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2年河南省某医院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河南省某医院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的临床分布、耐药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用药和院内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CRKP菌株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挑丝试验、毒力基因检测、血清杀伤试验和大蜡螟幼虫毒力试验联合检测筛选出hv-CRKP菌株;WHONET 5.6分析hv-CRKP临床特征及2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胶体金法检测hv-CRKP的碳青霉烯酶表型,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桑格测序技术检测hv-CRKP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荚膜血清型。结果:2020—2022年本院共检出非重复CRKP临床分离株264株,其中hv-CRKP 23株,hv-CRKP的检出率为8.71%(23/264),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10/23)和神经外科(8/23),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10/23)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6/23);hv-CRKP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仅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保持较好的敏感性;23株hv-CRKP中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检出率为91.30%(21/23),未检出B类和D类碳青霉烯酶;MLST和荚膜血清分型结果显示,本院hv-CRKP主要为ST11型,占比56.52%(13/23),荚膜血清型以K64(9/13)和KL47(4/13)为主。结论:hv-CRKP主要来自重症科室的下呼吸道标本,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流行株具有一定的多态性,主要为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ST11-K64型和ST11-KL47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番茄潜叶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番茄潜叶蛾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入侵害虫,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类型药剂对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毒力活性及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科学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计算各药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采用田间防效评价方法,得出药后 1~21 d各药剂对幼虫的防效,综合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和抗生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番茄潜叶蛾的毒性相对最强,其中印楝素对 1 龄幼虫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2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 2~4 龄幼虫的毒力最强,其LC50分别为 7.1046、7.5663 和 4.375 mg·L-1;其次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合成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对番茄潜叶蛾也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对番茄潜叶蛾的毒性相对较弱.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抗生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相对最高、持效性最好,药后第 7、14 和 21 天防效分别为 74.11%、71.42%和 60.03%;其次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合成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的持效性较好,药后第7~21 天的防效均高于50%;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以及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对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效相对较弱.[结论]抗生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合成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可作为生产中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首选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孕期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雌激素稳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究孕妇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雌激素稳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一行政区151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尿液收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尿液中8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烯啶虫胺、氯噻啉和呋虫胺)、4种代谢物(去甲基噻虫嗪、去甲基噻虫胺、5-羟基-吡虫啉和去甲基啶虫脒)和3种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妇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孕妇尿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总检出率为93.38%,总浓度中位数为2.66 μg/g.啶虫脒及N-去甲基-啶虫脒检出率最高(78.15%),吡虫啉及5-羟基-吡虫啉检出率最低(12.58%).方差分析发现尿液中检出噻虫嗪及N-去甲基-噻虫嗪的孕妇雌酮水平更高,而尿液中检出噻虫胺及N-去甲基-噻虫胺的孕妇雌二醇和雌三醇水平更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尿液中全部新烟碱类杀虫剂水平与雌酮水平呈正相关(β=0.137,95%CI:0.019~0.256).尿液中噻虫嗪及N-去甲基-噻虫嗪水平和啶虫脒及N-去甲基-啶虫脒水平与雌酮水平呈正相关(β=0.154,95%CI:0.032~0.275;β=0.157,95%CI:0.028~0.286).结论 上海市孕妇可能普遍暴露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且孕期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可能影响雌激素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广州市21种市售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评估广州市市售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为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6-9月,在广州市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21种45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10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含量;通过广州市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资料获取居民蔬菜消费量,计算新烟碱类杀虫剂日暴露量和非致癌风险商值,评估膳食风险.结果 45份蔬菜样品中27份检出新烟碱类杀虫剂,检出率为60.00%.10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检出6种,分别为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其中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检出率较高且个别样品超标,检出率分别为26.67%、11.11%和6.67%,超标率分别为4.44%、2.22%和2.22%.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量IMIRPF为3 053.00 ng/g,吡虫啉在块根块茎类蔬菜中的含量和IMIRPF最高.