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从咽论治IgA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上,IgA肾病患者常出现咽痛或咽部不适症状,需引起重视。中医治疗IgA肾病多以咽部为切入点,常用药中有较多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药,如桔梗、蒲公英、牛蒡子等,具有一定疗效,同时也可配合啄治法增强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9月-2021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6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强筋健腰功法+三位六步手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石氏牛蒡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洛芬待因缓释片。2组均治疗4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障碍程度,VAS量表评估腰腿疼痛及下肢麻木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2, P=0.038)。治疗组治疗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6、2.71、2.21, P<0.05);腰痛[(2.12±0.21)分比(3.02±0.32)分, t=12.88]、腿痛[(2.04±0.64)分比(2.64±0.66)分, t=3.58]、下肢麻木[(1.75±0.24)分比(2.41±0.70)分, t=4.89]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22、5.59, P<0.01)。 结论: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可有效改善LDH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活动能力,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药单体调控髓源抑制细胞功能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髓系细胞群体,脓毒症时大量扩增,与晚期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和院内继发感染密切相关,阻断和抑制MDSC的扩增和功能成为脓毒症治疗的新热点。近年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药单体(如牛蒡子苷元、甘草酸、当药苷和牛黄脱氧胆酸等)可通过调控MDSC的比例和功能,阻断其免疫抑制作用,促进T细胞增殖,发挥一定的脓毒症保护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MDSC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和中药单体在脓毒症中对MDSC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中药单体防治脓毒症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治疗宜益气养阴通络,益气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养阴用生地黄、熟地黄、铁皮石斛、黄精等补络脉之不足,行络脉之气血.气阴亏虚于内,水不涵木,则易生风动风,此为内风;本虚于内,易受外邪侵扰,此为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临床常用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平熄内风;穿山甲、乌梢蛇、海风藤、牛蒡子等散外风.祛痰通络用半夏、瓜蒌、白芥子以消肾络之痰浊.散结通络常用醋鳖甲、醋莪术等通络消积.络病日久,瘀血阻滞络脉,凝聚成形,络熄成积,痼结难解,此时单用草木之品难以奏效,常配伍虫类药以搜剔化瘀通络,常在丹参、川芎的基础上配伍地龙、全蝎、水蛭等虫类药.益气养阴药配伍祛风通络药、祛痰通络药、散结通络药以及化瘀通络药,有益气养阴、通畅肾络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自建库来至2024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符合筛选标准的复方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和药物组合.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451首,涉及685味中药,总用药频率446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金银花、炙甘草、连翘、黄芩、板蓝根、薄荷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归经多归肺经;核心药物组合有金银花-连翘-炙甘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得到了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核心药对及常见药物组合.结论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多用苦寒之品,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疏散风热、解表散寒、化湿醒脾、益气固表等治法,核心药对及药物组合的挖掘为更好地治疗流行性感冒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牛蒡根多糖的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降尿酸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以牛蒡根多糖(Arctium lappa polysaccharide,ALP)为原料,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核磁共振的方法,解析ALP结构.通过研究AL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hydroxyl radical,·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以及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研究AL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降血糖活性和体外降尿酸活性.结果表明:ALP相对分子量为1941 Da,具有果糖和葡萄糖的结构特点,ALP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外降血糖和降尿酸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牛蒡根作为功能性食品与医药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牛蒡子苷经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抑制钛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牛蒡子苷(ARC)抑制钛颗粒诱导小鼠颅骨周围骨溶解的机制.方法 20 只 7 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被随机均匀分配到以下组:空白组(SHAM)、骨溶解模型组(Vehicle)、ARC低剂量组(L-ARC)以及ARC高剂量组(H-ARC),每组 5 只.L-ARC、H-ARC组在Vehicle组基础上分别给予 5、10 mg/(kg·d)ARC腹腔注射,SHAM组和Vehicle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 1 次,共 14 d.