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里消毒散对内皮祖细胞外泌体中表达与炎症相关miRNAs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托里消毒散浸提液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进一步分析托里消毒散浸提液对EPCs分泌外泌体(EPC-Exos)及外泌体中与炎症相关微小RNA(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进一步分离并鉴定得到EPCs,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0.00、0.01、0.05、0.10、0.20、0.50、0.80、1.00、2.00、3.00、4.00、8.00、16.00、32.00、48.00、64.00、100.00及128.00 mg/mL)的托里消毒散浸提液干预24 h,筛选出促进EPCs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另将鉴定成功的EPCs分为托里消毒散浸提液组(实验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对照组),实验组用最佳质量浓度的托里消毒散浸提液干预,对照组用等体积的PBS液处理,培养24 h,分别收集两组细胞外泌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外泌体的生物学标记物(CD81、CD63、CD9、Calnexin);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利用纳米粒子追踪分析技术检测外泌体的粒径;BCA检测两组外泌体质量浓度;qPCR法检测各组外泌体中与炎症相关miRNAs分子的表达.结果:托里消毒散浸提液促进EPCs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50 mg/mL;各组外泌体的生物学标记物(CD81、CD63、CD9)的表达均呈阳性,Calnexin的表达呈阴性.两组外泌体均形态完整、呈球形、大小均一,对照组中97.3%的EPC-Exos粒径为41.1~109.0 nm;实验组中99.5%的EPC-Exos粒径为120.3~284.5 nm.对照组与实验组EPC-Exos总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16±0.01)μg/μL和(1.04±0.02)μg/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部分与炎症相关miRNAs表达较对照组增多,即miR-92a-3p和miR-92a-5p表达增多,miR-92a-3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92a-5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30d-3p、miR-30d-5p、miR-144-3p和miR-144-5p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里消毒散浸提液在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同时能促进其分泌外泌体,且所分泌的外泌体负载调控炎症反应的miRNAs.托里消毒散浸提液能介导EPC-Exos发挥炎症调控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重度中央型气管狭窄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重度中央型气管狭窄病情危急,如不及时干预,因气道梗阻引起的进行性缺氧,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意识障碍、器官功能衰竭,甚至诱发心脏骤停.由于病变部位特殊且病情危重,临床医师在救治过程中通常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报道1例62岁男性,因"咳嗽、咳痰伴喘息半个月"入院,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T1椎体水平气管管腔狭窄,最小截面约0.30 cm ×0.35 cm,邻近管壁增厚,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约3~4 cm处瘢痕性环形狭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后,尝试气管插管但无法通过狭窄部位,气管切开亦不能跨越梗阻部位,最终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顺利进行支气管镜气道消融术及球囊扩张术,治疗后患者狭窄处气管内径达到16 mm,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最终患者康复出院.本病例提示,在重度气道狭窄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当常规通气策略受到限制时,ECM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策略,其不仅能够快速改善氧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可为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该病例为重度气管狭窄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拉帕尼对卵巢癌ES2细胞生存、上皮细胞间质转换及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奥拉帕尼对卵巢癌ES2细胞生存、上皮细胞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ES2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奥拉帕尼低、中、高剂量组和阿霉素0.5 μmol/L组.分别使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光镜下观察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成瘤成球实验观察肿瘤干细胞样特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奥拉帕尼低、中、高剂量组和阿霉素0.5 μmol/L组ES2细胞凋亡率、E-钙黏素(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奥拉帕尼中、高剂量组和阿霉素0.5 μmol/L组EDU染色阳性细胞数比值、单位面积细胞侵袭数比例、细胞伤口愈合率、细胞成球数目、成球直径、核抗原Ki67、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钙黏素(N-cadherin)、分化簇44(CD44)和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30mg/L及以上剂量奥拉帕尼可以显著抑制卵巢癌ES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促进其凋亡,可能与抑制增殖蛋白Ki67并调节EMT过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7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合并出血的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合并出血患者17例,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内镜特征、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合并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多有失血性休克表现,且多合并基础疾病.17例患者中4例(23.54%)合并消化性溃疡、13例(76.47%)患者出现呕血;7例(41.18%)病变位于胃体、5例(29.41%)病变位于十二指肠;镜检查表现为微小的黏膜破损,其中可见裸露血管伴活动性渗血10例(58.82%);15例(88.26%)给予钛夹止血治疗,同时给予抑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综合治疗.随访发现2例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对于短期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考虑Dieulafoy病的可能,及时完善内镜检查,仔细观察胃小弯、十二指肠球后、降部等易忽略部位,以减少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探究Netrin-1对牙髓干细胞的双相反应及对大鼠面神经缺损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观察体内联合定向纤维蛋白支架(prefilled chitosan tube,p-CST)移植DPSCs对大鼠面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体外将可缓释不同浓度Netrin-1(0 ng/mL、100 ng/mL、250 ng/mL、500 ng/mL)的壳聚糖微球与 DPSCs 共培养,通过 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实验探究不同浓度Netrin-1对DP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根据体外实验结果,将 28 只 SD 大鼠分为 4 组:0 ng/mL Netrin-1+DPSCs+p-CST 组,n=7;100 ng/mL Netrin-1+DPSCs+p-CST 组,n=7;250 ng/mL Netrin-1+DPSCs+p-CST 组,n=7;自体神经移植组,n=7,12 周后取材,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扫描电镜实验评价缓释不同浓度Netrin-1 p-CST联合DPSCs对10 mm大鼠面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CCK8实验显示,100 ng/mL、250 ng/mL Netrin-1浓度促进DPSCs增殖(P<0.001,P<0.