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运作专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拟课程中的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模拟教学模块对模拟运作专员(simulation operations specialists,SOS)的需求及其实际效用。方法:基于瑞金临床医学院住院医师规培模拟课程的实施反馈,调研了2017至2018学年参与该课程的全部住培医师、教员及SOS的主观评价,采用手机端在线调研,同时纳入相关课程教师地图的设计数据。应用SPSS 13.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①目前基于高端模拟人的住培情景模拟课仅使用了26.3%的预设功能,教员对功能的掌握不到30%,而SOS参与了全部的课程准备及63.6%的课程运作,高于教师地图的要求(45.5%)。其中心电监护调控、静脉管理、特效化妆的需求最大,同时也是教员需求与掌握程度差值最大的项目。②住培医师需要SOS替代教员来操控教学设备以减少课程的中断感(37.0%)、暗示作用(31.3%)和提升体验感(32.3%);且临床学科专业医师较辅助学科专业医师更需要SOS的协助( tQ3=3.204, tQ4=2.573, tQ5=2.660; P<0.05)。③SOS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职能要求存在差异( χ2=12.632, P<0.01)。 结论:在住培模拟课程中SOS作用显著,尤其应注重在临床专业医师模拟课程中的参与。教具管理、特效化妆、教程设计、适宜的SP职能等模拟课程辅助能力是目前对SOS最主要的需求;良好的住培模拟课程需要教员与SOS的共同参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学员视角的战伤特效化妆课程建设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深入了解军校学员参加战伤特效化妆培训的学习感受和思考,为优化战伤特效化妆培训课程提供参考.方法 2023-04~0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军医大学战伤特效化妆社团历届13名学员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利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访谈后分析归纳出3个主题:开设战伤特效化妆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参加战伤特效化妆培训收获颇丰;优化战伤特效化妆培训需多管齐下.结论 战伤特效化妆应始终以实战标准与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部队缺口作为主要推广阵地,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开发化妆用具,综合完善战伤特效化妆课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结合穿戴式创伤训练模具的伤情化妆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结合穿戴式训练模具的伤情化妆在创伤自救互救培训中的意义.方法:将228名学员按专业分为本科卫勤组(76人)、临床硕士组(76人)、临床博士组(31人)、本科护理组(45人)4个组.所有学员均前后参与传统的创伤自救互救技能训练和融入伤情化妆的穿戴式创伤训练模具的自救互救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核,考核指标为操作准确程度和相应伤情判断能力.传统方法使用传统的穿戴式创伤训练模具,通过伤情卡进行模拟伤情设置;结合穿戴式训练模具的伤情化妆方法是在穿戴式创伤穿刺训练模具上进行特效化妆,并将进行处理的模具佩戴于模拟伤员相应的模拟受伤部位.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穿戴式训练模具的伤情化妆方法在操作准确度和伤情判断能力上的考核得分均高于传统方法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结合穿戴式训练模具的伤情化妆后各组的伤情判断能力和操作准确度得分均高于化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自救互救训练方法相比,结合伤情化妆处理的穿戴式训练模具的自救互救训练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及高仿真度,为参与创伤自救互救培训的学员提供了更优质的训练体验,达到了更好的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实战视角下灾害应急救援护理卫勤训练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实战视角下灾害应急救援护理训练模式效果和意义.方法 按照战备等级转换,进行卫勤保障能力训练;以问题为牵引,分课目开展针对性训练;以模拟真实伤情病例为基础,成立特效化妆学习型团队;建立现场应急救援护理训练模式,在遂行非军事任务中不断完善等方法.结果 在遂行多项军事机动卫勤联演联训、参加国内、国际灾害应急救援响应以及各种大型战伤救护技术汇演比武竞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基于实战视角下灾害应急救援护理卫勤训练模式将对未来应急救援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军地不同医疗机构广泛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实战化战伤现场标准化模拟伤员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机动卫勤力量是我军卫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火线救援的核心力量[1].随着现代战争武器的革新,战伤现场的主要致伤伤型从以往枪弹伤为主转型为爆破伤为主,出现多发伤、复合伤及新型伤型,显著增加了卫勤人员救援的难度[2].实战化战伤现场救援训练是我军卫勤人员提升实战经验,增强实战应变能力,适应实战环境必不可少的实践途径.传统的战伤现场卫勤训练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进行开展.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目前我军卫勤人员多缺乏实战经验,仅通过传统的卫勤训练已不能满足现代实战化战伤现场救援的实际需求,对实战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不能很好地应对.因此急需借助新方法来完善、提高战伤现场救援能力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军队卫勤力量.我们通过调研总结各单位在新型实战化战伤现场救援训练中的利弊、研究过往传统卫勤训练中的经典课程、分析现代战争战伤现场流行病学规律.对各类战伤进行科学分类,合理设置各类战伤的伤情说明,制定标准化伤员伤情特效化妆方案,设计标准化伤员战伤现场情景剧本,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研发以建立实战化战伤现场标准化模拟伤员数据库,同时,基于数据库对标准化伤员进行系统培训,有助于弥补传统训练中内容空虚脱实,演练仿真度差等情况,具有强化训练人员战场意识、提升救护水平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标准化伤员在野战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演练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标准化伤员在野战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演练中的研究与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某跨区演练基地某部队战士90名(模拟伤员)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按照系统的标准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战伤特效化妆、战伤情景表演及战术战伤救治理论.培训前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进行演练,培训后伤员在战伤救治理论培训、仿真特效化妆及伤情表演的基础上参与演练,比较培训前后伤员分类准确率、伤员停滞时间、伤员有效救治率及模拟伤员评价情况.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伤员停滞时间明显缩短[(5.12±0.324)分vs(10.24±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的分类准确率和救治有效率(100%、97.79%)均高于培训前(84.44%、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伤员评价在表演真实、妆容逼真、灵活应变、表达清晰、反馈及时5个方面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批量伤伤员演练中,标准化伤员不仅提高了参训人员的演练热情,还有效缩短伤员停滞时间,提高伤员分类准确率和有效救治率,为实战化战场伤员的成功救治打下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