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既往认为肝硬化病变不可逆,尤其进入失代偿期后难以再回到代偿期。目前,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病因治疗后部分患者肝硬化逆转,甚至可再代偿。徐小元教授等从肝组织病理、肝功能和临床并发症这3个层面探讨肝硬化逆转及再代偿相关的研究进展(徐京杭等,第673~676页)。尤红教授等从细胞外基质降解、肝细胞再生及小叶结构重建3方面探讨了目前用于肝硬化逆转的组织学评价方法(张文等,第677~680页)。陆伦根教授等从肝硬化肝功能的评估指标、病因治疗后肝功能再代偿、肝功能再代偿的判断指标、肝功能再代偿的预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肝硬化肝功能再代偿的研究进展(蔡晓波等,第681~683页)。谢雯教授等从不再出现失代偿事件、减少临床并发症、临床并发症逆转的实现机制3方面探讨了肝硬化再代偿的临床并发症逆转问题(王琦等,第684~687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体质辨识体系建立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由王琦院士团队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王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中医体质辨识体系建立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构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建立多维度体质辨识新方法,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体质辨识装备,创建"体病预警—调体干预—动态监测"的治未病应用模式,形成了"体质辨识理论—辨识方法—应用模式"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治未病、慢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基于"阳化气"理论的"扶阳调体"诊疗思路与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了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的形成离不开机体阴阳的平衡,8 种不同偏颇体质存在不同的阴阳失衡状态."阳化气,阴成形"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其中"阳化气"推动人体生理功能影响"阴成形",从而导致不同体质类型的形成.因此纠正阴阳偏颇恢复阴阳平衡是体质调理的关键.扶阳法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强调通过调理阳气功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本文将基于"阳化气"理论探讨不同偏颇体质的形成机制,以及运用扶阳法调理体质的思路与方法,为体质调理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对1340名澳门特别行政区某高校在籍学生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中一般资料部分使用自制问卷,中医体质部分使用王琦的九种体质量表,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生源地、民族、体质量、腰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学生中,九种体质分布依次是湿热质24.9%(74/297)、平和质17.2%(51/297)、阳虚质16.2%(48/297)、痰湿质14.8%(44/297)、特禀质14.5%(43/297)、气虚质5.7%(17/297)、气郁质4.7%(14/297)、阴虚质1.0%(3/297)、血瘀质1.0%(3/297).不同性别研究对象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多平和质、痰湿质,女生多气虚质、阳虚质;不同腰围研究对象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肥胖者多痰湿质;不同体质量指数研究对象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指数者多阳虚质、特禀质,肥胖者多痰湿质.结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学生体质偏颇较突出,九种体质分布中湿热质最多;影响其体质分布的因素有性别、腰围、BM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二季)第三期病例诊断点评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病例5 点评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磁共振科 王琦主要病变描述上腹MR:轴位不压脂T1WI序列示胃体部一稍低信号软组织肿块影.轴位不压脂T2WI序列病变较正常胃壁信号稍高.胃体长轴斜矢状位T2WI示病变沿胃体大弯侧胃壁走行方向生长.病变突出于胃轮廓线之外,呈同时向胃腔内外双向生长模式.肿块位于胃腔内一侧的病变表面出现局限性半圆状充盈缺损,呈"龛影"状外观,且与胃腔相通.病变外壁光滑、清晰.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晰.DWI序列肿块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多序列示病变从动脉期到静脉期及延迟期病变呈渐进性强化的特征.最终强化在肿块内趋于一致.病变周围未见增大的淋巴结,扫描层面内肝内未见转移灶.肿块部分外生,但未侵及周围组织及脏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广东婴幼儿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体质相关因素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探讨广东婴幼儿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分析各体质类型与婴幼儿性别、年龄、出生方式、喂养方式等因素的相关性,为婴幼儿养生保健和疾病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收集854例广东婴幼儿的一般资料和体质数据,对整体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婴幼儿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年龄、性别、出生方式、前4个月喂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出生时父母亲年龄、父母亲最终学历与主要体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854例广东婴幼儿的体质构成情况为平和质占49.88%(426/854),8种偏颇体质占50.12%(428/854),位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偏颇体质中,男性第一位是湿热质,占比为16.06%(75/467),女性第一位是气郁质,占比为15.76%(61/387).0~1岁婴儿以湿热质为首位,占比为18.54%(94/507),1~2岁和2~3岁幼儿以阴虚质为首位,占比分别为18.34%(42/229)、16.10%(19/118).(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年龄增加与阴虚质[OR=1.074,95%CI(1.045-1.104)]和气郁质[OR=1.044,95%CI(1.018-1.071)]正相关,女性婴幼儿比男性更容易表现为气郁质[OR=1.726,95%CI(1.090-2.734)],湿热质与人工喂养有显著正相关关系[OR=6.170,95%CI(3.575-10.651)].[结论]广东婴幼儿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前3位偏颇体质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不同性别、年龄的婴幼儿在主要体质类型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喂养方式对婴幼儿不同体质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中老年人群残疾和死亡的首位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约占70%.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探索脑卒中中医体质防治策略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综述IS与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研究,从体质判定方法、体质分布情况和防治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与探讨.目前该病的体质判定基本依据王琦教授的9种体质分类方法,通过归纳主要体质类型、"主要体质+兼杂体质"和体质频数的方式得出该病的体质分布情况.总结该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发现,IS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均与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密切相关;痰湿质和血瘀质可能是其复发的高危体质;而不同亚型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防治应用研究方面,IS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中医体质综合干预措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失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王琦教授在传统中医学辨病、辨证基础上,提出以辨体为核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从体-病-证多维角度来反映疾病的本质、阐释人与病证之间的关系、指导疾病的临床诊疗.文章以失眠为例,从辨体、辨病、辨证 3 个维度和层次,对以辨体为核心的思维贯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诊疗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近10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相关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知识图谱方式可视化分析《素问·上古天真论》相关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方法 以“上古天真论”为研究对象,检索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相关研究.分别对纳入数据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并对其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 共纳入数据857条.2006年至2017年发表关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研究的作者共有72人,作者频次前5名为吴效科(7)、孙广仁(5)、侯丽辉(5)、张新渝(5)、王泓午(4),突现度前5名为吴效科(5.3995)、侯丽辉(3.7747)、王琦(2.8911)、王泓午(2.6971)、孙广仁(2.6701).发文量前5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9)、北京中医药大学(27)、上海中医药大学(23)、成都中医药大学(18)、广州中医药大学(14).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共169个节点、318条连线,其中频次前5名为黄帝内经(347)、上古天真论(171)、养生(121)、中医(74)、治未病(66),中心度前5名为上古天真论(0.64)、黄帝内经(0.58)、养生(0.46)、中医(0.18)、生气通天论(0.16).关键词共现聚类结果可分为9类,各类中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别为0:中医,治未病;1:黄帝内经;2:上古天真论;3:肾气盛,天癸;4、6:养生;5、7、8:素问,肾气.结论 近10年《上古天真论》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力量较分散,2014年以来经验传承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应用趋向于更深层次的理论实践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从体-病-证三维角度辨治过敏性哮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琦教授创立的体质分类和辨体-辨病-辨证三维诊疗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王琦教授在辨治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方面经验颇丰,用药匠心独运,主张“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由其创制的“脱敏调体方”以调节特禀质之体,以张仲景麻杏石甘汤作为哮喘发作期主方,标本兼治,体-病-证并调,三维合一,故取效迅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