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茱萸丸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氧化损伤及铁死亡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旨在探讨茱萸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小鼠AS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成功的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模型组,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10只;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给予130.54、261.08、522.16 mg·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给予10.40 mg·kg-1灌胃,每日1次,共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肝脏、附睾脂肪的病理学变化,并计算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比、附睾脂肪面积、非酒精性脂肪肝活动性积分(NAS);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脂质及胶原纤维沉积,并计算主动脉红染脂质面积占比、主动脉胶原沉积面积占比;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铁离子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环氧合酶2(COX2)、铁蛋白重链1(FTH1)、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肿瘤蛋白53(p53)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p53、SLC7A1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主动脉p53、SLC7A11、GPX4、FTH1、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扩大,胶原纤维沉积增加,肝脏脂质沉积增加,脂滴变多,附睾脂肪细胞体积扩大;血清中铁离子、MDA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p53、COX2蛋白表达升高;主动脉FTH1、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TGS2、NOX1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胶原沉积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减少,脂滴变少,附睾脂肪细胞体积缩小;血清中铁离子、MDA含量降低,SOD、GSH-Px水平升高;p53、COX2蛋白表达降低;主动脉FTH1、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TGS2、NOX1 mRNA表达降低.综上所述,茱萸丸对小鼠AS主动脉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损伤及抑制细胞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雄蚕益肾方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后铁死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雄蚕益肾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后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应用H2O2诱导小鼠TM3 睾丸间质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诱导成模的TM3 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雄蚕益肾方组、铁死亡抑制剂 Ferrostatin-1 组、Ferrostatin-1 联合雄蚕益肾方组,分别用空白血清、20%含药血清、2 μmol/L Ferrostatin-1、2 μmol/L Ferrostatin-1+20%含药血清干预,另设置对照组(正常TM3 细胞+空白血清).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的睾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铁蛋白重链1(FTH1)、溶质载体家族7 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PX4)、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FACL4)、总铁离子及亚铁离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ROS、MDA、FACL4、总铁和亚铁离子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睾酮、SOD、谷胱甘肽、FTH1、SLC7A11 及GPX4 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雄蚕益肾方组能显著促进TM3 细胞分泌睾酮并上调TM3 细胞FTH1、SLC7A11、GPX4、GSH和SOD表达(P<0.05),显著下调ROS、MDA、FACL4、总铁离子和亚铁离子表达(P<0.05).结论:H2O2 暴露后可通过氧化应激诱导小鼠TM3 睾丸间质细胞发生铁死亡,雄蚕益肾方可能通过激活SLC7A11/GSH/GPX4 轴拮抗TM3 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铁死亡,这可能是雄蚕益肾方治疗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潜在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塑料暴露致小鼠皮质铁死亡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建立微塑料暴露小鼠模型探讨微塑料暴露致皮质铁死亡的影响,以期为微塑料暴露致神经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SPF级雄性C57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微塑料组、中微塑料组、高微塑料组,每组10只.微塑料暴露组小鼠分别以25、50和100mg/kg纳米聚苯乙烯灌胃,连续染毒8周,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剂量纯水.染毒结束后,以新物体识别实验检验小鼠的神经行为变化;以HE染色观察小鼠皮质病理变化;以试剂盒检测小鼠皮质组织中二价铁(Fe2+)、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质组织中二价金属铁离子转运体1(DMT1)、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1)、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 7 成员 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染毒期间,低微塑料、中微塑料与高微塑料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微塑料组和高微塑料组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微塑料组小鼠皮质中出现神经细胞深染,结构模糊,核固缩现象;中微塑料组及高微塑料组小鼠皮质及海马中神经细胞深染,结构模糊,核固缩现象进一步加剧.与对照组相比,各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铁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在中微塑料组和高微塑料组中显著下降(P<0.05);同时,TFR1表达水平在各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微塑料和高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FP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M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GPX4与SLC7A11在中微塑料组与高微塑料组小鼠皮质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塑料暴露可引起小鼠新物体识别能力下降,其中微塑料引起皮质神经细胞铁稳态失调导致铁死亡是诱导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铁死亡在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铁死亡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核心是依赖于铁离子的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最初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途径,但后续研究发现,细胞内还存在不依赖于GPX4的途径。