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颖教授运用温经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之"一纲二期三步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赵颖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多年,临床上擅用经方治疗妇科血证,总结出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为冲任虚寒夹瘀,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为法,采用经方温经汤加减治疗.温经汤具有温阳散寒、清退虚热、温通气血功效,同时全方配伍可气血阴阳俱调,主治寒热错杂、瘀血阻滞之病症,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机相符合,临床用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颇佳.赵颖教授将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归结为"一纲二期三步法",并且根据一天中阳气的消长变化而因时处方,随证加减.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针刺位置方面,主要有分经辨证取穴思路,即依据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辨别病经予以针刺治疗;或按部位取穴,包括基于经络理论的近远端、基于全息理论针刺手足部相应位置,或基于解剖学结构按神经支配区域或肌纤维走行等取穴思路。针刺方法主要有温通针法、短刺法、快刺法等。除毫针外,还会应用浮针、长针、电针等特殊针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对每一层的方剂进行共现计算,以获取桂枝类方的分层树形结构图。结果:纳入方剂79首,药物96味,总用药频次529次,涉及7种功效。高频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主要功效包括解表、温通经脉、温阳利水等。方剂树形结构图共分为7层,包含最大项为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芍药、麻黄、葛根,侧支药物有茯苓、白术、泽泻、干姜等。结论: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可串联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展示方剂里高频共现药物间的联系,可用于经方的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体质学说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特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体质学说,通过对亚健康人群实施诊断性刮痧,探讨不同体质的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的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招募志愿者,用温通刮痧杯对2 239名研究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测试和背部诊断性刮痧,观察不同中医体质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比较痧斑颜色、出痧速度、痧量、形态、疼痛性质及刮痧板下感觉特征与平和体质区别。结果:不同体质亚健康人群的痧象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平和质痧斑颜色鲜红色者占49.02%(351/716),出痧速度快者占90.64%(649/716),痧量多者占5.73%(41/716),形态为片状痧斑者占3.35%(24/716),疼痛性质为刺痛者占3.35%(24/716),刮痧板下感觉有结节者为0;湿热质人群中痧斑颜色为鲜红色者占86.72%(457/527),出痧速度快者占95.64%(504/527),痧量多者占100.00%(527/527)、形态为片状痧斑者占88.80%(468/527),疼痛性质为刺痛者占95.64%(504/527),刮痧板下感觉有结节者占97.72%(515/527),二者痧象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1.27~1 243.00,均 P<0.05)。 结论:不同体质的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特征不一,通过痧象特点辨识中医体质,能够指导患者健康调护,提高患者对中医刮痧治疗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aIMR评价宽胸气雾剂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3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干预手段有限,传统中医药在CMV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临床效果。该文报道3例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价芳香温通代表用药宽胸气雾剂治疗CMVD疗效的案例,为CMV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后疫情时代创伤后应激障碍特色针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总结分析现代临床特色针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相关文献,为后疫情时代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参考。目前,针灸治疗PTSD的特色针法主要包括张氏安神醒脑调肾针法、孙氏通督调神针法、严氏疏肝调神针法及郑氏温通针法。各针法在诊疗思路、选经取穴、操作方法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诊疗思路均以调神、疏肝为主;选经取穴规律均为重脑穴、疏肝气、调心神、健脾肾;操作方法均较多应用电针,单纯常规针刺治疗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与失眠论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叶天士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湿温病的关键治法。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唯有"利小便",使邪有出路,阳气方可通畅,此谓通阳;"不在温"强调温通之意,并不是一味用附子、干姜之类;"利小便"并非单纯利尿,而是湿邪祛除的信号。对湿邪导致阳气布散失常,阳气被遏,阴阳失调而出现的失眠,不应一味用安神之类,而应强调治病求本,关键在于如何祛湿通阳,故叶天士提出"利小便"以"通阳"的论述,意在祛湿邪而通达阳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余下10只设为正常组.实验组采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正常喂养,治疗结束后取材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兔骨骼肌中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CTGF、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研究,"柔筋温通"手法通过降低骨骼肌损伤局部炎性因子(TNF-α、IL-6)的含量以及通过降低的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来抑制炎性粘连和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促进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脾、肝、肾"开阖枢"功能浅析儿童脑萎缩合并癫痫证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儿童脑萎缩属于一类难治性疾病,症状复杂,常合并癫痫.目前,关于脑萎缩合并癫痫的治疗研究报道甚少.文章结合两病的发病机制,试从《黄帝内经》阴阳离合理论出发,以三阴"开阖枢"功能为切入点,涉及脾、肝、肾3 脏,以髓海失充失养、清窍受邪蒙蔽为发病机制,探讨肾、脾、肝脏的功能及其在儿童脑萎缩合并癫痫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三阴开阖枢机失调,则肝、脾、肾功能异常,临证治疗以温通为主,重视少阴枢机作用,枢调则开阖如常,病症得以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龚旭初运用温通法治疗外科杂病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科疾病多由火毒所生,治以清热为主.龚旭初教授认为尚有诸多外科疾患或因素体阳虚,或因病程日久耗伤正阳,或因过施寒凉攻伐、手术刀圭、化学药物所伤,致痰凝、血瘀、水湿之邪来犯而生.龚师认为此类外科疾患病机以阳虚为本,痰凝、血瘀、水湿为标,治法的核心在于温通.温通法是温法与通法的结合,温即温阳补虚、温经散寒,通乃通达、消散.如治疗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之桥本甲状腺炎可使用温补脾肾、化痰散瘀之法,方选阳和汤;治疗阴寒血瘀证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使用温经散寒、化瘀通脉之法,方选当归四逆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脾阳亏虚、水湿停滞证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使用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法,方选理中汤合五苓散.临证运用须以精准辨证为前提,紧扣核心病机,把握本虚标实,温通结合,相须为用,方可奏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