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人群日暴露量分别为34.58、3.85、1.20、6.87、7.19和0.86 ng/(kg·d);非致癌风险商值均<1,分别为5.76x 10-4、0.55×10-4、0.06×10-4、0.69x1 O-4、0.90x10-4和0.02×1 0-4;非致癌风险商值总和<1,为7.98×10-4.结论 本次调查广州市市售21种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较低,但有个别蔬菜样品存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含量超标,应加强蔬菜市场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采自广东省广州、南雄、雷州、连州、海丰、怀集和大埔等7个地方田间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呋虫胺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广东地区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LC50值为2.3187-7.1489mg /L,抗性倍数分别为4.93-15.21倍,南雄地区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仍处于敏感阶段;广州、海丰和雷州等3个地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大埔、连州和怀集等3个地方褐飞虱已对烯啶虫胺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广东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的敏感性LC50值为3.6696-11.8093 mg/L,抗性倍数为26.21-84.35倍,表明广东省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均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建议在防治褐飞虱时,对于低水平抗性的烯啶虫胺应轮用、混用,对中等水平抗性的呋虫胺应限制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3种农药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23种常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种杀虫剂中,噻唑膦、噻虫胺、虫螨腈、硫双威、啶虫脒和烯啶虫胺对松毛虫赤眼蜂成蜂均表现为极高风险性,多杀菌素为高风险性,在田间放蜂期应避免喷洒上述杀虫剂.供试的10种杀菌剂和6种除草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风险普遍低于杀虫剂.其中,仅杀菌剂代森锰锌和戊唑醇对松毛虫赤眼蜂表现为高风险性;杀菌剂乙嘧酚磺酸酯、氰霜唑、百菌清和除草剂氟唑磺隆、五氟磺草胺、草甘膦异丙胺盐具有中等风险性;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啶氧菌酯、氟啶胺、粉唑醇和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高效氟吡甲禾灵、甲基二磺隆具有低风险性,但在生产应用中仍需谨慎操作,以减轻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并保护生态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银花中烯啶虫胺测定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烯啶虫胺的方法.方法:对比不同溶剂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金银花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甲醇洗脱,采用DB-1701石英毛细管柱,GC-ECD测定金银花中的烯啶虫胺.结果:该方法在0.005~0.5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3);添加0.02、0.1、0.2 mg·kg-1时的回收率在79.14% ~98.37%之间,RSD在3.66% ~4.39%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 mg·kg-1.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线性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金银花中烯啶虫胺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杀虫剂作为黑翅土白蚁诱杀药剂的效果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筛选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本文测定了3种杀虫剂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和驱避效果.方法 使用5种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对黑翅土白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再选用100 μg/ml烯啶虫胺对黑翅土白蚁开展室内驱避试验.结果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25~20 μg/ml烯啶虫胺在24、48和72 h后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杀效果均显著高于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2.5μg/ml烯啶虫胺处理72 h,白蚁的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100%.烯啶虫胺药后48和72 h的LC50均低于另外2种药剂.驱避作用试验表明,100 μg/ml烯啶虫胺药后12 h内对黑翅土白蚁无明显的驱避活性.结论 烯啶虫胺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滇中稻区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及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开展稻水象甲卵巢发育、扩散能力和防治药剂的筛选研究,为云南稻水象甲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成虫采用卵巢解剖法,确定卵巢的发育进度和产卵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和染色法明确扩散范围;采用浸叶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200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苗期,稻水象甲Ⅱ级卵巢达100%,Ⅲ级卵巢的平均抱卵量为8粒·头-1,最大抱卵量为23粒·头-1.秧田返栽田的幼虫、成虫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大田,秧田返栽田的幼虫虫量是大田的4.82倍,第一代成虫是大田的6.50倍.烯啶虫胺、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对稻水象甲成虫防效在96.11%以上.[结论]滇中稻水象甲自然传播的范围小,随稻秧移栽是稻水象甲的主要传播方式,秧苗揭膜1周后至移栽前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期,建议选用烯啶虫胺、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在此期间开展田间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毒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是近年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外来物种,是危害剑麻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防治新菠萝灰粉蚧的有效杀虫剂.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啶虫脒、 呋虫胺、 噻虫胺、 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不同虫态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均有显著的触杀作用,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毒力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减小.其中,烯啶虫胺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毒力最高,对新菠萝灰粉蚧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LC50分别为0.1406 mg/L、0.1550 mg/L、0.3870 mg/L和0.5060 mg/L.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毒力低于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噻虫胺的毒力最低.不同龄期新菠萝灰粉蚧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表现为:1龄>2龄>3龄>雌成虫.烯啶虫胺对新菠萝灰粉蚧的触杀毒力最好,可作为防治新菠萝灰粉蚧的备选药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