通过Micro-CT测定小鼠颅骨BMD、BV/TV、Tb.N、BS/BV、Tb.Sp和Tb.Th;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RACP5b、CTX、OCN、IL-6、TNF-α和IL-10 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粪便中菌群结构与丰度变化.结果 Vehicle组BMD、BV/TV、Tb.N、BS/BV、Tb.Th、OCN和IL-10 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P<0.05),Tb.Sp、TRACP5b、CTX、IL-6和TNF-α显著升高(P<0.05,P<0.01);L-ARC组BMD、BV/TV、Tb.N、BS/BV、Tb.Th和OCN较Vehicle组有升高趋势(P>0.05),Tb.Sp、TRACP5b和CTX有降低趋势(P>0.05),TNF-α和IL-6 显著降低(P<0.05),IL-10 显著升高(P<0.05);H-ARC组BMD、BV/TV、Tb.N和IL-10 较Vehicle组显著升高(P<0.05,P<0.01),TRACP5b、CTX、IL-6和TNF-α显著降低(P<0.05,P<0.01),BS/BV、Tb.Th和OCN有升高趋势(P>0.05),Tb.Sp有降低趋势(P>0.05).在门水平,Vehicle组Firmicutes/Bacteroidota(F/B)率较SHAM组有升高趋势(P>0.05);L-ARC和H-ARC组F/B率较Vehicle组显著降低(P<0.01).在属水平,Vehicle组Ileibacterium丰度较SHAM组有升高趋势(P>0.05),Prevotellaceae_UCG-001 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丰度有降低趋势(P>0.05);较Vehicle组,经ARC干预后,Ileibacterium丰度显著降低(P<0.05),Prevotellaceae_UCG-001 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ARC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抑制钛颗粒诱导的小鼠颅骨骨溶解,且呈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牛蒡子苷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牛蒡子苷元(ATG)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79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成功造模60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ATG低剂量组(ATG-L组,10 mg/kg)、ATG高剂量组(ATG-H组,20 mg/kg)、ATG+阴性对照(ATG+NC)组[20 mg/kg ATG+100 μ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阴性对照质粒]、ATG+HMGB1组(20 mg/kg ATG+100μlHMGB1过表达质粒),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心功能、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TNF-α水平、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胶原体积分数、左心室心肌组织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K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大鼠心肌组织HMGB1(0.42±0.05 vs 0.15±0.02)、TLR4(0.70±0.09 vs 0.21±0.04)蛋白水平和磷酸化 NF-κB p65(p-NF-κB p65)/NF-KB p65(0.73± 0.09 vs 0.26±0.05)蛋白比值显著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比较,ATG-L 组和 ATG-H 组大鼠心肌组织 HMGB1(0.33±0.04、0.24±0.04 vs 0.42±0.05)、TLR4(0.56±0.06、0.41± 0.05 vs 0.70±0.09)蛋白水平和 p-NF-κB p65/NF-κB p65(0.61±0.08、0.49±0.06 vs 0.73±0.09)蛋白比值依次降低,LVEF、LVFS依次升高(P<0.05);HMGB1过表达能明 显减弱ATG对 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和CHF大鼠心室重构、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TG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炎性通路,抑制了 CHF大鼠的心室重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UHPLC-MS/MS探讨清感童饮的抗炎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血清药理学和网络药理学探究清感童饮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评价方法,验证清感童饮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NO)、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的影响.利用液质联用(UHPLC-MS/MS)技术对清感童饮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这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对清感童饮有效成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及作用通路进行预测.结果 细胞实验证明清感童饮可明显降低NO、TNF-α、IL-6 水平(P<0.05,P<0.01,P<0.001).清感童饮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连翘酯苷A、牛蒡苷、绿原酸、野黄芩苷、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芍药内酯苷、连翘苷.清感童饮中 17 个活性成分与炎症的交集靶点共 215 个,主要涉及ALB、VEGFA、IL-6、TNF-α等 31 个核心靶点,调节AGE-RAGE、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 清感童饮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炎作用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国医大师段富津"散邪清补,肺脾同调"法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总结段富津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提炼核心处方,以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提供宝贵经验及依据.方法 选取1991-2008年经导师诊治的小儿咳嗽患者共416例,502诊次,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分析证型分布规律、中药使用频数、聚类分析、常用药对关联频数和核心处方.结果 416例咳嗽患儿中证型以风热证为首,兼见痰湿证.药物频次使用居多的药味有桔梗、甘草、枇杷叶、陈皮、紫菀、牛蒡子,常见药对组合有桔梗-甘草,桔梗-枇杷叶,桔梗-陈皮,甘草-枇杷叶,甘草-陈皮,甘草-紫菀,桔梗-紫菀.挖掘核心处方6条.结论 段富津教授针对小儿发病风热、痰湿居多的特征,结合小儿病理生理特性,用药具有轻灵,量少效宏,散邪清补,肺脾同调的特点,谨守病机,灵活施治,其诊疗思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