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鲁中地区农村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做好鲁中地区农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提升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方法 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采用全员调查法,对淄博市每个区县所有村居实现全覆盖摸底排查,使用统一的调度统计表,对农村地区燃煤取暖住户开展实地走访、现场调查、交流座谈,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 淄博市农村冬季燃煤取暖住户总数为25.64万户.全市居民冬季燃煤取暖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仅沂源县、高青县、淄川区3个区县燃煤取暖户数就占到了全市燃煤取暖总户数的74%以上.因境内山地较多,村居多而分散,集中供暖管道施工难度大,淄博市村居集中供暖普及受到极大阻碍.城镇化率与燃煤取暖户数占比呈负相关(r=-0.64,P<0.05),即城镇化率越高,农村燃煤取暖户数占比越少.淄博市各区县农村地区已部署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为群众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开展安全宣传引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但仍存在农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缺乏、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论 应针对发现问题对标整改,从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引导、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施策,全面提升淄博市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16个地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情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山东省16个地市一氧化碳(CO)中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山东省各地市医院高压氧科治疗的CO中毒患者的信息,对CO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中毒程度、中毒原因、中毒场所、治疗方法、开始治疗时间及迟发性脑病发生例数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采暖季山东省16个地市高压氧科治疗CO中毒的患者共15 552例,其中男性6 992例(44.96%),女性8 560例(55.04%);57.74%为50岁以上老年患者;轻度9 023例(58.02%),重度1 524例(9.8%);中毒原因81.13%为燃煤取暖;中毒场所89.82%为居家;进行高压氧治疗15 410例;88.20%在CO中毒24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迟发性脑病358例(2.30%)。结论:山东省CO中毒患者数量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控工作,中毒后应及时高压氧治疗,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南北两城市PM 2.5主要污染物组分及来源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南北两城市深圳和太原市大气细颗粒物(PM 2.5)主要成分及其污染来源。 方法:采集2017至2018年深圳和太原市空气中PM 2.5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Pb)、铝(Al)、砷(As)等10种金属元素浓度,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物(F -)、氯化物(Cl -)、硫酸盐(SO 42-)等10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苊烯、苊等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用碳质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PM 2.5的污染来源。 结果:太原市PM 2.5样品中Pb、锰(Mn)、As、镍(Ni)、F -、OC、EC浓度明显高于深圳市,钠盐(Na +)、Cl -、磷酸盐(PO 43-)浓度低于深圳市( P<0.05);除萘外,太原市PM 2.5样品中其余PAHs浓度均高于深圳市( P<0.05)。深圳市PM 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因子(42.64%)、建筑/土壤因子(34.22%)和海洋因子(17.93%)构成,PAHs主要来源于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38.58%)、燃煤因子(30.78%)、生物质燃烧因子(24.38%)。太原市PM 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来自建筑因子(30.26%)、燃油燃煤因子(24.58%)、二次粒子/土壤因子(22.03%)及工业因子(18.89%),PAHs主要来自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54.71%)、燃煤因子(43.54%)。 结论:深圳和太原市PM 2.5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境健康管理,根据各地污染来源有针对性进行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NA损伤与修复抑制初探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DNA损伤和修复抑制在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筛选出52例砷中毒患者作为银杏叶片干预组,49例砷中毒患者作为干预对照组。银杏叶片按照临床常用方法给药,口服3个月(1片/次,3次/d),所有对象干预期间未给予其他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方法同银杏叶片干预组。选择12 km以外非燃用高砷煤、临床检测无肝功能异常的41例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和3个月干预结束时进行体检。在获得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收集晨尿及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修复抑制指标)的表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6人,正常对照组41人、银杏叶片干预组39人、干预对照组36人,银杏叶片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习惯及饮酒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前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彗星尾DNA百分含量(TailDNA%)和彗星尾矩(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38.75 ± 19.09)μg/g Cr、(11.13 ± 1.55)μmol/L、8.50 ± 0.88、7.43 ± 0.68、5.78 ± 0.7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62 ± 5.33)μg/g Cr、(5.36 ± 0.87)μmol/L、5.24 ± 0.33、4.71 ± 0.29、2.05 ± 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 r = - 0.34、- 0.33、- 0.48,- 0.31、- 0.31、- 0.42, 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 r = 0.49、0.48, P均< 0.05);miR-145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 r = - 0.26、- 0.23、- 0.38, 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 r = 0.32, P < 0.05);DNA损伤程度与miR-145表达均呈正相关( r = 0.65、0.52, P均< 0.05)。 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所致肝损害,该作用机制与其抑制miR-145表达和降低DNA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微小RNA靶基因模块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靶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基因模块。方法:将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hsa-miRNA-3131、hsa-miRNA-4516、hsa-miRNA-6501-5p、hsa-miRNA-10b-5p、hsa-miRNA-4683)的靶基因定位到STRING在线数据库(https://string-db.org),筛选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v3.6.0软件对PPI网络可视化,通过NetworkAnalyzer插件得到拓扑属性值度和拓扑属性值介数,筛选PPI网络的中心节点(度和介数均最高的节点)。同时,采用CytoHubba插件中的最大团中心(MCC)分析方法来确定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通过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PPI网络的基因模块。将基因模块所包含的蛋白质名称在线提交KOBAS v3.0数据库(http://kobas.cbi.pku.edu.cn/),对MCODE插件筛选出的基因模块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靶基因的PPI网络由1 035个节点和4 346个边组成。泛素蛋白A-52残基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的度(101)和介数(0.010 723 89)均最高,为PPI网络的中心节点。经MCC分析,UBA52为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从PPI网络中选择排名前5的基因模块,5个基因模块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高度富集的基因通路分别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剪接体、内吞作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囊泡转运。