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髓坏死可导致牙齿脆性增加,易折裂,并阻碍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发育。因此牙髓再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牙髓组织具有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且包含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成分,牙髓再生面临诸多挑战。回顾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索牙髓组织构建与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重点讨论适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牙髓组织构建方法。文中述及用于构建牙髓组织的支架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丝素蛋白、多肽和自组装多肽、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等,简要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以及添加生物基质提取物、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功能修饰或不同功能互补性材料组成的功能改进。结合临床可操作性要求,进一步讨论了由亲水性复合材料或经亲水基团修饰材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今后牙髓再生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3及2022年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临床应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金属预成冠的临床普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至12月及2022年6至1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口腔医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临床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3和2022年分别发放调查问卷712及580份,回收有效问卷608及5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4%及88.3%。2022年金属预成冠的使用率[78.1%(400/512)]显著高于2013年[52.6%(320/608)](χ 2=78.68, P<0.001)。2013年未选择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主要原因为技术敏感性高[52.8%(152/288)],其次为冠边缘对牙龈的影响[50.0%(144/288)]及美观性差[27.8%(80/288)];而2022年未选择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主要原因为医院或诊所尚未配备[53.6%(60/112)]及美观性差[21.4%(24/112)]。2013及2022年选择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主要原因为保护作用好、牙齿折裂少,分别占78.1%(250/320)及82.5%(330/400),其次为脱落率低,分别占62.5%(200/320)及68.0%(272/400)。2013及2022年乳磨牙根管治疗后选择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比例分别为51.3%(312/608)和76.6%(392/512),2022年显著高于2013年(χ 2=75.88, P<0.001)。乳磨牙深龋盖髓后选择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比例分别为13.2%(80/608)和53.1%(272/512),2022年亦显著高于2023年(χ 2=206.01, P<0.001)。 结论:从2013至2022年金属预成冠的技术敏感性降低,在我国的应用占比提高,但部分医院尚未配备,限制了金属预成冠的应用,金属预成冠的临床普及还需要进一步推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uttaFlow Bioseal封闭剂对椭圆形根管抗垂直折裂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GuttaFlow Bioseal根管封闭剂对椭圆形根管抗垂直折裂能力的影响.方法:CBCT扫描6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当距离根尖5 mm处颊舌管径大于等于近远中管径2倍时,为符合筛选条件的椭圆形根管.使用Protaper系统将30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牙预备至F2,随机分为GuttaFlow Bioseal充填组和iRoot SP充填组,每组分别用热垂直加压法、冷牙胶侧压法及单尖法充填根管.选取5颗离体牙作为阴性对照组.将充填完好的牙根在37℃、100%湿度的恒温箱中保存14天后,垂直放入自聚合丙烯酸树脂圆柱模型中,随后将样本固定于万能试验机的下板,用直径4 mm的球以1 mm/min的速度垂直向下加压,直至出现折裂,用N记载负载值.采用SPSS 2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行LSD分析,显微镜下分析断裂模式.结果:GuttaFlow Bioseal充填组及iRoot SP充填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321),不同组间抗垂直折裂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使用热垂直加压充填法与单尖法时,GuttaFlow Bioseal充填后的样本牙抗垂直折裂能力显著高于iRoot SP,而使用冷侧压充填法时的抗垂直折裂能力显著低于iRoot SP.结论:使用热垂直加压充填法和单尖法充填根管时,GuttaFlow Bioseal有提高牙根抗垂直折裂能力的潜力,但仍需更多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上颌磨牙原发性牙根纵裂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临床查见患牙牙根纵裂但未行任何牙髓治疗,非根管治疗相关的牙根纵裂被称为原发性牙根纵裂(spontaneous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 其病因复杂,发病部位隐蔽,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常出现漏诊和误诊[1]. 本文报道截根术与引导性骨再生术治疗磨牙原发性牙根纵折 1 例,通过文献回顾对其病因、诊断依据、治疗方式等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磨牙原发性牙根纵折的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继发性牙根纵裂诊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牙根纵裂是一种源自牙根的纵向裂纹,可发生在活髓牙和根管治疗后牙齿,是病因复杂、预后较差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生于牙髓治疗后的牙根纵裂称为继发性牙根纵裂(secondary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对SVRF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如疼痛、肿胀、牙齿松动、位于牙龈边缘附近的窦道和深而窄的孤立牙周袋)和根尖片(如牙周膜增宽、垂直骨丧失和根周骨丧失、根周"晕圈状"或"J"形的透射影)进行综合判断.对疑似牙根纵裂的牙齿,应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等三维影像学辅助诊断,如CBCT显示牙根上的折裂线以及颊侧或舌侧骨板缺损;优化设置CBCT参数,如选用小视野CBCT、增强染料辅助的应用、使用金属伪影还原工具(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等方法提高CBCT诊断SVRF的精确度.