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00 ng/mL、250 ng/mL Netrin-1 促进 DPSCs 迁移(P<0.0001).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显示,DPSCs经100 ng/mL和250 ng/mL浓度Netrin-1培养后高表达雪旺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和血管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P<0.05).体内实验显示,250 ng/mL浓度组轴突再生密度、再生髓鞘厚度大于0 ng/mL浓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01).结论 Netrin-1有促进DPSCs向类雪旺细胞分化的潜力,可以更好地促进面神经损伤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噬菌体A149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肠道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感染模型中的治疗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细菌,可以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牙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疾病.由于抗生素耐药性日趋严重,噬菌体治疗已成为一种有效针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替代策略.[目的]分离针对粪肠球菌的烈性噬菌体,为开发粪肠球菌噬菌体疗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出针对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V583的噬菌体A149,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及温度和pH稳定性,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阐释该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测定其裂解谱和体外抑菌曲线,并进一步通过治疗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肠道感染小鼠模型评价其抗菌性能.[结果]噬菌体A149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具有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的典型形态特征.噬菌体A149在较宽的温度范围(20-50 ℃)稳定存活,60 ℃滴度略有下降,70 ℃及以上完全失活;在pH 4.0-10.0范围内稳定存活,在pH 11.0时滴度略有下降,pH低于3.0或高于12.0时完全失活.噬菌体A149潜伏期短(≤5 min),暴发量高(约912 PFU/cell),基因组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毒力基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粪肠球菌生长达11 h,对所测试的粪肠球菌具有86.4%的裂解能力(51/59),在小鼠肠道感染模型中可降低粪肠球菌约1.3个数量级.[结论]本研究表明噬菌体A149对于治疗粪肠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为开发粪肠球菌噬菌体防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闵行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闵行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影响因素,探究针对不同近视分类的主要可干预行为.方法 在闵行区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进行屈光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根据屈光检查结果计算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根据SE将近视分为近视前期、低度近视、高度近视,分别探究不同分类近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学习时长、户外运动、用眼行为对近视患病情况存在明显影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近视有影响的变量为性别、年龄、父母近视状态、一周学习总时间、学习日完成作业总时间、休息日完成作业时间、一周运动总时间、学习日户外运动时间、休息日户外运动时间、过度低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是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患病的危险因素,双亲近视者患低度近视、高度近视的风险分别为 2.40 倍(OR 和 95%CI:2.40(1.68,3.44))和 7.20倍(OR 和 95%CI:7.20(4.74,10.94)).经常过度低头者患低度近视、高度近视的风险分别为2.69倍(OR和95%CI:2.69(1.46,4.76))和3.02倍(OR和95%CI:3.02(1.57,5.81)).休息日完成作业时长是高度近视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闵行区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双亲近视、学习时长、户外运动情况、不良用眼行为(过度低头)是近视相关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合募配穴电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电针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94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合募配穴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Mayo内镜评分、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肠道菌群、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Toll样受体 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 Sutherland 疾病活动指数、Mayo 内镜评分、肠球菌数量、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以及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合募配穴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调节肠道菌群、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减重与代谢疗法的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肥胖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和外科手术.内镜减重与代谢疗法(EBMT)因其更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各种内镜减重技术,这些技术通过不同机制实现减重,如限制胃空间、促进胃内容物清除、减少肠道吸收等.此外,探讨了内镜减重治疗与药物或外科手术的联合应用模式.总体而言,EBMT疗效显著且侵入性小,但需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效果和提高患者治疗可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儿童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可能与感染、解剖变异、代谢异常、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关[1].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体型及组织脏器结构跟成人差异性很大,结石术后复发率高,且再手术难度通常比初次手术更大,所以尿路结石的处理一直是泌尿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治疗手段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 NL)、腔镜与开放切开取石术,但其各有局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