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针焠刺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毫针焠刺联合1,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毫针焠刺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ISIA皮肤检测仪关于毛孔、红色区、紫质分值,GAGS量表、临床总有效率及CADI评分.结果 在VISIA检测毛孔、红色区、紫质数值比较中,两组治疗后红色区、紫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毛孔、红色区、紫质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GAG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治疗后GAG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A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两组治疗后CA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火针焠刺联合1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火针焠刺的八大功效与应用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辨析火针焠刺的应用功效与临床范围.火针焠刺具有8种特殊功效,一是“温通经络,驱寒除湿”,主治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病;二是“泻火解毒,引热达邪”,主治缠腰火丹、乳痈、痄腮、痤疮;三是“破痰消核,解除凝滞”,主治痰核瘰疠;四是“消肿散结,化癥除瘤”,主治囊肿、皮瘤、瘀肿血块;五是“祛痣除疣,消散肿物”,主治痣、疣、赘肉、足部鸡眼;六是“引流排脓,敛疮生肌”,主治痈疽、脓肿;七是“祛风止痒,消除麻木”,主治皮肤瘙痒、麻木;八是“调理脏腑,温阳补虚”,主治肾虚腰摘、胃寒腹泻、肺寒哮喘、宫寒痛经.火针的刺激强烈,效专力宏,广泛应用于虚、实、寒、热各种病证.明辩火针焯刺的特殊功效,可进一步掌握火针的优势病种,开拓临床治病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毛刺、分刺在《伤寒论》太阳表证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内经》应对不同的病证提出九刺的方法,分为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然而历代医者对于针法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刺法的研究甚少,尤其在病邪不同的深度应用更是鲜有报道.笔者根据《内经》理论提出的分刺、毛刺这两种与病位相关的刺法,试论述这两种刺法在《伤寒论》太阳表证中,病邪在不同病位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针治疗热证的临床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火针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称其为“燔针”“焠刺”,近现代贺普仁教授致力研究与应用火针,将火针疗法归纳为“三通法”中的温通,贺老应用其治疗30余种各科病症[1],现今火针疗法已成为针灸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火针疗法秉其温热刺激效应,一向被诸多医家视作温阳祛寒的治疗方法,于临床热证治疗少有应用.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记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笔者在临床过程中也发现,火针对于临床部分热证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相较于其他中药、手术疗法,患者耐受度更佳.为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临床研究报道,探讨火针疗法对于临床热证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吴中朝运用“三点三线”焠刺法治疗中医脑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介绍吴中朝教授运用“三点三线”焠刺法治疗中医脑病经验.“三点”分别为两侧风池及大椎,“三线”为督脉(哑门至神庭)、焦氏头针运动区及舞蹈震颤控制区.通过巧选材、恰烧针、慎定位、精组穴、权三度(深度、密度、速度)、酌放血6个步骤针对不同脑病进行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焠刺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焠刺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腔液炎性细胞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103例,行焠刺治疗)、对照组(103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候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评分)及各项关节腔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LKS评分及IL-1、IL-6、TNF-α 水平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及IL-1、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K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焠刺是一种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与肿胀症状,降低关节腔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温针灸疗法)和治疗组(31例,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C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明显升高,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WOMA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毫针焠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曹炳章瘟痧学术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析曹炳章瘟痧相关学术思想.方法:首先明确瘟与痧的概念,继从学术观点、诊查特点、治疗与防护4个方面对曹炳章瘟痧相关学术思想作以探讨.结果:其学术观点包括瘟痧病因病位不同、瘟痧传变有别,瘟痧诊断均以察舌辨脉为要点,在此基础上诊断痧胀更须审痧毒、验赤发、探痧邪.对于瘟痧的治疗重视焠刮、针刺等外治法,强调内服方药宜疏利而不宜补滞的治疗原则,瘟痧的防护注重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结论:本书记载的治疗与防护手段,对于现代临床治疗中恶、中暑等危急重症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灵枢·官针》"九刺"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刺法者针道之用也,是中医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刺法在《灵枢·官针篇》中记载最详,主要有九刺、十二刺和五刺,九刺以应九变,十二刺以应十二经,五刺以应五脏.其中九刺法包含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和焠刺9种不同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对九刺法进行深入探讨,将其归纳为特殊配穴和特殊刺法两大类,将近几年"九刺"法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运用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邵经明火针治疗外科疾病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邵经明教授应用火针治疗流痰、瘰疬、筋结、瘿病4种外科疾病的经验.邵教授善用火针焠刺法治疗流痰,以阿是穴及近部取穴为主,常常选用局部对穴(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阴寒证较重者配合阳和汤内服.采用火针分期治疗瘰疬,初期用火针刺核中;中期应用火针刺破脓包,加拔火罐;晚期将火针刺入瘘管或者窦道中,平刺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采用火针结合扬刺治筋结.治疗瘿病常采用毫针围刺法,对于单纯甲状腺肿肿块较大者和甲状腺结节则采用火针围刺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