同时铁死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死亡方式,涉及氧化还原平衡、脂质代谢、铁稳态以及能量代谢,与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疾病相关。最新又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对于血管稳态具有重要保护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最先受累的部位,因此铁死亡有望成为保护内皮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方向,相关机制研究仍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希望通过总结铁死亡的机制进展及其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35例瘢痕疙瘩及因其他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各组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又称xCT)、转铁蛋白受体(TFRC)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GPX4、xCT、TFRC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组织铁含量。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铁死亡标志物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0.77±0.08比0.92±0.09, t=-3.54, P<0.01)。RT-qPCR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GPX4、xCT及Nrf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GPX4:0.74±0.29比1.14±0.49, t=-3.22, P<0.01;xCT:0.81(0.71,1.25)比1.52(0.86,4.64), Z=-2.679, P<0.01;Nrf2:0.49(0.38,1.04)比1.25(0.49,1.73), Z=-2.234, P<0.05],TFRC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1.68(1.13,2.36)比0.87(0.48,1.35), Z=-3.886, 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GPX4、xCT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GPX4:0.75(0.42,0.91)比1.04(0.92,1.96), Z=-3.731;xCT:0.71(0.55,0.86)比0.98(0.95,1.14), Z=-4.941, P均<0.001],TFRC及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TFRC:1.13±0.22比0.62±0.16, t=6.342;α-SMA:1.33±0.12比0.51±0.21, t=9.669, P均<0.001)。瘢痕疙瘩组铁含量高于正常皮肤组[(7.59±1.60) μg/g比(3.05±1.28) μg/g, t=9.086, P<0.01]。 结论:瘢痕疙瘩中存在铁死亡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酒精性肝炎小鼠干预的效果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酒精性肝炎(AH)小鼠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70只6~8周龄近交品系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液体饲料对照组(CG)、水飞蓟宾组(SI)及铁皮石斛叶发酵液低剂量组(DL)、中剂量组(DM)、高剂量组(DH),每组10只。NG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CG组给予对照饲料(LB酒精液体对照饲料),SI组给予LB酒精液体饲料及水飞蓟宾灌胃,DL、DM和DH组分别给予LB酒精液体饲料及25%、50%、100%浓度的铁皮石斛叶发酵液灌胃。LB酒精液体饲料喂养8周建立AH模型。第8周取小鼠眼球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转铁蛋白(TRF)、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含量;并取肝组织行HE、油红O、普鲁士蓝和免疫荧光ROS染色;肝组织匀浆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PCR及Western 印迹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Kβ1、磷酸化AMPKβ1(p-AMPKβ1)、抑癌基因p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XP4)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分析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AH小鼠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结果:与MG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血清ALT和TG均降低[ALT分别为(45.94±19.85)、(45.73±22.62)、(41.68±7.13)比(75.51±17.76)U/L;TG分别为(0.90±0.23)、(0.69±0.22)、(0.41±0.20)比(1.28±0.19)mmol/L,均 P<0.05];IL-6、IL-1β、TNF-α、IFN-γ均降低(均 P<0.05);DM、DH组小鼠血清TRF、IL-10均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MDA均降低[分别为(0.41±0.05)、(0.40±0.03)、(0.43±0.14)比(0.64±0.06)μmol/g],GSH均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AMPK(分别为1.36±0.11、1.61±0.17、1.68±0.11比0.80±0.12)、SLC7A11(分别为0.91±0.12、0.97±0.12、0.99±0.13比0.60±0.14)、GPX4(分别为0.51±0.11、0.63±0.17、0.83±0.15比0.42±0.14)的mRNA表达量均增加(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AMPKβ1、p-AMPKβ1、SLC7A11和GPX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5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DL、DM、DH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程度减轻,肝组织铁染色、ROS染色变浅。 结论: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可减轻小鼠AH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MPK抑制p53/SLC7A11/GPX4介导的铁死亡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个Ⅱ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发生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一个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恶性肿瘤复杂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筛选其候选致病/易感基因。方法: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对T2DM合并恶性肿瘤复杂家系的11名成员进行DNA测序,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候选致病/易感突变,并用Sanger测序对候选突变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共21人,其中11人诊断为T2DM,7人诊断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或脑瘤。对11名家系成员(7人诊断为T2DM,两人诊断为乳腺癌)进行了WES测序分析,筛选出6个候选糖尿病相关突变,其中功能丢失型(TOF)突变1个为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M亚家族成员1(TRPM1) c.G4240T p.E1414X;非LOF突变5个,涉及腺苷酸激酶7(AK7)、CROCC、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1(SLC15A1)、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Teashirt锌指同源异型盒2(TSHZ2)基因。