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 2021年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成效,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评价实施方案》要求,2018 - 2021年在四川省辖内23个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开展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评价工作,每个病区村抽取30户家庭,调查改良炉灶使用情况、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干燥情况,并调查村内所有8 ~ 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共在四川省23个县(市、区)、196个乡镇的1 640个病区村调查了222 242户居民;其中,合格改良炉灶率为99.99%(222 238/222 242),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90%(222 026/222 238),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为99.96%(212 630/212 721)。共检查8 ~ 12周岁儿童135 125人,检出氟斑牙5 927例,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39%;氟斑牙分度以极轻度和轻度为主,分别占2.71%(3 656/135 125)、1.32%(1 783/135 125)。1 640个病区村的县级自评工作中,有1 621个病区村达到了消除标准,病区村消除率为98.84%;以县为单位,病区村消除率范围为96.69% ~ 100.00%,23个病区县(市、区)均达到了消除标准。174个病区村的省级复核结果中,174个病区村均达到了消除标准,与县级自评结果一致率为98.85%(172/174);其中,除古蔺县自评结果的一致率为7/9外,其余县(市、区)的一致率均为100.00%。结论: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显著,各病区县(市、区)均已达到消除标准;今后还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确保持续保持消除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4 - 2018年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后病情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2014 - 2018年,每年在江西省芦溪、上栗县分别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和5个非固定监测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监测灶使用情况和食用辣椒相关行为方式,并在固定监测村开展8 ~ 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监测。结果: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11.70、83.96、36.64, P均< 0.05),而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2.35, P > 0.05)。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32.32、42.63、50.03、15.29, P均< 0.05)。固定监测村和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间食用辣椒正确干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 = 4.068、3.436, P均> 0.05),食用辣椒正确保管率和加工前淘洗率均达到或接近100%。2014 - 2018年8 ~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17.04%(106/622)下降至6.68%(90/1 347),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 2趋势 = 72.60, P < 0.01);各年度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0.77、0.74、0.71、0.74、0.72 mg/L,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 4.142, P > 0.05)。 结论: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3年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各项监测指标和患者管理情况,为巩固提升防控成果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3 - 12月,按照《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监测方案的通知》《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在陕西省所有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县的病区村,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实地走访查看高砷煤矿管理情况。每个村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30户居民调查炉灶使用、相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对病区村所有人群开展砷中毒病情调查。在3个病区县的12个病区村,抽取720人测定尿砷含量,根据《人群尿砷安全指导值》(WS/T 665-2019)进行判定。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消除评价。结果:共监测2个市、8个县(区)、99个乡(镇)、1 414个病区村,53处高砷煤矿已全部停止开采。合格改良炉灶率为99.97%,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及病区村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砷中毒病情调查,实际检查2 064 138人,共检出砷中毒患者2 682例,均为历史患者,无新发病例和砷相关皮肤癌患者,现存2 682例砷中毒患者均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了随访管理。尿砷含量几何均值为0.016 7 mg/L,低于人群尿砷安全指导值(0.032 mg/L)。结论: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消除标准。今后还应继续加强高砷煤矿管理,落实改炉改灶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并做好患者管理工作,持续巩固提升防控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0年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现状,综合评价防治措施落实效果。方法:2020年8 - 11月,按照《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9版)》要求,在全省13个病区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的全部病区自然村开展监测,每个病区自然村选择30户监测炉灶使用及相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同时检查病区自然村8 ~ 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按照《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病区控制和消除评价。结果:共入户调查392 244户,合格改良炉灶率,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分别为99.42%(389 982/392 244)、99.70%(388 796/389 982)、99.07%(388 579/392 244)。共检查8 ~ 12周岁儿童227 057例,检出氟斑牙9 413例,氟斑牙检出率为4.15%,氟斑牙指数为0.10,流行强度为阴性。以县为单位,除富源和镇雄2个县达到病区控制标准外,其余11个县均达到消除标准。结论:云南省燃煤型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较好,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逐渐形成,总体病情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5 - 2020年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变化、改良炉灶使用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2015 - 2020年按照《陕西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监测实施方案》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个自然村定期开展现场调查,了解监测村基本防治情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抽取其中5户家庭,采集煤样并按照《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058-2008)进行煤砷含量测定。对监测村内高砷煤暴露人群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开展病情调查,每年采集30名成年砷中毒患者(男女各半)即时尿样,采用《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8-1996)测定尿砷含量。结果:共监测240户家庭,其中2018 - 2020年病区监测家庭改良炉灶质量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持续维持在100.00%;清洁能源使用率由2015年的75.00%(30/40)上升至2018 - 2020年的100.00%(40/40,χ 2趋势 = 25.5, P < 0.001),73.75%(177/240)的家庭使用多种清洁能源。