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解燥汤加减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慢性手部湿疹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新安解燥汤加减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手部湿疹外洗方浸泡后立即外用尿素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新安解燥汤加减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手部湿疹严重指数(hand eczema severity index,HECSI)评分、瘙痒和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EC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后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4周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更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新安解燥汤加减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慢性手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获得性肺炎分期分级中医防治策略及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疗效优势.根据CAP临床特点,提出CAP感染期、恢复期的分期概念,结合感染期轻症、中症、重症的疾病严重程度提出了分期分级的防治目标和策略.轻中症肺炎以提高治愈率、重症肺炎以降低病死率、恢复期以降低新发上下呼吸道感染事件为主要目标.中医防治策略:轻症肺炎治以疏散外邪,宣降肺气,祛湿化痰或清肺化痰;中症肺炎治以清肺解毒、燥湿化痰,佐以补肺健脾或益气养阴;重症肺炎根据邪实、正虚(脱)的主次,祛邪与扶正有所侧重;恢复期治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并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说明分期分级的防治策略对提升CAP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燥湿同病"论治干燥综合征型干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燥湿同病"理论认为,疾病可由燥邪和湿邪相互夹杂、胶着所引起,形成燥中有湿、湿中有燥的病理状态,两者可相伴而生、相互转化、并存为病.从干燥综合征型干眼(SS-DED)的临床特点出发,认为其症状可以反映出燥湿并存的病理状态,燥湿并存为SS-DED的关键病机,以补泻兼施、燥湿同治为主要治则.治疗应注重理气健脾祛湿、开腠养阴润燥,临证予以沙参麦冬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之.从"燥湿同病"论治SS-DED,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事故风险分析的医院病案科应急预案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病案科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是发生电脑网络系统被非法入侵、火灾等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预案编制目的是高效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尽快恢复工作秩序,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人与病案兼顾、统一领导,科室现场应急指挥职责是负责与医院应急总指挥联系、组织实施预案.病案科存在网络信息安全、火灾、浸水、触电、失窃、治安及地震等七种事故风险,应对这些风险事故的主要应急措施包括:对网络病毒险情采取隔离网络或隔离中毒计算机措施,对火灾险情采取灭火、排除有毒烟气、转移受威胁病案等措施,对漏水浸水险情需要切断来水并尽快将水淹病案干燥处理,对失窃及治安险情需要及早报告医院及报警.事故善后工作主要是恢复病案信息数据、稳定员工情绪、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应急预案附则列明应急通讯具体联系方式、科室备用钥匙存放地点、应急疏散通道、伤员急救方法等.科室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预案内容及适时修改完善预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肺"论治银屑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脏腑功能异常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本文基于肺的相关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如肠道微生态、咽部微生态和扁桃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从肺的生理功能出发,结合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提出从肺论治银屑病的观点.肺主皮毛,银屑病易因外邪侵袭而发病,治宜宣发肺卫,表解邪去而皮毛自愈;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毒邪"在其病理因素中占有重要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治宜通腑驱邪,给邪以出路,肠道菌群等研究亦为其佐证;"燥"状态贯穿银屑病发病始终,肺喜润恶燥,治宜润肺养阴;银屑病迁延难愈耗损肺气,治宜培补肺气.总体来说,从肺论治银屑病是站在中医整体观念的角度,重在调节肺的生理功能,发挥肺脏"相傅之官""脏之长"的作用,可作为银屑病从血论治的有效补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燥综合征发病免疫机制研究现状及靶向治疗策略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病理特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S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还可出现脏器(如消化道、肺、肾脏等)受累.我国SS患病率为0.29%~0.77%,其中老年人的SS患病率为3.00%~4.00%.欧洲地区SS患病率约为0.23%.SS发病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包括唾液腺上皮细胞、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炎症小体等.目前,SS的腺体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系统性受累的治疗方案主要借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获批的针对性药物.SS的靶向治疗药物中,B细胞靶向治疗药物中,研究最多的是利妥昔单抗,其对存在冷球蛋白血管炎的SS患者显示出改善唾液的疗效;BAFF抑制剂、靶向CD40和间充质干细胞等也显示了一定疗效.对于大多数存在系统损害的SS患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一线治疗用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作为二线用药,用于GCs耐受或抵抗的SS患者.在SS的发病机制中已经确定了许多潜在的治疗靶点,但只有少部分药物可转化为临床应用.当前,需要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借助多学科协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现有药物,制定出相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低不良反应以及多药物联合仍是未来SS药物研究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丹台玉案》与《症因脉治》消渴因机证治异同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消渴,其症状类似现代医学之糖尿病.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消渴诊疗理论体系.明代医家孙文胤与秦昌遇均主张以上、中、下焦定位消渴病位,治疗上均重视清热生津、养阴润燥.孙文胤于《丹台玉案》中独具匠心地认为消渴主要病因为心、脾、肾三经邪火,以肾中真水亏虚作为消渴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治疗上首重清热养阴,辨证、辨病、辨症选方用药.秦昌遇之《症因脉治》开创性地提出燥火三消、湿火三消、积热三消和精虚三消的概念并分部论述三消之脉,治疗首分外感内伤,按脏腑辨证选方用药,极具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脾阴不足"探析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之因机证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脾阴不足"为脾阴学说的核心观念,脾阴既蕴含营阴之质,又体现与脾阳相对的阴阳属性,主导脾脏的运化濡养功能.干燥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脾阴不足与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阴中伏火、气损津亏病机的产生密切相关.基于此,治疗应遵滋养脾阴、清热润燥之原则,用药主甘淡以育脾阴,伍甘寒以清热,佐升提以布津.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丹参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丹参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属于唇形科、丹参属,是一种遮荫草本植物.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在中国通常被称为丹参,作为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有着近2000年悠久历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丹参的有效成分复杂,并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水溶性的酚酸类以及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该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纤维化、糖尿病肾病保护等药理作用.文章参阅近些年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深入阐述丹参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以期为丹参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关于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后续可从细胞、组织、分子生物学、代谢学等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明确丹参的有效成分及开展丹参有效成分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今方剂中茯苓-桂枝药对配伍规律及临床延伸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茯苓-桂枝药对在古今方剂中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茯苓-桂枝"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四气五味、归经、主治疾病进行统计;对归经、四气、五味的分布进行统计、制图;对剂量与主治、中药与靶点进行网络关联;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茯苓-桂枝的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结果 纳入 161首含茯苓-桂枝的方剂,涉及195 味中药.其主治疾病以痰饮类病和水心病最多.药物性味以温、甘为主,归脾经、肺经和心经最多.前 30 味高频药物多为甘温补益药、辛散行气药.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在不同主治疾病中以苓桂剂为核心的中药组合.聚类分析得到 4 类新的药物组合.茯苓常用剂量为10~30 g,桂枝常用剂量为10~15 g.通路富集显示茯苓、桂枝靶点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GPCR配体结合、钙离子信号通道、Toll样受体、IL-17 信号通路上.结论 含茯苓-桂枝的方剂以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相关疾病(痰饮类病、水心病)为主,可温阳利水、燥湿化痰、通阳降逆,可能通过干预心血管系统与炎症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