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子草素调控GSK3β/β-catenin通路对结肠癌大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珠子草素(Phy)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β-catenin通路对结肠癌大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颈部皮下注射1,2-二甲肼建立结肠癌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Phy低(Phy-L)、中(Phy-M)、高剂量(Phy-H)组,Phy-H+氯化锂组,并以颈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10只大鼠为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腹部主动脉取血,用于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率及中性粒细胞率检测;取出瘤块、脾脏及胸腺称量,计算抑瘤率、脾脏及胸腺指数;分离结肠组织,分析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及GSK3β、β-catenin、增殖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腺体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出现,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淋巴细胞率显著降低,但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Phy-L组、Phy-M组、Phy-H组病理损伤得到改善,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淋巴细胞率显著增加,但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肿瘤质量、单核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Phy-H组相比,Phy-H+氯化锂组病理损伤加重,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脾脏指数、抑瘤率、胸腺指数、淋巴细胞率显著降低,但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数、肿瘤质量、中性粒细胞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Phy可抑制结肠癌大鼠肿瘤生长,提高大鼠免疫功能,可能与激活GSK3β/β-catenin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珠子参中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对皂苷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珠子参作为名贵中草药已有上千年应用历史,珠子参皂苷是珠子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由达玛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组成.目前,对珠子参皂苷的生物合成了解甚少,有必要开展与皂苷合成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已有报道表明,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可能是植物中皂苷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珠子参FPS基因(PjFPS)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PjFPS序列构建了珠子参过表达载体pCAM-BIA2300s-PjFPS,将其转化到珠子参细胞中,成功获得阳性转基因细胞;测定了阳性细胞系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皂苷以及植物甾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珠子参细胞相比,PjFPS转基因珠子参细胞系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以及皂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由于皂苷合成代谢流的增加,也促进了相关重要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在效果最好的阳性细胞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皂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2、4和3倍;同时,转基因细胞系的植物甾醇含量也有所升高.本研究通过对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调控实现了对皂苷生物合成的调节,为获得高效、稳定的珠子参皂苷合成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同时测定珠子草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鞣花酸和芦丁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珠子草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鞣花酸和芦丁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对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菲罗门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3%A→15%A;20~45 min,15%A→28%A;45~55 min,100%A;56~65 min,3%A);流速:1 mL· 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鞣花酸和芦丁的进样量分别在0.072~1.84 μg、0.172~4.32μg、0.124~3.12μg、0.076~1.92 μg、0.156~3.97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珠子草药材粉末5份,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鞣花酸、芦丁平均含量分别为0.21%、0.53%、0.24%、0.41%、0.1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珠子草多成分质量评价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榄仁树叶中三萜类成分及降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榄仁树叶中三萜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使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榄仁树叶提取物中的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所得的三萜化合物进行体外降糖活性检测.结果:从榄仁树叶中共分离出1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白桦脂酸(2)、2α-羟基熊果酸(3)、3-表白桦脂酸(4)、阿江榄仁酸(5)、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甲酯(6)、麦珠子酸(7)、3,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8)、3α,19α,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9)、积雪草酸(10)、rubrajaleelol(11)、maslinic acid(12)、2α-羟基乌苏酸(13).体外活性实验表明,积雪草酸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ll为首次从使君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榄仁树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薏苡仁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鉴别薏苡仁的真伪.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对薏苡仁和4种伪品草珠子、小麦、大麦、高粱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薏苡仁与小麦、大麦、高粱米在薄层色谱条带上加以区分.薏苡仁和同属的草珠子在薄层色谱鉴别中难以辨别,进一步采用指纹图谱区分.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可准确区分薏苡仁及其常见伪品,为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珠子草药材质量标准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珠子草药材的质量标准及HPLC指纹图谱,探讨不同产地珠子草药材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从性状、鉴别、检查和浸出物、含量测定方面对珠子草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对10个不同产地珠子草药材进行测定;采用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拟定了珠子草药材质量标准草案,建立了10个不同产地珠子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短叶苏木酚和柯里拉京2个特征峰.不同产地珠子草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柯里拉京可作为区别产地的特征性物质.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珠子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的珠子草HPLC指纹图谱可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珠子参及其近缘种竹节参的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珠子参是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竹节参为近缘种,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达玛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动脉硬化,改善血脂、血压和血糖等药理活性.珠子参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炮制后饮片采用传统方法不易准确鉴别,但采用基因测序、分子标记等现代遗传技术可以进行品种和真伪鉴别.本文对现阶段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以及基因调控技术对珠子参及其近缘植物竹节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类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珠子肝泰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珠子肝泰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口服替比夫定片,60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饭后口服珠子肝泰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服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B)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6.55%vs 82.7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降低,而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TNF-α、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珠子肝泰与替比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668 珠子草抗乙肝病毒研究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珠子草对实验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甚佳,初步的临床试验表明,珠子草可有效地清除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但也有临床试验认为珠子草无体内清除HBsAg的作用。珠子草及同属植物叶下珠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效果明显,对HBsAg也有一定的阴转作用。珠子草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有应用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95 珠子草对乙肝病毒的灭活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大戟科油柑属多种植物在我国民间用于黄疸、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国外实验室研究证实该属植物珠子草有强的抗肝细胞毒活性,经临床试用表明能有效地清除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