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自拟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湿热瘀结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瘀结症状(下腹刺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量多)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灵活应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效果量化评价在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量化管理评价护士在中药保留灌肠时的中医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行中医护理效果量化管理评价;将2016年3~11月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按常规中医护理管理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护理效果量化评价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对本病护理方案的评价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中药保留灌肠时,应用中医护理效果量化管理能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性及满意度,对开展中医护理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05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5 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ray hysterosalpingography,X-HSG)检查的 105 例不孕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月经周期、不孕症类型、支原体感染史、衣原体感染史、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史、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等,并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表》,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孕症患者X-HSG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X-HSG结果异常与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年龄、气郁质及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与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规律与否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气郁质、湿热质是HSG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OR>1),年龄、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是HSG发生异常的保护因素(OR<1).结论 适龄生育、减少盆腔炎相关病史、减少输卵管相关病史、调畅情志、忌食肥甘厚味对于减少输卵管病理损伤引起的不孕症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慢性盆腔痛的循证研究及临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获得临床医师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慢性盆腔痛(SPID-CPP)外治中药的推荐用药.方法 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形式,获得临床医师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最为关注的临床问题并进行重要性积分,以获取临床问题.再通过文献检索纳入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偏倚分析以获得证据体,得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经过一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后得出最终推荐意见,再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加以验证.结果 三轮德尔菲法的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度及专家权威系数均较高,结果可信度较好;91.11%的临床医师强推荐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类中成药用于湿热瘀结证SPID-CPP的外治;临床研究显示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证SPID-CPP的总有效率为87.22%.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中药外治法治疗SPID-CPP的关注度最高,在具体用药方面更倾向于使用中成药制剂,其中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SPID-CPP湿热瘀结证的推荐意见最强.对于临床常见的湿热瘀结型SPID-CPP,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类中药保留灌肠有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红藤败酱二丹汤联合微波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观察红藤败酱二丹汤联合微波治疗湿热瘀结证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期间迁安市中医院妇科住院部及妇科门诊收治的湿热瘀结证型SPI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红藤败酱二丹汤口服联合微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随访三个月后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湿热瘀结证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38/47),且治疗组复发率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CRP、IL-6、TNF-α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带下异常、月经异常、腰骶疼痛、下腹刺痛或胀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带下异常、月经异常、腰骶疼痛、下腹刺痛或胀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藤败酱二丹汤联合微波治疗湿热瘀结证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优于单纯的阿奇霉素治疗,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棱莪消积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棱莪消积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棱莪消积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热瘀结型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下腹部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月经异常湿热瘀结型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2%,治疗组为5.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治疗组复发率1.89%,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棱莪消积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用药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妇炎清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金刚藤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及妇炎清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4周.将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两组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盆腔疼痛评分疗效、盆腔积液及包块的恢复、宫颈分泌物恢复、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282例,试验组145例,对照组137例.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3%(132/145)、67.88%(93/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程度对比对照组更佳(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疼痛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10%(135/145)和75.91%(104/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内积液、包块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x2=15.633,P<0.05);宫颈分泌物恢复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x2=8.560,P<0.05);治疗结束后12周进行对比,试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较高安全性.结论 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综合总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和单个症状积分的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金刚藤胶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金刚藤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GM-CSF、MMP-2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分析金刚藤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各45例.单药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疗程为2周并随访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GM-CSF、M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疾病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单药组为66.67%(30/45),组间比较,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月经量多、经行腹痛、神疲乏力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3)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白带恢复正常时间、下腹坠胀和腹痛缓解时间均较单药组明显缩短(P<0.01).(4)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GM-CSF、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血清GM-CSF、MMP-2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或P<0.01).(5)疾病复发和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5/45)、13.33%(6/45),均明显低于单药组的35.56%(1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血清GM-CSF、MMP-2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细胞焦亡角度挖掘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天然药物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从细胞焦亡角度挖掘得到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天然药物成分,为湿热蕴结型SPID的治疗及新药的研发开拓新思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与SPID相关的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集,归纳整理后对其进行limma差异分析获得SPID的差异表达靶点.通过GeneCards平台,以湿热蕴结型SPID的主症及次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湿热蕴结型的靶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寻找细胞焦亡相关的靶点,三者合并取交集得到与细胞焦亡相关的湿热蕴结型SPID靶点.利用CMap平台对获得的靶点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天然药物小分子,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寻找天然药物小分子所来源的天然药物,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 GEO数据库筛选出GSE165004 数据集,通过limma差异分析得到 3 073 个靶点.收集得到与细胞焦亡相关靶点 33 个.细胞焦亡、SPID差异表达靶点及其湿热蕴结型靶点合并取交集得到 4 个靶点,为白细胞介素 18、半胱氨酸蛋白酶 9、半胱氨酸蛋白酶 5 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CMap数据库结果显示,喜树碱、小檗碱、玫瑰树碱、金合欢素和芹菜素等天然药物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负相关,并能与分析获得的靶点形成良好的分子对接.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来源于败酱草等天然药物的金合欢素、芹菜素等可能成为治疗湿热蕴结型SPID的关键候选天然药物小分子,为SPID的治疗药物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也为新药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