同时还筛选得到4个肿瘤相关遗传位点(rs3184504、rs1053338、rs11894115和rs11552449)。结论:TRPM1 c.G4240T变异可能是导致该家系糖尿病合并肿瘤发生的关键候选变异;而rs3184504、rs1053338、rs11894115和rs11552449遗传位点可能为该家系乳腺癌易感性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氢青蒿素和索拉非尼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铁死亡的协同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和索拉非尼(sorafenib, SOR)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ATC)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协同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HA和SOR对ATC细胞CAL-62增殖及铁死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基因(SCL7A11)、脂氧合酶-15(LOX-15)及p53表达水平的变化;对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铁死亡中间代谢产物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丙二醛、亚铁离子(Fe 2+)、一氧化氮(NO)、活性氧簇(ROS)水平;建立裸鼠肿瘤模型分析DHA和SOR对ATC在体内的抑制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A、SOR和DHA+SOR处理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 P<0.001),LDH、Fe 2+、丙二醛及ROS含量明显增多,GSH活性明显降低( P<0.001),其作用均被硫酸亚铁(FeSO 4)促进,被铁抑素-1逆转。与对照组及单独用药组比较,DHA+SOR组15-LOX-2及p53表达上调,GPX4和SCL7A11水平降低( P<0.001),15-LOX-1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DHA+SOR组NO的含量显著降低( P<0.001)。DHA和SOR在体抑制ATC肿瘤生长。 结论:DHA与SOR协同作用上调15-LOX-2基因的表达,抑制NO的合成,从而诱导ATC细胞发生铁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右美托咪定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实验一 取对数生长期的GRC-1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6):对照组(C组)和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和D4组)。C组常规培养24 h;D1组、D2组、D3组和D4组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0.1、1.0、10.0和100.0 μmol/L孵育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实验二 取对数生长期的GRC-1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6):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Ferrostatin-1组(D+F组)。C组常规培养24 h;D组加入右美托咪定10 μmol/L孵育24 h;D+F组加入右美托咪定10 μmol/L,同时加入Ferrostatin-1 1 μmol/L,孵育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比色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Fe 2+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 结果:实验一 与C组比较,D3组和D4组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 P<0.05),D1组和D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二 与C组比较,D组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Fe 2+含量增加,GSH含量减少,GPX4和SLC7A11表达下调( P<0.05),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D组比较,D+F组细胞增殖率升高,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增加,Fe 2+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GPX4和SLC7A11表达上调( P<0.05),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促进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Erastin对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海马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海马注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对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其海马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Erastin低剂量(200 ng/μL)组、Erastin中剂量组(400 ng/μL)、Erastin高剂量组(600 ng/μ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组,10 μg/L),每组8只大鼠。向各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相应药物(每侧2.5 μL)后于第4天开始进行体质量及行为学检测,行为学测试包括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观察大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海马铁死亡相关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 2,COX2)、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polypeptide 1,FTH1)、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 (long-chain fatty 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LSD检验。结果:(1)体质量及行为学检测结果:注射药物前,5组大鼠体质量和行为学检测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2~1.15,均 P>0.05)。海马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Erastin中剂量组大鼠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包括体质量减轻[(245.20±5.24)g,(267.45±13.16)],糖水偏爱率降低[(32.14±8.51)%,(68.17±13.67)%],强迫游泳不动时间[(37.00±7.58)s,(12.50±5.51)s]及高架闭合臂时间百分比[(89.43±4.77)%,(59.96±9.91)%]增加,旷场中心区停留时间[(6.01±2.57)s,(16.49±7.21)s]及高架开放臂时间百分比[(5.00±3.83)%,(19.63±5.91)%]减少,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给药后,5组大鼠海马组织FTH1、GPX4、SLC7A11、COX2和ACSL4的mRNA水平( F=2.23,8.37,2.91,7.60,3.16,均 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 F=3.31,40.13,8.52,3.70,70.79,均 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astin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FTH1、GPX4和SLC7A1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COX2和ACSL4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海马微量注射Erastin(400 ng/μL)可诱发大鼠海马组织铁死亡,并可诱导大鼠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