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LC-MS/MS检测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方法:方法学建立及评价。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华西医院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L-色氨酸(Trp)、L-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A)的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血清样本,应用LC-MS/MS同时检测Trp、Kyn和KA含量。评价该方法的选择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携带污染、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稀释一致性。结果:Trp、Kyn和KA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LOD分别为0.10 μmol/L、0.01 μmol/L和1.00 nmol/L,LOQ分别为0.20 μmol/L、0.04 μmol/L和2.00 nmol/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10%,平均加标回收率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超线性范围的样本最多可稀释16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p、Kyn、KA含量、Kyn/Trp和KA/Kyn比值分别为(59.55±10.92)μmol/L、(1.85±0.43)μmol/L、(39.89±17.93)nmol/L、(31.64±8.19)×10 -3和21.51±6.72。 结论:建立了基于ID-LC-MS/MS定量检测Trp、Kyn和KA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1-2020年青海省鼠疫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青海省鼠疫疫情监测结果,掌握青海省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的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0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资料(来自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病例数据库)和动物间鼠疫疫情资料(来自青海省鼠疫监测数据和鼠疫疫源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人间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疫情地区分布,宿主动物、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等。结果:2011-2020年,青海省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起,因剥食旱獭时不慎划伤右手中指感染,自死者的心、肝、肺、淋巴结穿刺液、气管分泌物和咽拭子样本中均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共发生动物间鼠疫疫情16起,流行地区分布在海西州、玉树州和海北州,其中海西州动物间鼠疫流行最多,10年间共发生13起。宿主动物监测显示,主要宿主动物为喜马拉雅旱獭,其平均密度为0.07匹/hm 2。病原学监测显示,共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31株,其中海西州分离出27株;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的宿主动物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占总数的77.42%(24/31)。血清学监测显示,共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66份,其中犬阳性血清最多,为43份;喜马拉雅旱獭次之,为20份。 结论:2011-2020年青海省动物间鼠疫连年不断,局部地区呈活跃态势,鼠疫防控总体形势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累积性轴向载荷及复合运动无创性构建犬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的腰椎复合运动机对直立体位犬腰椎施加累积性轴向载荷和六位相复合运动构建犬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雌性草犬20只,体重(10.0±0.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在持续轴向载荷下(245 N)进行一定周期的腰椎六位相(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各45°)复合运动;对照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动物在进行复合运动前、运动2、5、10及15万次时行腰椎影像学检查,侧位X线片测定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MRI T2-mapping成像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当MRI T2WI显示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V级)时停止复合运动。取两组动物腰椎各节段椎间盘标本,通过Micro-CT定量分析上、下终板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结构,组织学染色(HE染色、番红"O"染色、天狼猩红染色)验证及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模型组动物5万次复合运动后L 6-7、L 7S 1椎间盘MRI T2WI呈轻度退变,随着运动负荷累积其退变程度逐渐加重;至复合运动10万次时达到中度退变,表现为DHI开始降低,同时L 5-6椎间盘也出现轻度退变;当复合运动量15万次时,L 5-6、L 6-7、L 7S 1椎间盘高度进一步降低,椎间盘呈严重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Ⅳ~Ⅵ级),而上位L 4-5椎间盘也级联出现轻度退变。L 5-6椎间盘组织学评分为(8.2±0.8)分、L 6-7为(9.5±0.7)分、L 7S 1为(10.3±0.5)分。退变程度表现为L 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牙周炎对雌激素缺乏小鼠骨组织及肠道色氨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背景下,牙周炎对骨组织和肠道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C57BL6/J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牙周炎组(Sham_Lig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牙周炎组(Ovx_Lig组)。