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技术康复训练对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年龄偏高且行走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对象分为VR组和步行组,每组30例。步行组老年对象给予常规步行训练,训练期间脉搏速度控制在100次/min左右,每次锻炼35 min;VR组则辅以VR技术康复训练(包括"滑冰"、"越野行走"、"越野攀登"及"越野骑车"等肢体运动类项目),每次训练约35 min。于入选时、训练12周后分别对2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身体灵敏性、身体协调性及步行速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同时采用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LSIA)对2组老年对象心理情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VR组身体灵敏性指标[(6.62±1.88)s]、协调性指标[(51.46±7.60)s]和生活满意度LSIA评分[(17.04±1.91)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后2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及步行速度指标均较入选时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常规步行锻炼比较,VR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老年对象身体灵敏性及协调性,进而减少跌倒风险,同时还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该训练方法值得在老年群体中推广、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疆地区147例冬季冰雪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新疆地区冬季冰雪运动损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冰雪运动的医疗保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因冰雪运动损伤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的147例患者资料。分类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致伤原因、住院时间及治疗方式,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损伤部位和损伤类型,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果:147例患者149处损伤中,男73例,女74例;年龄(27.8±15.6)岁。损伤部位前3位:下肢(36.91%,55/149)、上肢(31.54%,47/149)、头面部(14.77%,22/149)。损伤类型前3位:骨折(61.90%,91/147)、皮肤软组织损伤(14.97%,22/147)、韧带损伤(10.20%,15/147)。主要致伤原因包括摔伤(58.50%,86/147)、扭伤(20.41%,30/147)、撞伤(19.73%,29/147)。91例骨折患者中55例(60.44%,55/91)行手术治疗,32例(35.16%,32/91)行闭合复位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治疗;22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中8例(36.36%,8/22)行手术治疗;15例韧带损伤患者中7例(46.67%,7/15)行手术治疗。14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0(4.0,9.0)d。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损伤部位、损伤类型,以及不同年龄段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青年人是新疆地区冬季冰雪运动受伤最多的群体,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及住院时间有所不同,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应充分认识到冰雪运动的危险性并穿戴好合适的运动护具,避免高风险动作;医生在制定具体诊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和损伤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影响我国男子1 500 m速滑直道速度的关键技术特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针对我国男子速滑运动员1 500 m直道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确定动作技术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 以参加2021年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1 500 m项目的34名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定点录像解析的方法获取运动学数据,分析周期特征、动作阶段和关键时刻技术特征与周期速度的关系.结果 滑幅(r=0.560)、滑行距离(r=0.554)、蹬冰距离(r=0.512)与周期速度高度正相关.滑行阶段的躯干活动范围(r=0.651)、踝关节角(r=0.434)、踝关节活动范围(r=0.446)与滑行速度中度或高度正相关,躯干角(r=-0.427)与滑行速度中度负相关;蹬冰阶段的躯干角(r=0.673)、髋关节伸展角(r=0.804)、髋关节外展角(r=0.560)、髋关节外展角速度(r=0.566)与蹬冰速度高度正相关,蹬冰角(r=-0.605)与蹬冰速度高度负相关.结论 1 500 m速滑直道速度主要取决于滑幅,滑行距离、蹬冰距离越大,速度越大.躯干角和踝关节角是影响运动员滑行速度的主要技术特征,适当增加躯干活动范围能有效提高滑行速度;躯干角、髋关节角和蹬冰角是影响运动员蹬冰速度的主要技术特征,积极伸髋蹬冰能有效提高蹬冰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500米速度滑冰与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测试前、后的血乳酸值,通过磷酸-乳酸-氧气法计算三大能源系统的能量供应量和比例.结果: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累积摄氧量(5.52±0.99 L vs 5.94±0.75 L,P=0.043,ES=0.481)、运动后过量氧耗快速恢复部分(2.07±0.67 L vs 1.52±0.86 L,P=0.029,ES=0.746)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运动方式在糖酵解系统供能比例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速度滑冰运动磷酸原系统供能比例大于自行车运动(21.36%±4.12%vs 15.39%±5.89%,P=0.010,ES=1.211),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比例小于自行车运动(52.31%±5.45%vs 57.13%±5.12%,P=0.016,ES=0.913).结论: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能量供应特征不同,表明运动方式可能是影响有氧供能比例的一个因素.今后应根据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制定训练计划,中距离速滑运动员在非冰期以自行车运动为主要训练手段时应加强爆发力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贵州省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制定伤害行为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14所学校初一至高三5 02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非故意伤害行为中骑车违规、步行违规、到无安全措施场所游泳/滑冰和跌坠危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30.9%、5.0%、23.9%、17.8%和9.8%;故意伤害相关行为中经常遭受欺侮报告率在1.1%~5.4%之间,不良内隐性心理行为报告率在12.9%~ 24.8%之间,自杀未遂报告率3.8%,离家出走报告率9.3%,有意自伤报告率12.5%.