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牙源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经内镜鼻窦手术(ESS)治疗的牙源性鼻窦炎(odontogenic sinusitis,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ESS治疗的27例OS患者的临床特征,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9.74±14.42)岁( xˉ±s),分析内容包括病史、症状、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表现。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OS以单侧为主,病程(8.56±11.79)个月,70.4%(19/27)的患者病程在6个月内,超过12个月者只有11.1%(3/27)。症状以鼻塞(88.9%;24/27)、流涕(81.5%;22/27)、鼻腔自觉腥臭味(16/19)及鼻后滴漏(10/10)最为常见。63.0%(17/27)的患者有牙病史。鼻内镜检查77.8%(21/27)可见窦口鼻道复合体肿胀,55.6%(15/27)可见上颌窦内侧壁内移,70.4%(19/27)可见中鼻道内白色乳液样脓性分泌物,59.3%(16/27)可见中鼻道息肉形成。OS的病因包括种植牙相关问题(14.8%;4/27)以及根尖周病(85.2%;23/27)。结论:OS通常是病史较短的单侧鼻窦炎。患者自觉鼻腔腥臭味、内镜下可见白色稀薄脓液、影像学显示以单侧上颌窦为主的炎症合并牙齿相关病变为其主要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颊侧黏膜瓣修复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的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瘘修复术,观察组术后采用颊侧黏膜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腭黏骨膜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炎症因子、口腔功能、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窦炎治愈、上颌窦通畅、鼻腔清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软组织质地、软组织颜色、边缘龈水平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比于上颌窦瘘修复术后采用腭黏骨膜瓣封闭瘘管口,采用颊侧黏膜瓣封闭瘘管口对于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而言,更能提升患者的疗效、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降低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不同鼻部解剖变异程度对局部细菌感染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为流涕、鼻塞、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阻塞、细菌感染、牙源性感染、外伤和异物等,其中细菌性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3,4].研究[5,6]表明,鼻部存在的解剖变异如鼻中隔偏曲、鼻丘过度气化等鼻部解剖变异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易感因素,其可加重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为细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探讨鼻中隔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解剖变异以及细菌感染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避免发生并发症.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CRS患者86例142侧,术前行CT检查,并在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取上颌窦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探讨分析了不同鼻部解剖变异程度与细菌感染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适护理对促进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疾病 ,由于鼻窦炎治疗不当、牙源性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导致鼻窦化脓性慢性炎症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鼻塞、精神不振、失眠等 ,长期可出现呼吸道症状 ,累及肺、眼等部位 ,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鼻内镜手术是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案 ,为微创治疗方法 ,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 ,在鼻内镜直视条件下进行 ,通过内镜直达病灶 ,清除病变 ,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但手术具有创伤性 ,给患者带来一定心理压力 ,鼻腔同眼部和脑部组织相近 ,术后护理不当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5 ] .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 ,提高围术期舒适度的护理方案.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讨论护理方案 ,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下处理鼻腔额外牙源性鼻石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左侧鼻腔异味10余年,加重2年"于2017年5月22日入院. 患者曾于10年前自左侧鼻腔擤出异味硬质物后, 鼻腔异味缓解,近两年来,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左侧鼻腔异味较前加重,曾被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服药治疗,未见缓解,自行要求鼻窦CT检查,发现"上颌窦囊肿伴感染", 后患者辗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鼻窦增强CT及鼻内镜检查,诊断为鼻石(左)、上颌窦囊肿(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肺健脾利窍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牙源性感染、外伤、变态反应、鼻部解剖结构异常等一种或多种原因引发[1].CRS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障碍及头面部胀痛等,是以鼻腔及鼻窦部的慢性炎性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2],其病程一般长于3个月;常因为外界环境的该变、外界刺激、免疫力降低等原因而反复发作[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常给予鼻腔冲洗、抗感染、血管收缩剂、抗组胺药、激素、手术等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一般,治疗的同时又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用药[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疗效.笔者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运用自拟补肺健脾利窍汤联合西药治疗4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多基原藏药"唐冲"名称、品种、药性和植物亲缘关系相关性考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藏药"唐冲"基原复杂,混用及替代使用现象频繁,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经典著作,对藏药"唐冲"进行本草考证,并结合藏医临床使用情况及资源调查,明确了藏药"唐冲"的品种、亲缘关系及其药性与药效.藏药"唐冲"包括茄科山莨菪属Anisodus、马尿泡属Przewalskia、天仙子属Hyoscyamus、曼陀罗属Datura、茄参属Mandragora、泡囊草属Physochlaina等植物,其药性凉,主要功效为镇静消炎,消肿止痛,解毒,灭"森",主治"森"病,炭疽、白喉、鼻窦炎、牙痛,胃肠绞痛,外用痈肿疔毒,皮肤病,其种子能壮阳生精.本文以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为基础,并结合本草考证、实地调查等研究,阐明了唐冲类藏药的基原、亲缘关系及其药性,为藏药"唐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牙源性鼻-鼻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鼻口由于紧密相邻,其疾病往往也紧密相关或者相互影响,特别是鼻腔和上颌窦与上牙列都和上颌骨直接相关,互相毗邻,其疾病也会相互影响或者同源.上颌窦与上颌后部的牙齿之间的骨皮质厚度仅仅在0.5mm左右,并且上颌骨牙槽突的骨皮质与上颌骨的骨皮质连续,这使得牙源性疾病有可能会牵涉到上颌窦,引起牙源性鼻-鼻窦疾病.这类疾病无法通过鼻-鼻窦炎的规范治疗缓解,有时又难以诊断,成为临床诊治上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牙源性鼻窦炎诊疗的现状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牙源性鼻窦炎(O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单侧鼻窦病变中占比很高.多由牙周病、牙科治疗及种植牙等引起,表现为以鼻腔腥臭味、中鼻道稀薄灰白色脓液以及CT可见的根尖及窦底病变为主要特征.虽然OS是一个大家熟知的疾病,但是在诊断上缺乏具有共识性的标准,治疗上多学科协作不足,处理策略选择的依据不清,导致很多OS不能被准确识别和恰当治疗.因此,本文从疾病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其认识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回顾,以促使OS临床治疗规范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