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藜芦醇改善脓毒症脑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是否能改善脓毒症脑病(SAE)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12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3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白藜芦醇组制模后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注射液8 mg·kg -1·d -1,每日1次,连用2 d;脓毒症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24 h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同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伊文思蓝(EB)渗漏量以评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闭合蛋白(Occludin)和封闭蛋白5(Claudin-5)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MMP-9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在脑皮质组织的共定位情况。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制模后48 h、72 h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48 h逃逸潜伏期(s):56.56±6.43比36.62±3.32,72 h逃逸潜伏期(s):57.72±7.23比26.46±4.24,均 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增加〔BWC:(84.56±2.03)%比(76.82±2.22)%,EB渗漏量(μg/g):17.56±2.28比6.25±1.36,均 P<0.01〕,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MP-9/β-actin:0.73±0.01比0.24±0.01, 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Occludin/β-actin:0.45±0.02比0.86±0.04,Claudin-5/β-actin:0.62±0.03比0.96±0.05,均 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增加〔MMP-9荧光强度(AU):38.66±4.26比17.23±3.04,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26.92±1.77)%比(12.82±1.46)%,均 P<0.01〕。与脓毒症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48 h逃逸潜伏期(s):41.42±6.27比56.56±6.43,72 h逃逸潜伏期(s):33.46±7.17比57.72±7.23,均 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减少〔BWC:(77.15±2.27)%比(84.56±2.03)%,EB渗漏量(μg/g):7.74±1.88比17.56±2.28,均 P<0.01〕,而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MP-9/β-actin:0.25±0.01比0.73±0.01, 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Occludin/β-actin:0.82±0.03比0.45±0.02,Claudin-5/β-actin:0.92±0.04比0.62±0.03,均 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减少〔MMP-9荧光强度(AU):19.44±4.37比38.66±4.26,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13.11±1.29)%比(26.92±1.77)%,均 P<0.01〕。 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大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MMP-9的表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的降解,从而降低BBB通透性,最终改善SAE的认知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草图经》中涉及今山东省的草木类药图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草图经》有48幅药图名称涉今山东省区域,其中草木类药图共42幅,分属7个州军。对《本草图经》涉及到今山东省区域草木类药图进行考证,可推测到种的药图26幅,可推测到属的药图3幅,尚有11幅药图待考。《本草图经》涉及今山东省区域的州军冠名药图中,以兖州、齐州、淄州药图篇幅最多,反映了北宋时期该地区的中药资源利用水平。“单州菟丝子”图刻画了菟丝子属植物吸器,“兖州茯苓”图如实描绘了野生茯苓生境,这说明《本草图经》绘图者开展了细致严谨的实地调查,体现了《本草图经奏敕》“欲望下应系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玉石等,堪入药用者,逐件画图”的要求。“鬼臼”“人参”“山茱萸”“淫羊藿”“漏芦”等部分药图出现文图不一致,这说明北宋时期存在射干混鬼臼、由跋混半夏、漏芦品种混乱等现象,也反映了苏颂“举凡进呈药物,所记形类,与文献不符者,则并存之”的编写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伴SF3B1及JAK2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合并骨髓纤维化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DS/MPN-RS-T)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5月收治的1例伴SF3B1及JAK2基因突变的MDS/MPN-RS-T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头晕、乏力为主要症状,诊断为伴SF3B1及JAK2基因突变的MDS/MPN-RS-T合并骨髓纤维化,予羟基脲降细胞治疗及芦可替尼靶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MDS/MPN-RS-T是血液肿瘤系统新定义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两种疾病的双重特点,不易鉴别,易漏诊,其有效的治疗选择仍有待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王俊阁教授以阴旦法治疗小儿鼻窦炎经验分享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小儿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王俊阁教授依仲景学术理论,辨"四证六病",归纳小儿鼻窦炎的病机特点为表邪入中、水饮积聚、痰浊内蕴、水热攻冲上焦表窍,当以阴旦法为治疗原则,代表方为《小品方》中的漏芦连翘汤.临床验之,效如桴鼓,并附医案2 则与同道分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清热解毒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现代中医肿瘤学的癌毒病机理论提出,清热解毒法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抗癌解毒八法之一,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需基于辨证、辨病、分期、辨体相结合的综合辨治模式.