Sham_Lig组与Ovx_Lig组小鼠术后4周,以5-0号丝线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诱导牙周炎。丝线结扎8周后对4组小鼠实施安乐死,取材小鼠股骨、胫骨、下颌骨及颅骨样本行显微CT(micro-CT)扫描,并检测样本骨密度、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收集4组小鼠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组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肠道中的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并对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水平与色氨酸代谢物含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vx_Lig组小鼠股骨骨密度[(82.23±3.97)mg/cm 3]、BV/TV[(9.25±1.37)%]和Tb.Th[(70.95±5.70)μm]均显著低于Ovx组[分别为(96.30±3.76)mg/cm 3( P=0.004)、(14.45±1.55)%( P=0.022)和(87.58±8.02)μm( P<0.001)]。肠道菌群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β多样性分析显示,Ovx_Lig组小鼠肠道菌群与Ovx组分群明显。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显示,另枝菌属为Ovx_Lig组显著差异菌属。Ovx_Lig组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0.42±0.14)%]显著高于Ovx组[(0.17±0.05)%]( t=4.45, P<0.001)。色氨酸代谢分析显示,Ovx_Lig组小鼠肠道内犬尿酸的含量[(531.12±158.60)ng/g]显著高于Ovx组[(400.42±57.96)ng/g]( t=2.19, P=0.046),吲哚-3-甲醛的含量[(383.37±144.06)ng/g]显著低于Ovx组[(701.72±141.93)ng/g]( t=4.45, 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犬尿酸呈正相关( r=0.32, P=0.088),与吲哚-3-甲醛呈负相关( r=-0.32, P=0.088)。 结论:小鼠雌激素缺乏背景下,牙周炎可导致小鼠股骨骨质破坏,其机制可能与肠道另枝菌属及色氨酸代谢物犬尿酸和吲哚-3-甲醛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4-2021年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探讨当地鼠疫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鼠疫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1年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监测数据,分析主要宿主密度、染蚤率、蚤指数、小型啮齿类鼠种及细菌学、血清学检测结果,通过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该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情况。结果:2014-2021年,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旱獭平均密度为0.06只/hm 2;小型啮齿类鼠种调查共布鼠夹19 300个,捕获鼠209只,捕获率为1.08%,三趾跳鼠(59.81%,125/209)和五趾跳鼠(31.10%,65/209)为该地区主要小型啮齿类鼠种。共梳检旱獭877只,检出染蚤旱獭184只,总染蚤率为20.98%,总蚤指数为1.00,斧形盖蚤(52.69%,461/875)和谢氏山蚤(47.20%,413/875)为优势蚤种;旱獭洞干染蚤率为7.72%(173/2 241),蚤指数为0.20。疫源地内共分离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39株,其中以旱獭分离为主,共35株,媒介分离4株。共检测旱獭及牧羊犬血清913份,检出阳性血清34份,其中,牧羊犬血清阳性率为13.98%(33/236)。 结论: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加强鼠疫监测,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严防动物间鼠疫流行波及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掌握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为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展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2018年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档案、网络直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流行特征,包括宿主动物分布情况、鼠疫菌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人间鼠疫流行特征等。结果: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总平均獭密度为0.21只/hm 2,其中天祝县平均獭密度最高,为0.58只/hm 2;嘉峪关市平均獭密度最低,为0.01只/hm 2。疫源地内共分离鼠疫菌381株,其中分离自人尸4株、宿主动物298株、染疫媒介79株;分离菌株前3位的县(市)依次为阿克塞县(38.85%,148株)、肃北县(31.50%,120株)、玉门市(16.27%,62株)。共检测旱獭血清6 860份、犬血清1 769份,F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0%(185/6 860)、8.42%(149/1 769);动物材料814份,F1抗原阳性率为4.30%(35/814)。共发生人间鼠疫4起,发病4人,死亡4人;其中3起发生在肃北县、1起在玉门市;发病月份分别为7、9、11、12月,主动接触牧羊犬等染疫动物是主要感染途径,外来放牧雇工为重点职业人群。 结论: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且各地区鼠疫疫情呈现不同流行状态;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控措施严防鼠疫的发生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融合穿梭肽的狂犬病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中和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融合穿梭肽和狂犬病单链抗体,优化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重组穿梭肽-单链抗体。