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甘肃省文县和迭部县犬利什曼原虫感染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文县、迭部县两个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犬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内脏利什曼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在甘肃省文县、迭部县以往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较多的村,收集犬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犬静脉血,采用PCR法检测利什曼原虫小环DNA。结果:共调查537只犬,PCR检测阳性率为41.15%(221/537),其中文县和迭部县犬阳性率分别为64.63%(95/147)和32.31%(126/390),文县高于迭部县(χ 2=46.044, P < 0.05)。有内脏利什曼病临床症状的犬35只,PCR检测阳性率为74.29%(26/35),其中文县和迭部县有症状感染犬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22/26)和4/9,文县高于迭部县( P < 0.05);无症状犬502只,PCR检测阳性率为38.84%(195/502),其中文县和迭部县无症状犬的阳性率分别为60.33%(73/121)和32.02%(122/381),文县高于迭部县(χ 2=39.982, P < 0.05)。 结论:甘肃省文县和迭部县犬利什曼原虫感染率较高,无症状感染犬PCR检测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居民和犬感染利什曼原虫风险高,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居民主动防护意识,并加大控制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融合穿梭肽的狂犬病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中和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融合穿梭肽和狂犬病单链抗体,优化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重组穿梭肽-单链抗体。方法:重新编码SO57抗体序列,在N端融合Arg 12的穿梭肽,构建pET22(b)-rSO5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在菌体生长密度OD 600、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诱导剂浓度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较高的表达效果。使用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测定了重组单链抗体的相对亲和力,通过rSO57/CVS-11混合感染细胞和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验证重组单链抗体的中和作用。 结果:rSO57构建成功,在 BL21(de3)中诱导表达,最优表达条件为菌体密度OD 600在0.8时,使用0.4 mmol/ml的IPTG诱导,16 ℃下诱导24 h,rSO57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到了菌体可溶性蛋白的19.8%。层析纯化后,获得了纯度为84%的重组rSO57。ELISA实验显示,rSO57的相对亲和力系数Ka=4.3×10 5。当rSO57与CVS-11混合时,随着稀释的增加,细胞的感染率上升,表明重组抗体具有中和狂犬病病毒的能力。使用RFFIT进行测定,50 μg的rSO57相当于2.17IU的狂犬病中和血清。 结论:本实验重组表达了融合穿梭肽的重组单链抗体rSO57,且可以中和狂犬病病毒,以期制备可以用于狂犬病治疗的特异性和靶向性的抗病毒药物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疆2016-2020年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新疆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在新疆棘球蚴病非流行区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开展棘球蚴病感染调查,从每个调查县(市/区)中抽取2016-2020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3个乡/镇,再从乡/镇中抽取历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排名前三位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市/区)共调查9个行政村.在调查村对≥3周岁常住居民开展腹部B超筛查,疑似病例以ELISA法检测血液中棘球蚴抗体.在每个调查村,采集≥20份家犬粪样,如有流浪犬,采集≥10份粪样进行粪棘球绦虫抗原检测.在调查乡/镇所在的定点屠宰场,现场随机抽取本乡/镇饲养羊或者牛100只/头,对其脏器进行肉眼检查,并将可疑病变脏器进行PCR检测.结果 在四个调查县(市/区),对6 020人进行棘球蚴病人群B超筛查,检出阳性7例,人群检出率为0.12%(7/6 020),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疏勒县、和田市人群检出率分别为0.26%(4/1 512)、0.14%(2/1 475)、0(0/1 499)、0.07%(1/1 534),均为囊性棘球蚴病患者;共检测犬粪样本1 474份,感染率为0.68%(10/1 474),其中家犬感染率为0.84%(9/1 076),流浪犬感染率为0.25%(1/39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调查家畜2 095只/头,总感染率为2.67%(56/2 095),其中羊感染率为2.94%(46/1 564),牛感染率为1.88%(10/531),牛、羊棘球蚴病感染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1).