2018 - 2020年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储存和加工前淘洗率均持续达到100.00%(40/40)。共采集病区煤样120份,煤砷含量为(118.09 ± 57.91)mg/kg,范围为16.70 ~ 280.94 mg/kg。砷中毒患者检出率由2015年的6.34%(231/3 646)降至2020年的2.90%(109/3 754,χ 2趋势 = 121.8, P < 0.001),未检出皮肤癌及鲍文氏病患者。共采集尿样720份,尿砷含量几何均值为0.038 1 mg/L,范围为0.000 5 ~ 0.312 9 mg/L。 结论: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改良炉灶质量、正确使用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均提升,健康相关行为基本形成,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消除与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1979年在宜宾地区的兴文县发现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线索以来,四川省开展了3次大规模调查,全面查清了病情程度、病区范围、病区类型及各型地氟病流行特点.四川省地氟病病区分布在14个市(州)的62个县,病区县人口约1 370万.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地氟病病区有23个县(市、区)、1 789个病区村、705 412户,病区村人口约273.94万.经过30多年的综合防治,特别是2005年以来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在病区全面开展改炉灶降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实现了防治措施全覆盖,地氟病病情大幅下降.为及时评价防治效果,2013-2015年,四川省开展了燃煤污染型地氟病消除与控制评估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1-2015年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四川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选择古蔺县、叙永县、兴文县、珙县和旺苍县5个县为监测县,每个县按方位选择了5乡,每乡随机选择1个村,监测炉灶使用情况,玉米、辣椒的干燥、保管和淘洗情况,成人氟骨症和儿童氟斑牙及尿氟情况.结果 敞炉敞灶使用率呈下降趋势,5年使用率平均分别为8.20%(155/1 890)和10.42%(197/1 890).改良炉使用率基本保持不变.改良灶、电热器、电炊具等其他灶具使用率呈上升趋势.改良炉、改良灶质量合格率、改良炉的正确使用率、改良灶的正确使用率均呈上升趋势,改良炉和改良灶的5年正确使用率平均分别为96.84%(1 503/1 650)和93.15%(1 047/1 420).成人氟骨症检出率49.66%,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检出率为16.29%(308/1 891).结论 四川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正逐年减轻,成人氟骨症检出率较高,还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镇巴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30年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镇巴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综合防治效果.方法 2015-11/12,在镇巴县3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镇各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共9个自然村计270户做为调查点,调查既往、现在炉灶使用、相关行为转变及目标人群燃煤型氟中毒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对9个调查点8 ~12岁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依据Dean法进行诊断,各调查点按50%儿童随机采集即时尿样,采用WS/T30-1996检测尿氟含量;对各调查点25周岁人以上人群按年龄段随机抽取12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依据WS 192-2008进行诊断.结果 镇巴县氟中毒病区累计改灶16 510户(次)、户均改灶2.2个,治疗氟骨症1 402人(次),相关行为形成率、一级目标人群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防治前;8 ~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14.31%(82/573),较1986年下降56.16个百分点,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00,P<0.01);氟骨症检出率为9.08%(57/628),较1995年下降2.27个百分点,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90,P>0.05),氟骨症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5、33.46,P<0.01);儿童尿氟在0.09~0.67 mg/L,几何均数为0.28±0.14 mg/L,较1995年下降2.10 mg/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296.12,P<0.01).结论 镇巴县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以及防氟炉具的后期管理是当前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主要任务;发展经济,改变燃料结构是今后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根本所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山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效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在全省选择7个病区县(市),每个县(市)选择3个病区乡,每个乡选择5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居民炉灶改良及使用情况,供人食用玉米、辣椒正确干燥情况,以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在每个调查点采集20名8~12岁儿童尿样,测定尿氟含量.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依照《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标准.结果 共调查了105个病区村、31696户居民,合格改良炉灶率及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分别为98.46%(31209/31696)、98.80%(30834/31209);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为99.97% (31685/31696);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56%(264/4751),氟斑牙指数为0.13;儿童尿氟检测2090例,尿氟几何均数为0.72 mg/L,范围为0.15~4.33 mg/L.结论 山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效果显著,今后应继续加强病情监测及健康教育工作,并强化防氟炉灶后期管理、维护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武隆区部分氟骨症患者生命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重庆市武隆区部分氟骨症患者一般状况以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得分,并统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6例武隆区氟骨症患者为氟骨症组,另选取91例武隆区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受试者一般状况,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测量受试者HRQOL分数,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统计对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HRQOL总分为(521.35±55.68)分,氟骨症组HRQOL总分为(489.28±49.14)分.两组HRQOL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3,P=0.001).对照组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hh,MH)、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均高于氟骨症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接受治疗、氟骨症分级、锻炼或下地劳作、年龄、正确使用炉灶是影响HRQOL的主要因素.HRQOL总分与氟骨症分级、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接受治疗、锻炼或下地劳作、正确使用炉灶呈正相关(P<0.05).结论 重庆市武隆区部分氟骨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差.应加大对低收入、2年以上病程、大龄和中重度氟骨症患者的关注,积极治疗,告知患者正确使用炉灶、改变主食成分,停止煤烟烘粮,饮用自来水,多运动锻炼,以上措施可显著改善HRQO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