方法:重新编码SO57抗体序列,在N端融合Arg 12的穿梭肽,构建pET22(b)-rSO5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在菌体生长密度OD 600、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诱导剂浓度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较高的表达效果。使用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测定了重组单链抗体的相对亲和力,通过rSO57/CVS-11混合感染细胞和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验证重组单链抗体的中和作用。 结果:rSO57构建成功,在 BL21(de3)中诱导表达,最优表达条件为菌体密度OD 600在0.8时,使用0.4 mmol/ml的IPTG诱导,16 ℃下诱导24 h,rSO57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到了菌体可溶性蛋白的19.8%。层析纯化后,获得了纯度为84%的重组rSO57。ELISA实验显示,rSO57的相对亲和力系数Ka=4.3×10 5。当rSO57与CVS-11混合时,随着稀释的增加,细胞的感染率上升,表明重组抗体具有中和狂犬病病毒的能力。使用RFFIT进行测定,50 μg的rSO57相当于2.17IU的狂犬病中和血清。 结论:本实验重组表达了融合穿梭肽的重组单链抗体rSO57,且可以中和狂犬病病毒,以期制备可以用于狂犬病治疗的特异性和靶向性的抗病毒药物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St. Thomas灌注液预灌注对犬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改良St. Thomas灌注液预灌注对犬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3月-2021年9月,在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实验手术室,将16只比格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RI组、IRI加生理盐水(IRI+NS)组和改良St. Thomas组,每组4只,构建犬骨骼肌IRI模型,通过预灌注改良St. Thomas灌注液[氯化钾(KCl)、硫酸镁(MgSO 4)以及NaHCO 3(pH调整)],监测犬生命体征,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电镜检测和组织湿/干重比探究犬骨骼肌病理损伤,通过标记血管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检测其血管密度和乏氧表现。构建L6鼠成肌细胞IRI模型,预孵育St. Thomas灌注液各组分,探究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F2异前列腺素(F2-isoprostane)、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探究其保护机制。采用统计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改良St. Thomas组犬生命体征较稳定,多巴胺维持量少,腓肠肌组织病理结构趋于完整,组织细胞及线粒体肿胀明显缓解,组织湿/干重比小于IRI组( P=0.046)。预孵育治疗剂量的MgSO 4或NaHCO 3,细胞增殖率大于IRI组( P<0.01、 P=0.005),NADPH( P=0.004、 P=0.01)、F2-isoprostane( P<0.001、 P=0.01)、IL-1β( P=0.02、 P=0.015)、TNF-α( P<0.01、 P<0.01)、MPO( P<0.01、 P<0.01)均较IRI组下降,GSH-Px较IRI组升高( P<0.01、 P<0.001)。 结论:预灌注改良St. Thomas灌注液,可在短期内使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灌注液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骨骼肌细胞状态,改善组织缺氧,减轻骨骼肌组织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九香虫HPLC特征图谱构建和8个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HPLC建立九香虫药材特征图谱,并测定尿嘧啶、腺嘌呤、尿苷、尿酸、次黄嘌呤、腺苷、黄嘌呤和犬尿喹啉酸8个核苷类成分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A)-0.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 ℃,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建立九香虫药材HPLC特征图谱,并对8个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15批九香虫药材特征图谱,确定10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其中8个,各样品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在0.969~0.997之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尿嘧啶、腺嘌呤、尿苷、尿酸、次黄嘌呤、腺苷、黄嘌呤和犬尿喹啉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 0~0.644 0 μg、0.001 4~0.448 0 μg、0.001 0~1.257 0 μg、0.005 4~6.221 0 μg、0.001 0~0.724 0 μg、0.001 0~0.644 0 μg、0.002 0~1.113 0 μg、0.003 8~2.059 0 μg,线性关系良好( r≥0.999);重复性和稳定性 RSD均<2.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36%~103.40%之间。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及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九香虫药材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九香虫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黄体酮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建立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的黄体酮浓度.方法 选用Thermo Accucore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10 μl.样品采用乙腈进行蛋白沉淀,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315.1→109.2(黄体酮)和m/z 271.4→171.9(内标,甲苯磺丁脲).结果 黄体酮的线性范围为0.5~100 ng/ml,定量下限(LLOQ)可达0.5 ng/ml,提取回收率(n=6)分别为95.97%,105.20%,108.09%,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黄体酮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