若肿瘤患者热毒证候明显,辨证应用清热解毒法无疑;若热毒不明显或无证可辨,结合现代肿瘤的病理本质特征,在不违背整体遣方用药原则下,可辨病应用清热解毒法以发挥抗癌祛毒之效.清热解毒法本质属于攻法,其辨证或辨病应用均应以患者正气强弱为考量因素,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体质因素等.辨证应用强调了清热解毒法运用于肿瘤热毒证的普遍性,辨病应用突破了清热解毒法仅用于宏观热毒证的局限性,分期应用体现了清热解毒法阶段性使用的精准性,辨体应用则体现了清热解毒法应用过程中的个体性.辨证、辨病、分期、辨体4种辨治模式当相互参照、综合运用,方可取得显效.治疗肿瘤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天葵子、漏芦、山豆根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王有鹏应用漏芦治疗小儿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王有鹏认为热毒为小儿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致病因素,痰瘀为病理产物,痰热互结为病机关键.王有鹏自拟漏芦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方中漏芦为君药,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见长,配升清、行气化瘀之品以协同增效;伍健脾温阳之品以防苦寒败胃,合息风止痉之品以防微杜渐.以分消走泄为法给邪以出路,验之临床,疗效明显.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漏芦醇提取物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讨漏芦乙醇提取物(RUE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为模型,首先利用MTT法筛选RUEE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检测LPS和RUE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然后用1 μg·mL-1 LPS单独处理,20、40、80 μg·mL-1的RUEE与1 μg·mL-1 LPS共处理HC11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活力实验确定20、40、80 μg·mL-1的RUEE作为后续试验的添加浓度.LPS诱导可显著提高HC11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P<0.05);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20、40、80 μg·mL-1的RUEE预处理后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HC11细胞内MDA含量、NO水平及iNOS活性(P<0.05);显著提高SOD、GPx、CAT的活性及T-AOC(P<0.05);显著上调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RUEE可以有效减轻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这可能与RUEE能激活乳腺上皮细胞Nrf2进而促进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漏芦下调促癌小RNA表达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中药漏芦对胃癌细胞中促癌非编码小RNA表达、以及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漏芦乙醇提取物,以不同浓度(50~150 μ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AG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非编码小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法检测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atrigel穿膜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漏芦乙醇提取物显著下调了胃癌细胞中促癌非编码小RNA mir-191-5p、miR-125b、piRNA651和piRNA932的表达水平,有力抑制了胃癌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论:中药漏芦能够通过下调促癌非编码小RNA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在胃癌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漏芦方剂主治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Matlab R2013a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扩大漏芦使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漏芦的方剂,按特定格式录入软件中,按时期和主治疾病进行对应分析、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和关联分析,分析漏芦运用的时代特点和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相关方剂287首,漏芦治疗疮疡类疾病常与大黄、升麻等配伍,找出58个常用药组;治疗缺乳常与栝楼配伍,找出23个常用药组;治疗皮肤病类疾病常与刺蒺藜、玄参等配伍,找出38个常用药组.以上配伍沿用稳定、专属性强;药组用药集中,用药思路明晰.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用药特点明确,分析含漏芦方剂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主治时的用药规律和特点,对该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阴道超声联合官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官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官腔细胞学检查,对单独阴道超声、官腔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以诊刮术获取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经分段诊刮术检查发现,86例患者中59例患者为正常内膜,10例为内膜良性病变,4例为癌前病变,13例为内膜癌.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内膜、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69.6%,官腔细胞学预测癌前病变与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4.4%,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98.6%.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风险,能作为临床筛查癌前病变、内膜癌的主要方法,降低临床诊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