结论 疏勒县未发现人和犬感染,需对既往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及和田市发现人群、犬、家畜感染棘球蚴病情况,初步证实存在棘球蚴病循环史和传播条件,应综合进行考虑是否纳入棘球蚴病流行区开展系统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云南省大理州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2016-2022年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全省棘球蚴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22年,按照《云南省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对大理州第一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宾川县、漾濞县和云龙县第一人民医院及疾病预防控防控制中心,以及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能追溯到的既往棘球蚴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2016-2022年采取整群随机样方法,选择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宾川县、漾濞县和云龙县等6个县,每个县每年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不少于3个村,对调查村不少于500名3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每个调查村抽取50名6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每个调查村随机抽取养犬户,每户采集1份犬粪样,ELISA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每个调查县随机抽取当地饲养、宰杀的牛、羊和猪,采用内脏剖解法检查家畜棘球蚴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大理州共12个县(市)发现病例161例.其中,回顾性调查发现病例95例(占50.01%),现场调查发现病例66例(占40.99%);确诊病例127例(占78.89%),临床病例34例(占21.12%).男性、女性病例数分别为65例(占40.37%)、96例(占5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51,P>0.05).年龄分布中,40~4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36例),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520,P<0.05).病例职业以农民(87.58%,141/161)和学生(6.83%,11/161)为主,病例的民族以白族(63.35%,102/161)和汉族(22.36%,36/161)为主;各职业、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898、101.030,均P<0.05).2016-2022年共超声筛查6个县(市)543村265 983人,发现棘球蚴病66例,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24.81/10万.其中,洱源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39.03/10万(23/51 248),云龙县最低,为5.23/10万(2/38 243).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48%(218/14 766),其中云龙县阳性率最高,为2.40%(44/1 837),宾川县最低,为0.73%(18/2 470).2017年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149.03/10万),2021年最低(11.41/10万),从201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共检查家畜脏器18 416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09%(16/18 416),其中洱源县和漾濞县的家畜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0.45%(15/3 349)和0.03%(1/3 202),其他县未检出感染家畜;2017、2018和2019年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06%(3/5 369)、0.15%(7/4 771)、0.22%(6/2 769),其他年份未检出感染家畜;牛和猪感染率分别为0.02%(1/4 715)和0.13%(15/11 427),羊未发现感染.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合格率为72.71%(4 494/6 181),其中云龙县最高,为88.76%(1 137/1 281),剑川县最低,为40.23%(286/711),不同地区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91,P<0.05).结论 云南省大理州棘球蚴病呈中度流行,需加强对女性、40~49岁年龄组、农民和白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2021-2022年山西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家犬感染情况及白蛉密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调查山西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家犬密度、家犬感染情况和白蛉密度.方法 2021-2022年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和临汾市乡宁县随机选2~6个村开展调查,通过逐户调查的方式获得调查点犬只密度.根据既往调查结果计算家犬调查样本量,采集家犬静脉血样并记录详细信息,使用犬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家犬血清抗利什曼原虫抗体.从3个调查区(县)中选择近5年内有本地病例报告和无病例报告的自然村各2个,每个村选择农户和牲畜棚各2处,采用灯诱法开展白蛉密度调查,每年5-9月的上旬和下旬各开展一次,计算白蛉均密度.通过全民健保系统收集山西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病例报告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个调查区(县)不同年份的家犬血清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21-2022年山西省3个调查区(县)家犬平均密度为0.09只/户,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和临汾市乡宁县家犬平均密度分别为0.07、0.16、0.13只/户.共采集家犬血清1 149份,血清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率为6.4%(73/1 149).采集血样的1 149只家犬中,公犬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6%(41/542),母犬为5.1%(31/607)(x2=2.94,P>0.05).能获知犬龄的家犬1 093只,4岁及以下犬只合计占75.6%(826/1 093),5岁组家犬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8.2%,7/85),不同年龄组犬只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捕获白蛉25 537只,其中雌蛉23 012只(占90.1%),雄蛉2 525只(占9.9%).白蛉平均密度为26.1只/(灯·夜),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和临汾市乡宁县白蛉平均密度分别为3.9、36.6、45.9只/(灯·夜).2021-2022年山西省3个调查区(县)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例57例,其中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和临汾市乡宁县分别报告病例45、3和9例.