结论:成功建立了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靶基因的PPI网络,筛选出UBA52基因和5个基因模块主要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河南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效果。方法:结合河南省地方病病种分布和病情,2008 - 2015年每年在每个省辖市选择5个项目县(市、区,简称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作为项目乡(镇),每个项目乡(镇)抽取1所中心小学和学校所在村作为健康教育调查点。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用问卷对项目乡(镇)小学生和项目村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在项目县、乡(镇)、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2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共基线调查111 870人,其中学生74 580人、家庭主妇37 290人;干预后效果评估调查99 671人,其中学生66 249人、家庭主妇33 422人。小学生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9.74%提高到干预后的92.89%;家庭主妇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5.6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2%。目标总人群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1.70%提高到干预后的9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 P均< 0.01)。 结论:随着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河南省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 - 2021年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成效,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评价实施方案》要求,2018 - 2021年在四川省辖内23个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开展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评价工作,每个病区村抽取30户家庭,调查改良炉灶使用情况、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干燥情况,并调查村内所有8 ~ 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共在四川省23个县(市、区)、196个乡镇的1 640个病区村调查了222 242户居民;其中,合格改良炉灶率为99.99%(222 238/222 242),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90%(222 026/222 238),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为99.96%(212 630/212 721)。共检查8 ~ 12周岁儿童135 125人,检出氟斑牙5 927例,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39%;氟斑牙分度以极轻度和轻度为主,分别占2.71%(3 656/135 125)、1.32%(1 783/135 125)。1 640个病区村的县级自评工作中,有1 621个病区村达到了消除标准,病区村消除率为98.84%;以县为单位,病区村消除率范围为96.69% ~ 100.00%,23个病区县(市、区)均达到了消除标准。174个病区村的省级复核结果中,174个病区村均达到了消除标准,与县级自评结果一致率为98.85%(172/174);其中,除古蔺县自评结果的一致率为7/9外,其余县(市、区)的一致率均为100.00%。结论: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显著,各病区县(市、区)均已达到消除标准;今后还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确保持续保持消除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氟骨症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重点病区氟骨症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持续消除燃煤型氟中毒精准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巫山、彭水两个县的历史轻、中、重病区村分别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调查村。每层病区调查村的数量根据病区村实际村数量5%~10%的比例确定。调查常住人口数,对调查村全部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诊断。对不同病区、性别、年龄(25 ~、35 ~、45 ~、55 ~、≥65岁)的临床和X线氟骨症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2015年调查人口数据推算重庆市氟骨症患者病例数。结果:共调查2个县10个乡镇15个病区村25岁以上成人7 768人,临床诊断氟骨症478人,检出率为6.15%;氟骨症临床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83.23, 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06.73, 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32, P > 0.05)。X线检出690人,检出率为8.88%,中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4.20%(326/7 768)。氟骨症X线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6.25, 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84.60, 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1.77, P > 0.05)。根据不同病区类型估算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氟骨症病例约有临床诊断48 770人,X线诊断72 630人。 结论:氟中毒病区程度越重、人群年龄越大,氟骨症检出率越高。在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开展氟骨症流行现状的普查,摸清底数,对扶贫攻坚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4 - 2018年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后病情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2014 - 2018年,每年在江西省芦溪、上栗县分别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和5个非固定监测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监测灶使用情况和食用辣椒相关行为方式,并在固定监测村开展8 ~ 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监测。结果: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11.70、83.96、36.64, P均< 0.05),而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2.35, P > 0.05)。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32.32、42.63、50.03、15.29, P均< 0.05)。固定监测村和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间食用辣椒正确干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 = 4.068、3.436, P均> 0.05),食用辣椒正确保管率和加工前淘洗率均达到或接近100%。2014 - 2018年8 ~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17.04%(106/622)下降至6.68%(90/1 347),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 2趋势 = 72.60, P < 0.01);各年度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0.77、0.74、0.71、0.74、0.72 mg/L,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 4.142, P > 0.05)。 结论: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骨症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氟骨症监测结果,评价燃煤型氟中毒综合治理对病区氟骨症的防治效果。方法:2009、2014、2019年在国家级监测点贵州省仁怀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普定县、普安县6个县(市、区)开展氟骨症病情监测,在每个县(市、区)的3个固定监测村对2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年龄分层后抽取调查对象,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结果:2009、2014、2019年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51.48%(798/1 550)、34.88%(308/883)、6.51%(60/922),呈逐年下降趋势(χ 2趋势 = 505.83, P < 0.001),2019年较2009年下降了44.97个百分点;氟骨症患者年龄分布以5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主,各年占比依次为53.88%(430/798)、56.49%(174/308)、78.33%(47/60),均高于50%。2009、2014、2019年分别检出轻度氟骨症483、222、21例,中重度氟骨症315、86、39例,不同年份间病情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2.63, P < 0.001);其中,七星关区、黔西市、普定县、普安县氟骨症病情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4.56、12.24、35.01、23.35,均 P < 0.05)。 结论:贵州省氟骨症检出率逐年降低,防控成效显著;氟骨症患者以5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主,且中重度患者比例增高,应继续做好氟骨症现症患者的监测与治疗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