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地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特点及相关过敏原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儿童AC的临床特点及与过敏原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为AC的患者93例186眼症状及体征量化评分后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93例儿童AC患者,男性60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14±2.76)岁.最常见症状为揉眼86例,最常见体征为结膜充血92例,平均病情总积分10.58±3.71.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屋尘螨(41.94%)、粉尘螨(44.09%)及屋尘(30.1 1%),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为鸡蛋(60.22%)、牛奶(45.16%)、小麦(5.38%).不同年龄分组与病程分组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阳性个数越多,体征评分越高,总评分越高,男性患儿体征评分较女性患儿高(P<0.05).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影响因素,只有过敏原个数(X4)作用存在统计学意义(X4:P=0.006).结论 掌握眼部体征对儿童A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过敏原检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尽快明确诊断,判断预后,正确指导用药,有效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玉屏风颗粒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Th17/Treg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患儿Thl7/Treg失衡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40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玉屏风颗粒组20例,另选取正常儿童组10例作对照.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2个月,玉屏风颗粒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治疗.检测患儿血清Thl7、Treg细胞数及IL-17、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1)水平,记录患儿皮疹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结果 与正常儿童组相比,过敏患儿Thl7细胞数及IL-17水平明显增高(P<0.05),Treg细胞数及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颗粒组Thl7细胞数、IL-17水平及EA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TGF-β1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且玉屏风颗粒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Treg细胞数、TGF-β1上升、Thl7、IL-17、EASI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体内存在明显Thl7/Treg失衡.玉屏风颗粒可以调控Thl7/Treg失衡,协同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缓解过敏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牛奶配方粉是除母乳外婴幼儿最主要的食物蛋白来源,但婴儿期食物过敏以牛奶蛋白过敏(CMPA)最为常见.CMPA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目前牛奶蛋白激发试验仍是诊断CMPA的金标准.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TM)有望成为诊断CMPA的一个有效工具.CMPA治疗上首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氨基酸配方奶粉用于治疗比较严重的患者,口服免疫耐受治疗CMPA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益生菌的添加有助于提高排除饮食的效果,加速免疫耐受的形成.作者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希望对CMP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食物过敏婴儿规范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使用食物过敏生活质量问卷-父母版(FAQLQ - PF)调查食物过敏婴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特应性皮炎评分量表(EASI)对湿疹患儿50例中最终完成调查的46例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对46例食物过敏患儿进行规范化干预治疗2个月后,采用 FAQLQ - PF 和体格发育进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和评价。结果1.50例入组患儿中完成终末调查为46例,年龄为(4.78±1.48)个月,有变应性家族史者29例(63.04%);其中鸡蛋过敏34例(73.91%),牛奶20例(43.48%),鱼虾4例(8.70%),胡萝卜2例(4.35%)。2.治疗前患儿 ESAI、FAQLQ - PF 评分分别为13.20±12.86、2.12±1.33;治疗后下降,分别为2.02±4.40、1.33±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8.070、4.014,P 均﹤0.05)。3.治疗前后 FAQLQ - PF 各模块得分比较显示情绪影响、对食物的焦虑方面分值降低,分别由2.10±1.47、2.63±1.83下降为1.30±1.09、1.68±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204、8.818,P 均﹤0.05)。4. EASI 与 FAQLQ - PF 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ρ=0.205,P ﹤0.05)。结论食物过敏对患儿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升高,其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规范化治疗后患儿及家长生活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评价:多中心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为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估CoMiSS识别CM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早期识别婴儿CMPA中的作用.结果 210例疑似CMPA婴儿中,男114例、女96例,中位年龄4.5个月(1~12个月);其中82例确诊CMPA,中位CoMiSS为7.0分(6.0~8.3分);128例非CMPA婴儿的中位CoMiSS为4.0分(3.0~5.0分).9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个月(1~12个月);中位CoMiSS为3.0分(2.0~4.0分).三组间CoM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1).CoMi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诊断界值为5.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8.1%.结论 CoMiSS评分临床可操作性强,适合儿科推广.