各项行为报告率在不同性别、学段、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是各类伤害相关行为的高发人群,需结合学生的性别、学段、地区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综合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性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 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s和高速180(°)/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 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①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②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③速度对踝、膝关节肌力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④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⑤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力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力的全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32 810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有骑车违规行为的研究对象分为4类风险等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险4级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联强度.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率为80.0%,其中,37.2%的人报告有骑车违规行为.男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骑车违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学生骑车违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学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高于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男生、高中生和重组家庭学生分别比女生、初中生和其它类型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风险等级较高(3、4级)的违规行为;农村学生不同风险等级(1、3、4级)违规行为的报告率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学生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最高;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75,95%CI:2.51~3.01)、农村(OR=1.41,95%CI:1.30~1.54)、母亲文化程度高、重组家庭(OR=1.51,95%CI:1.10~2.10)、有步行违规、有非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OR值分别为2.47、1.29、1.80,95%CI分别为2.19~2.78、1.12~1.49、1.57~2.07)是骑车风险4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骑车危险行为与性别、学段、城乡、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的骑车违规行为进行干预时,应考虑从个体、人际、组织、社区和国家政策五个水平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贵州省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特征,为预防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所初中2 3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结果 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排前3项的依次是学习压力(80.0%,1 903人)、孤独(69.5%,1 655人)和受欺侮(61.6%,1 467人),地区分布中非故意伤害行为中除到非安全场所滑冰外,其余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故意伤害行为中受欺侮、打架、出走意念和出走行为均为经济水平好的城市初中生发生率最高(x2=98.740、49.079、8.312、14.924,均P<0.05);学习压力、失眠、自我伤害、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出走意念和出走等相关行为发生率均为初三学生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均P< 0.05),男女生之间除自我伤害和出走行为2种行为外,其余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贵州省初中生是伤害相关行为高发人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根据地区、年级和性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踝手术后康复疗效个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某某双踝手术后的康复疗效.方法:为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某某实施双踝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建立康复保障专家组工作模式、设定康复目标和康复计划.治疗内容包括关节护具的使用、关节活动度治疗、肌肉力量训练、负重训练、消肿治疗、镇痛治疗、体能训练和其他治疗.结果:经过系统康复治疗,患者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方面均得到改善,活动功能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6高校大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贵州省大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生版),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3座城市6所高校中35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时点前30 d里大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为16.9%,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骑车带人13.2%、双手离把5.7%、相互追逐打闹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骑车违规报告率男生(23.4%)高于女生(13.9%),经济水平好的城市(19.0%)高于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骑车违规报告率相对于女生OR为1.438 (95%Cl: 1.174~1.763),父亲为个体工商户相对于机关企事业人员OR为1.833 (95%Cl:1.096~3.066),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相对于高中OR为1.983(95%Cl:1.256~3.132),吸烟、在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滑冰、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均与骑车违规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较高,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