢缺血(Critial limb ischemia,CL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术前WIFI分级评估,进行相应的血管腔内治疗,血运重建成功后,分别行坏疽趾或趾列开放性切除或溃疡清创术,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四妙勇安汤负压滴灌治疗,1周后拆除VSD敷料查看创面情况,创面内组织细菌培养阴性后,行创面修复,直至创面愈合,分别检测治疗1、2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治疗2周后创面细菌转阴率;检测治疗2周后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及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细菌转阴率9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P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28.63±5.30)d明显优于对照组(40.87±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过敏、肿胀、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四妙勇安汤负压滴灌治疗糖尿病足伴严重下肢缺血腔内治疗术后湿热内蕴型可有效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便闭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叶天士治疗便闭病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肠痹门”“便闭门”处方中药,运用Excel、SPSS 22.0、SPSS Modeler软件进行证型、药物频次、属性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叶氏治疗便闭病主要辨证为湿热内蕴、肾阳虚、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肺失宣肃等证型。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胃、脾、肺、肝、肾、心为主,常使用苦杏仁、当归、茯苓、柏子仁、瓜蒌皮等药物,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配伍,如苦杏仁-瓜蒌皮、苦杏仁-郁金、当归-柏子仁等。结论:叶天士治疗便闭病是以调理脾胃为中心,注重湿热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肺气宣肃、肝气疏泄、膀胱气化作用。叶天士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46例老年T2DM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踝肱指数(AB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UMA)、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T2DM患者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虚痰湿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ABI分布情况、2hPG、HDL-C、UMA、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HbA1c、TC、TG、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与年龄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与年龄呈负相关;湿热内蕴证与性别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与性别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病程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病程呈负相关;脾虚痰湿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与BMI呈正相关,气阴两虚证与BMI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ABI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与2hPG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与2hPG正负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HDL-C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HDL-C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UACR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与UACR呈负相关.结论 气阴两虚证为老年T2DM的主要证型;老年T2DM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BMI、ABI分布情况、2hPG、HDL-C、UACR存在相关性,其中性别、年龄、病程、BMI、2hPG、HDL-C和UACR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主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证治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统计源,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 等软件建立数据库,对2000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7 月31 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83 篇文献,涉及102 个证型,得到682 首处方,298 味中药,用药总频次为7 530 次.IgA肾病的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多,其余依次为血瘀证、脾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等;高频药物有黄芪、生地黄、茯苓、山药、甘草、山茱萸、白茅根、墨旱莲等;中药功效频数分析显示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及活血化瘀药为多;常用药对组合为"墨旱莲-女贞子""黄芪-党参""山药-山茱萸-茯苓""茯苓-泽泻"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肾、肝、肺、脾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4 首新处方.结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血瘀、湿热为标;治法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理气活血为主;得到了分别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养血通络,益肾活血,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功效的 4首新处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 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 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 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CXCL12/CXCR4轴在HIV感染及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机体CXCL12/CXCR4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是生理病理功能的基础.HIV-1包膜蛋白与CXCR4结合会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CXCL12能通过快速内吞作用减少CXCR4的数量抑制HIV的复制及传播.CXCL12/CXCR4轴与炎症、自噬的相互作用在HI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艾滋病不同中医证候的基因表达谱不同,CXCR4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外周血中差异基因CXCR4与自噬过程相关,对该证型患者进行中药益艾康胶囊干预,CXCR4表达升高,提示中药益艾康胶囊可以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CXCL12/CXCR4在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和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6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分布规律和临床特征.结果: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气郁质(19.02%)最为多见,其次依次为阴虚质(18.21%)、湿热质(15.22%)、阳虚质(13.32%)、血瘀质(11.14%)、平和质(7.61%)、痰湿质(6.25%)、气虚质(5.16%)、特禀质(4.08%).药物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具有差异性,男性以湿热质、阴虚质为多见;女性以气郁质、阴虚质为多见,而阴虚质在男性、女性均多见;青年中以气郁质和湿热质较多见,中年中以痰湿质较多见、老年以血瘀质较多见.药物性肝病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中主要为湿热内蕴证125例(34%),其次分别为肝郁脾虚证98例(27%)、肝肾阴虚证56例(15%)、气滞血瘀证46例(12%)、寒湿中阻证43例(12%);药物性肝病患者在体质与证型存在相关性,体质类型决定了该病证型的易感性.结论:根据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及证型的分布特点以及相关临床特征,提示可以通过调节情志、合理饮食以及药物防治等方面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做到"辨体""辨证""辨病"的有机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PLA2R1和HLA基因多态性与膜性肾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受体(PLA2R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与膜性肾病(MN)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8例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和不同实证(瘀血内阻证、风湿兼夹证、水湿内停证、湿热内蕴证)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PLA2R1(rs35771982、rs3749117)和HLA-DQA1(rs2187668)基因多态性,并分析PLA2R1和HLA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气阴两虚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PLA2R1 rs35771982位点G等位基因、PLA2R1 rs3749117位点T等位基因水平高于肺脾气虚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组和水湿内停证组PLA2R1 rs35771982位点G等位基因、PLA2R1 rs3749117位点T等位基因水平高于风湿兼夹证组和湿热内蕴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虚证MN患者HLA-DQA1 rs2187668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实证MN患者HLA-DQA1 rs2187668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A2R1(rs35771982、rs3749117)基因多态性与MN患者中医证型相关,且虚症(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实证(瘀血内阻证和水湿内停证)患者多数存在PLA2R1位点基因变异,而HLA-DQA1 rs2187668基因多态性与MN患者中医证型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探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 201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 月 1 日关于中医药治疗MAFLD的中文文献,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 225 篇文献,对其证候、证素、治法、用药进行多维度评价.结果:MAFLD临床多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盛证、湿浊内蕴证 5 个证型;以气滞、气虚、血瘀、湿、痰、热为主要证素;以活血、化湿、健脾、疏肝、化痰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有山楂、茯苓、泽泻、白术、柴胡、丹参、陈皮、决明子、甘草、半夏等,使用剂量多在 10~15 g之间;常涉及二陈汤、四逆散、四君子汤、越鞠丸等.结论:气滞、气虚、血瘀、湿是MAFLD发病的关键,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攻补兼施是MAFLD的基本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