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降糖策略: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试验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各项权威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决策理念逐渐转向关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或安全的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为最早开展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的新型降糖药物,已经证实了其心血管安全性。而新近公布的使用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AROLINA)作为目前唯一以活性药物(格列美脲)作为对照开展的CVOT与利格列汀治疗具有心脏和(或)肾脏疾病高风险的成人T2DM患者的心血管与肾脏安全性结局试验(CARMELINA)相互补充,在更广泛的T2DM人群中证实了利格列汀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为T2DM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循证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柞树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柞树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探讨其潜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健康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45 mg/kg)建立化学性糖尿病模型。将造模组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总黄酮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单体黄酮低(25 mg/kg)、中(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各给药组均按0.2 ml/10 g小鼠体重灌胃给药,1次/d,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第7、14天,测定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测定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β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柞树叶总黄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 d,柞树叶总黄酮各剂量组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紫云英苷各剂量组血糖值降低( P<0.01或 P<0.05),AUC下降( P<0.01或 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 P<0.01或 P<0.05);UPLC-MS/MS鉴定了柞树叶总黄酮中12个黄酮苷及苷元类成分。 结论:推测柞树叶降糖的物质基础为其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柞树叶总黄酮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紫云英苷单体黄酮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用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是肺移植、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但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寻找防治LIRI的靶点和药物,对提高“边缘性供肺”利用率和肺移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口服降糖药,既往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胰腺外功能。最近的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调控血糖水平和激活自噬等多种机制减轻LIRI。本文就DPP4抑制剂在LIRI中的临床及临床前应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可在安全降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心衰)住院以及心血管、全因死亡风险。最近发表的DAPA-HF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慢性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复合终点。该研究结果使SGLT2抑制剂从降糖药物"跨界"到心衰治疗领域。该文就有关SGLT2抑制剂主要的临床研究的设计及结论进行了论述与比较,提出了SGLT2抑制剂可通过改善肾脏神经内分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来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假说,并对SGLT2抑制剂改善心血管病临床结局的其他可能机制进行了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降糖消渴颗粒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降糖消渴颗粒治疗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筛选降糖消渴颗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糖尿病靶点,绘制韦恩图取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和网络相互作用分析;采用Cytoscape 3.6.0构建PPI网络;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降糖消渴颗粒128个活性成分,对应靶点607个。糖尿病相关靶点1 240个,核心靶点53个。分子对接提示,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GO功能分析得出46个功能条目,KEGG分析得出15条通路。结论:降糖消渴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影响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AD、AMPK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调节葡萄糖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缓解精母细胞氧化应激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生精功能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1只8周龄雄性 db/db小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 db/db组[溶媒(水)干预]、达格列净(Dapa)组[达格列净(1 mg·kg -1·d -1)]和卡格列净(Cana)组[卡格列净(10 mg·kg -1·d -1)],每日灌胃,干预5周,另选5只同窝 db/m小鼠作正常对照。监测所有小鼠的体重和血糖,干预结束后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评价小鼠精液质量、HE染色评估睾丸组织形态学、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睾丸细胞凋亡情况。将小鼠精母细胞GC-2细胞系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溶剂)、PA组(100 μmol/L棕榈酸)、PA+Dapa组(100 μmol/L棕榈酸联合30 μmol/L达格列净),干预48 h,使用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及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Brown-Forsythe/Welch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与 db/db组相比,Dapa组和Cana组小鼠的空腹血糖、糖负荷后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降低(均 P<0.05);精子存活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率均增加,曲线速度和平均路径速度均提升(均 P<0.05);睾丸组织活化Caspase-3表达、TUNEL阳性生精小管比例和TUNEL阳性细胞比例均降低(均 P<0.05)。GC-2细胞中,与PA组相比,PA+Dapa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丙二醛含量、细胞凋亡率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均增加(均 P<0.05)。 结论:SGLT2i改善T2DM小鼠生精功能障碍和精液质量下降,并通过减少睾丸组织氧化应激和凋亡发挥降糖非依赖的生殖系统直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格列艾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和激素分泌缺陷。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通过提高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失调,为T2DM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多格列艾汀,专家组基于已有的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经验,并经多次讨论形成了此版《多格列艾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对多格列艾汀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使用时机、降糖疗效和安全性,特殊人群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二肽基肽酶4酶活性与脂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二肽基肽酶4(DPP4)是肠促胰素的裂解酶,目前其抑制剂已作为降糖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血清DPP4酶和心血管疾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而脂代谢障碍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一环,本研究旨在探索它和DPP4酶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崇明区城桥镇,共纳入3 644个40~70岁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同时未服用过降脂药物的常住居民。观察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DPP4酶活性和肝酶活性等;同时记录身高、体重、血压等参数。结果:血清DPP4酶活性以其四分位值为截点分成4组(Q1-Q4)。随着血清DPP4酶活性增加,人群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升高,三酰甘油从(1.23±0.70) mmol/L升高到(2.31±1.89) mmol/L。和胆固醇水平相比,三酰甘油水平和DPP4酶活性的相关性更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系数分别为0.424、0.281、0.142、0.027],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后,结果仍成立。随着DPP4酶活性的增高,Q4组和Q1组相比有更高的罹患高三酰甘油血症( OR=5.25)的风险,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及血糖水平后结果不变( OR=4.90)。 结论:血清DPP4酶活性与血脂水平独立相关,与血三酰甘油水平关系尤为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DPP-4抑制剂相关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口服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通过抑制DPP-4活性,提高体内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增强肠促胰岛素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的血糖稳态。除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外,它还起到保护胰岛功能,延缓疾病病程的作用。近年来,众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DPP-4抑制剂可诱导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发生,在临床诊疗中,对于新发或是突然加重的BP患者,应警惕药物诱发的可能性。通过对DPP-4抑制剂、BP诊断及机制、DPP-4抑制剂相关BP的免疫特征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这类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内质网应激PERK-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T2DM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like-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 PERK-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STZ溶液35 mg/kg(1次/d,共2次)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姜黄素组大鼠灌胃姜黄素200 mg/kg,连续给药30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PERK、P-PERK、CHOP和活性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 ATF4)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ERK、CHOP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血糖[(14.86±2.77)mmol/L比(30.04±3.25)mmol/L]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94.12±16.34)mg/L比(53.91±9.08)mg/L]升高( P<0.05),胰腺组织PERK mRNA[(0.85±0.07)比(1.64±0.28)]、CHOP mRNA[(0.53±0.04)比(1.18±0.33)]、PERK蛋白[(1.12±0.31)比(2.24±0.43)]、P-PERK蛋白[(1.23±0.19)比(3.89±0.32)]、CHOP蛋白[(0.65±0.07)比(0.92±0.11)]、ATF4蛋白[(0.73±0.26)比(1.15±0.31)]表达降低( P<0.05)。 结论:姜黄素对T2DM模型大鼠具有降糖作用,可通过提高脂联素水平来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调内质网应激信号通道PERK/P-PERK/CHOP/ATF4相关蛋白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