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可对不同宽度的裂纹进行检测,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表现为异常的高强度信号;使用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radiography,DSR)进行图像处理后出现的黑色线状区域;不同宽度的裂纹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表现为高亮度线或暗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技术和预测模型也是SVRF诊断的辅助手段.通过各种无创手段仍然无法确诊的SVRF病例,可通过根管内直视和翻瓣手术中直视发现SVRF.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26例)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分析126例患者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0月-2021年8月门诊接诊的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126例患者(共12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126颗患牙中,遗漏根管48颗,欠填26颗,根管超充21颗,根充不致密35颗,牙根纵裂2颗,冠部折裂9颗;冠渗漏15颗,根管内器械分离3颗,底穿2颗,髓腔入路欠佳13颗,根管内台阶、偏移、侧穿17颗.结论: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复杂,解剖位置操作不方便,造成治疗失败的原因较多,主要有解剖学因素和医源性因素,重在预防,对治疗失败患牙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高速涡轮手机联合气动拔牙挺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探究微创拔牙工具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3月来我院口腔诊疗中心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 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锤击牙挺联合微创高速涡轮手机的拔牙方法,研究组采取微创高速涡轮手机联合气动拔牙挺的拔牙方法.比较2 组的手术指标(拔牙手术时间、拔牙窝的完整性),术中并发症(牙根折断、牙龈撕裂、舌侧骨板折断、邻牙损伤)和术后评价指标(疼痛程度、术后 72 h张口度、术后 72 h面部肿胀度)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拔牙时间和拔牙窝完整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和术后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应用气动拔牙挺联合微创高速涡轮手机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预成性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预成性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行残根残冠修复患者120例共140颗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应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牙根折裂、桩核折断、松动、牙龈色泽改变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成纤维桩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修复效果,有利于患牙功能更好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拟牙冠延长术联合牙本质肩领设计对斜折残根抗折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模拟牙冠延长术联合不同高度牙本质肩领设计,对预成纤维桩核修复后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斜折残根抗折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4颗完整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先于舌侧釉牙骨质界上2.0 mm处截冠成为水平型冠折残根,再自残根断面舌侧向颊侧斜行切割,制备舌唇向斜折残根模型.查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残根样本平均分为3组:A组在残根颈部预备颊侧0 mm、舌侧2.0 mm高的半包绕肩领(对照组),B组和C组通过模拟牙冠延长术在残根颈部分别预备颊侧1.0、2.0 mm高的肩领,对应舌侧肩领高度分别为3.0和4.0 mm.经玻璃纤维桩核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所有试样自铸造全冠颈缘完成线下2.0 mm包埋于自凝塑料块中.将试样以与牙长轴成135°放置于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加载,直至试样发生折裂.记录试样断裂载荷,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再行Tukey HSD Test分析(α=0.05).结果 A、B、C各组试样的折裂载荷均值依次为(1.01 ± 0.26)、(0.91 ± 0.29)、(0.73 ± 0.19)kN,牙本质肩领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斜折残根抗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88,P=0.099).颊侧无肩领对照组的残根抗力最高,而随着根颈部肩领高度的增加,斜折残根的抗折力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通过模拟牙冠延长术在下颌第一前磨牙舌唇向斜折残根颈部预备1.0~2.0 mm完整肩领时,会降低残根的抗折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往复旋转单支镍钛器械预备人下颌标本切牙根管后牙根微裂形成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显微CT (Micro CT)观察3种往复旋转单支镍钛器械预备人下颌标本切牙根管后牙根微裂的形成情况,为临床上往复旋转单支镍钛器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个人下颌标本,共60颗单根下颌切牙,且均无牙根微裂,根据根管预备中所用镍钛器械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牙齿,以ProTaper Universal组为对照组,以Wave One组、Reciproc组和One File组为实验组.按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预备根管,Wave One镍钛锉、Reciproc镍钛锉和One File镍钛锉预备根管至25#,ProTaper Universal镍钛锉预备根管至F2.根管预备后每组牙齿分别用Micro CT进行扫描,分析牙根微裂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roTaper Universal组比较,Wave One组、Reciproc组和One File组牙根微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Wave One组、Reciproc组和One File组牙根微裂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下颌切牙中牙根微裂纹均在根尖1/3处最为常见,其次为根中1/3.结论:根管预备过程易引起牙根微裂,需要重视镍钛器械的选择,3种往复旋转镍钛器械Wave One、Reciproc和One File根管预备后牙根微裂形成少,能降低根管治疗后牙根折裂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