结论 山西省3个调查区(县)白蛉密度和犬感染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武汉市某三甲医院542例儿童头癣临床类型及病原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2011-2020年儿童头癣临床类型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儿童头癣患者的实验室资料,共收集儿童头癣患者542例,其中男性239例,女性303例.对患儿患处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使用x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临床类型儿童头癣致病菌谱的差异.结果 儿童头癣患者以学龄前儿童(3~<7岁)为主,占总人数的48.52%(263/542).构成比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紫色毛癣菌(49.26%,267/542)、犬小孢子菌(31.55%,171/542)及须癣毛癣菌(9.96%,54/542).不同年龄段头癣患儿致病菌种不同,紫色毛癣菌在各年龄段均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犬小孢子菌,7岁以上患儿犬小孢子菌感染率较7岁以下患儿降低,婴幼儿红色毛癣菌感染率较其他年龄段高.不同临床类型致病菌比较分析中,黑点癣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白癣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脓癣致病菌主要为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奈尼兹菌和红色毛癣菌,除铁锈色小孢子菌,其他菌种构成比在头癣临床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头癣以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黑点癣是主要临床类型,分析儿童头癣的高发年龄、致病菌和临床类型可增加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儿童头癣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规范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2020年青海省棘球蚴病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了解青海省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为优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在青海省39个棘球蚴病流行县(Ⅰ类32个、Ⅱ类7个)开展居民、小学生、中间宿主、终末宿主监测和小学生问卷调查.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1个或相邻几个行政村(自、然村)为监测点,监测点5年内不重复,每个监测点监测人数不少于1 000人.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居民棘球蚴病患病情况;每个监测县在监测点附近抽取1~5所小学,对1年级和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人数不少于500人.在监测县集中屠宰场抽检本县饲养的牛或羊300~500头,肉眼观察或触摸肝、肺囊状物或硬结并进行剖检判定感染情况.多房棘球蚴病流行的监测县每个县选取10个有人群活动的区域捕捉小型啮齿类动物,每个区域不少于50只,剖检肝、肺判定多房棘球蚴感染情况.在监测县所有流行乡的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10户养犬户,每户采集1份新鲜家犬粪样,Ⅰ类县增加无主犬、野外犬科动物粪样采集,用犬粪抗原试剂盒检测粪样棘球绦虫抗原.在开展监测的学校3~6年级抽取若干个班进行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每个县不少于300人.结果 2020年,青海省共B超检查73 191人,检出棘球蚴病患者294例(含新发病例5例),总患病率为0.40%,居民和小学生的患病率分别为0.59%(276/46 922)和0.07%(18/26 269),其中Ⅰ类县居民和小学生的患病率分别为0.70%(276/39 364)和0.08%(18/22 646),Ⅱ类县居民和小学生均未检出棘球蚴病患者,Ⅰ类和Ⅱ类县居民棘球蚴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2,P<0.01).共检查家畜11 626头,棘球蚴总感染率为0.55%(64/11 626);其中羊的感染率为0.28%(18/6 491),牛的感染率为0.89%(46/5 135).在多房棘球蚴病流行县共调查小型啮齿类动物7 121只,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38%(27/7 121).检测家犬粪样38 496份,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0.54%(208/38 496),其中 Ⅰ 类和 Ⅱ 类县家犬阳性率分别为 0.63%(177/27 882)和 0.29%(31/10 614)(x2=0.07,P>0.05);检测无主犬和野外犬科动物粪样7 253份,阳性率为0.65%(47/7 253),其中Ⅰ、Ⅱ类县的阳性率分别为0.63%(43/6 853)、1.00%(4/400)(x2=0.82,P>0.05).共12 216名小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7.8%(11 944/12 216),优秀率为88.6%(10 827/12 216).Ⅰ类和Ⅱ类县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97.7%(9 865/10 096)和 98.1%(2 079/2 120)(x2=1.01,P>0.05),优秀率分别为 89.0%(8 986/10 096)和86.8%(1 841/2 120)(x2=8.16,P<0.01).青海省Ⅰ类流行县不同地形区棘球蚴病流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青南地区、柴达木盆地、环湖地区和河湟谷地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0%(261/25 980)、0.22%(21/9 354)、0.06%(10/17 200)和0.02%(2/9 446),4种地形区居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31,P<0.01);青南地区、柴达木盆地、环湖地区和河湟谷地家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6%(34/6 043)、0.92%(21/2 283)、0.94%(62/6 613)和0.46(60/12 943),环湖地区与青南地区、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与河湟谷地之间家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0、15.86,7.64;P<0.05或P<0.01);无主犬和野外犬科动物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75%(24/3 190)、0.38%(3/800)、0.72%(13/1 812)和0(0/1 051),青南地区、环湖地区与河湟谷地之间无主犬和野外犬科动物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7.58,P<0.01).