建议以CoMiSS≥6分作为早期识别CMPA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以消化道症状首诊的不同月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症状首诊的不同月龄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婴儿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更有针对性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以消化道不适症状为首诊的CMPA患儿共67例,根据月龄不同分为3组:28天~3月龄组,4月龄~6月龄组以及7月龄~12月龄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67例CMPA患儿中,28天龄~3月龄组32例(47.8%),4月龄~6月龄组22例(32.8%),7月龄~12月龄组13例(19.4%).不同月龄CMPA婴儿常见消化道症状不完全一样:28天~3月龄组以血便、哭闹、肠绞痛最为常见,其次为呕吐,便秘最为少见;4月龄~6月龄组亦以血便、哭闹、肠绞痛最为常见,但便秘出现比例较前组增高;7月龄~12月龄组以血便最为常见,其次为便秘、哭闹、肠绞痛.各组在哭闹、肠绞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消化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可出现在各月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喘息、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MPA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血红蛋白下降比例、大便镜检红细胞阳性率、大便潜血阳性率以及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w's milk-related symptom scores,CoMiSS)等实验室检查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月龄段CMPA患儿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月龄越小临床比例越高,月龄越小消化道受累症状越明显,随着月龄增长,呼吸道受累症状渐表现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气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的气质类型、气质维度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CMPA婴儿早期家庭养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10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在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4~8月龄CMPA 102例婴儿作为病例组,对婴儿进行婴儿气质量表(CITS)、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评估及维生素D水平检测,同时对母亲进行焦虑症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气质类型方面,两组婴儿的气质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6,P<0.05),在气质维度水平除持久性和注意分散外,牛奶蛋白过敏组婴儿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活动强度、心境和反应阈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5.713、4.154、4.844、5.052、5.067、4.138、4.787,P<0.05);CMPA 组婴儿中 CoMiSS 评分、母亲 SA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 = 49.433、16.562,P<0.05);CMPA组婴儿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t=-16.981,P<0.05).Spearman分析显示,CMPA组婴儿母亲的焦虑情绪、CoMiSS评分与婴儿的气质类型显著相关(r=0.191、0.228,P<0.05),同时母亲的焦虑情绪水平与CoMiSS评分呈正相关、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r=0.762、-0.520,P<0.05).结论 CMPA婴儿的气质类型存在难养型增加,易养型减少,应针对此类婴儿气质类型指导家庭养育,关注此类婴儿母亲的焦虑情绪对婴儿气质和家庭养育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和规范诊疗,缓解婴儿过敏症状并改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CMPA婴儿的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14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和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儿科临床诊断为CMPA的患儿145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评估过敏症状转归及后续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CMPA患儿发病月龄的中位数为2.50月龄(范围1.00~4.50月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腹泻(70例,48.2%),便血(39例,26.9%)和湿疹(18例,12.4%)等.CMPA患儿中早产发生率、剖宫产术分娩率及喂养方式与普通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17、0.120、3.965,均P>0.05),其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正常范围显著升高(P=0.010,0.037,0.001,0.030).CMPA患儿CoMiss 评分的中位数为 8 分(范围 6~12 分),且与发病月龄呈明显负相关(r=-0.315,P<0.0001).除9例CMPA患儿至随访结束时仍然未能转奶成功,其余氨基酸配方(AAF)喂养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范围为6~10个月),且与CoMi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10,P<0.001).后续有18例(12.4%)患儿体格发育落后,17例(11.7%)及19例(13.1%)患儿出现咳喘和过敏性鼻炎症状,42例(29.0%)患儿仍存在一种或多种食物过敏.结论 CMPA症状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因腹泻和便血就诊的患儿需警惕此病.大部分CMPA患儿预后良好,仍有部分患儿后续出现呼吸道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变应性鼻炎患者468例食物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及具有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及体征的患者伴发食物过敏的特点,探讨食物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E)检测在变应性鼻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集468例患者,年龄4~87岁,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所有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并结合临床鼻症状评分,回顾性分析食物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样本中单纯吸入组过敏原sIgE阳性186例,单纯食物组过敏原sIgE阳性51例,2组过敏原sIgE均阳性231例,282例存在食物组过敏原sIgE阳性的患者前4种食物过敏原依次为芒果96例(34.0%)、虾90例(31.9%)、牛羊肉78例(27.6%),鸡蛋白69例(24.5%);成人组食物组过敏原sIgE阳性率最高的为芒果占39.3%;在食物组过敏原sIgE平均分级统计中牛奶居于首位,为2.4级.在相关性研究中,芒果与蒿、小麦与黎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ρ值分别为0.87及0.83.牛奶过敏原等级与鼻症状总积分呈弱相关,而芒果过敏原等级与鼻症状总积分强相关.结论 应结合临床应用过敏原sIgE检测,正确认识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结果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