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麟鹏运用八髎穴治验撷英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八髎穴常用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肛肠疾病、运动系统腰骶疼痛等的治疗,具有调理任督二脉、司二便、理经带的作用。王麟鹏教授对八髎穴的针刺和定位有其独到见解,总结王教授的取穴经验及操作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针刺成功率与临床疗效。附验案4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王麟鹏治疗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头痛1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且具有可逆性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状态改变和癫痫发作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运用王麟鹏针刺逐邪思想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王麟鹏教授创立"针刺逐邪"治法,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王教授认为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不同性质的邪气侵入膀胱经致使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而成.对于该病的针刺逐邪治法,应根据邪气稽留位置选取相应穴位,剖析穴位解剖层次选择相应针具,辨证邪气性质,确定针刺深浅及电针参数做到精准逐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王麟鹏远治及分季节法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难治性痛症,王麟鹏教授强调针刺治疗本病以远治、分季节论治为要,即选穴以四肢为主,并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为治疗思路.在春夏季节,配合阳经腧穴足三里、阳陵泉助阳升发;秋冬季节,配合阴经腧穴太溪、照海、三阴交滋阴养血,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麟鹏治疗面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麟鹏教授根据多年中医针灸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面瘫疗效确切.王教授在诊断面瘫同时注意明确西医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并提出以追求最完整的功能恢复为目标.根据面瘫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提出急性期逐邪、缓解期祛邪通经、恢复期扶正逐邪的治疗原则,并指明具体的针药治疗及调护方法,另外治疗全程需注重调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麟鹏教授基于逐邪思想针刺治疗偏头痛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麟鹏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针刺"逐邪"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他认为要根据偏头痛患者的感邪原因、邪气特点确定不同针刺方案.风邪为主者宜用毫针,逐风勿忘解表;寒邪为主者宜用火针,逐寒勿忘通络;湿邪为主者宜用毫针,逐湿注意理气调脾;火邪为主者宜用毫针,逐火注意清肝;血瘀为主者宜用放血,逐瘀勿忘调经;气郁为主者宜用毫针,逐郁勿忘调神.同时强调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在治疗偏头痛中的重要作用.若患病时间较长或久病体虚者,也应注意扶正,针刺时应以顾护脾胃、安神为主,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及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麟鹏教授针刺逐邪思想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王麟鹏教授应用逐邪思想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根据中风患者的邪气性质(风邪、火邪、痰邪、瘀血、虚邪)、邪正关系,分清主邪与次邪的关系,确定不同针刺方案.分别应用常规毫针针刺、火针针刺、放血治疗等针刺方法达到逐风、逐火、逐痰、逐瘀、扶正等治疗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麟鹏针灸治疗月经相关性偏头痛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麟鹏教授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肝肾同源.月经相关性偏头痛与肝肾两脏密切相关,临床可见肝火旺盛、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痰浊上扰4型,采用中医针灸辨证取穴原则,肝火旺盛型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双侧)、率谷、风池(患侧)、曲池、三阴交(双侧)、足临泣,肝肾阴虚型取穴百会、神庭、本神、率谷、足三里、内关、太溪、复溜,气滞血瘀型取穴百会、神庭、率谷、风池(患侧)、太冲、列缺、足三里、中极、大赫、三阴交,痰浊上扰型取穴百会、神庭、本神、率谷、中极、大赫、丰隆、天枢、阴陵泉(双侧)、太溪(双侧)、悬钟,同时个体化选择施针手法和针具.另外,王教授强调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治疗应重视调经,使调经和止痛并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神、气论治紧张型头痛
                                    编辑人员丨2023/8/5
                                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紧张型头痛根据其主诉症状应归属于中医学"头痛"范畴,且多属"内伤头痛".王麟鹏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紧张型头痛发病与气关系密切,情志失调为其常见诱因,临床治疗多从神、气论治,辨经与辨证相结合,针刺灵活选穴,针对中医证候明显者,辅以汤药治疗,针药并用,脏腑经络同调,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CiteSpace应用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应用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以2002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NoteExpressV软件筛选,以RefWorks-CiteSpace格式导出,通过excel 2016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 5.8.R1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文献6 935篇,剔除5 080篇后纳入1 855篇.发文量总体呈增长状态;该领域代表作者为梁繁荣、付磊、王麟鹏等;主要研究阵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目前集中于"meta分析""五羟色胺""生活质量""无先兆偏头痛".结论 需加强地域间作者与机构的合作.该领域研究热点趋向多元化,但需加强深层次的纵向研究.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向发病机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倾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