柴达木盆地牛的感染率最高,为1.71%(12/700),与青南地区(0.87%,20/2 307)、环湖地区(0.57%,7/1 22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58,P<0.05).多房棘球蚴病流行县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其小型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0.39%(24/6 121)和0.60%(3/500)(x2=0.49,P>0.05).结论 青海省棘球蚴病患者和新发病例均分布于青南地区的Ⅰ类流行县,传播循环尚未完全阻断,人群感染风险仍持续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浙江省宁海县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疫源地及人群知晓情况,于2016年随机抽取跃龙、胡陈、岔路、深圳、力洋等5个乡(镇)各1个附近地域有溪流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3周岁以上人群和保虫宿主犬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采集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取鱼脊背部肌肉用直接压片法观察囊蚴感染情况;每村随机抽取送检人群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5个村1 034份人粪样和25份犬粪样,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采集麦穗鱼381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13.39% (51/381).知晓调查共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45份,人群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3.10% (19/145);日常生活中生熟菜板分开使用的人群占46.21% (67/145),平时食生、半生淡水鱼虾的人群占7.59% (11/145);4.14% (6/145)的被调查者回答愿意尝试食生鱼片,82.76% (120/145)的人群表示得了华支睾吸虫病后愿意花钱买药驱虫,2.76% (4/145)的人群表示治好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想要继续食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提示麦穗鱼中有一定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人群知晓率低且行为生活习惯存在高危行为,应倡导健康饮食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京津地区流浪犬及家养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京津地区流浪犬及家养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采集京津地区家养犬及流浪犬粪便标本.采用醛醚沉淀法查寄生虫虫卵. 结果 流浪犬及家养犬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2.99%,其中流浪犬感染率为79.68%,家养犬感染率为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43,P<0.05).犬消化道蠕虫、原虫感染率分别为39.32%和28.49%.蠕虫感染中犬钩虫、犬蛔虫、绦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5.64%、15.67%、0.57%和5.70%,优势种为犬钩虫和犬蛔虫.流浪犬犬钩虫、犬蛔虫、绦虫、华支睾吸虫、原虫感染率分别为45.99%、22.46%、0.68%、9.09%和40.64%,家养犬对应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2.44%、7.93%、0.61%、1.83%和14.63%,流浪犬犬钩虫感染率与家养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1,P<0.05).感染犬中多重感染占32.26%,流浪犬多重感染占比37.58%与家养犬多重感染占比10.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2,P<0.05). 结论 京津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以流浪狗犬感染情况更为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省包虫病流行区犬感染棘球绦虫规律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棘球蚴病传染源犬驱虫后再感染棘球绦虫的规律,探索犬驱虫的最佳时机,促进棘球蚴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渠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其中3个乡(镇)作为试验组在2015-03、2015-06、2015-08、2015-11以及2016-03进行家犬粪便收集并用吡喹酮驱虫,另外1个乡(镇)作为对照组按照试验组收集家犬粪便的时间收集粪便,并进行月月驱虫.同时在这4个乡(镇)收集野犬粪便.对收集的犬粪便用ELISA粪抗原检测法测定犬棘球绦虫感染状况.结果 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分析,家犬吡喹酮驱虫后每隔2月或3月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无上升趋势(P>0.05),月月驱虫与隔2月或3月驱虫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相邻2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3月家犬与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他月份比较家犬与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多年防治措施的实施,针对传染源犬采取的“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驱虫模式已取得突出成效,已将犬棘球绦虫感染率降低到较低水平,且可将“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模式调整为“每隔2月或3月驱虫”模式,同时应加强对野犬的驱虫与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