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与临床实践。方法:2021年11月22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一系列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识别出血表现、给予急救护理措施、营养支持治疗、建立感染防控体系、实施俯卧位通气及肺功能康复、精准免疫抑制治疗、多模式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经过58 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杜氏病属于危急疾病,对于合并此类疾病的肝移植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急救与预见性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动脉造影CT结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Dieulafoy′s病(附5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CT(BA-ACT)联合支气管镜检查(BS)对支气管Dieulafoy′s病(BDD)的诊断价值,以及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BDD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咯血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或广州市胸科医院经BS疑诊、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5例BDD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介入栓塞治疗手术中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和BA-ACT,参照BS所见对BAG旋转采集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病变部位支气管与支气管动脉的BA-ACT重建图像。在栓塞治疗后进行BS复查和临床追踪观察,分析栓塞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的BDD灶均为单个,BAG均缺乏特征性表现。BS显示BDD灶呈现为乳头状(病例1~3)、结节状(病例4)或条嵴状(病例5)支气管黏膜下隆起病灶,在BA-ACT则对应表现为支气管动脉分支局部呈"尖拱"样(病例1~4)或"串珠"样(病例5)折曲突向支气管腔。病例1~4分别进行一次BAE治疗,栓塞后BS复查显示BDD灶消隐,随访54~91个月无复发咯血。病例5的条嵴状BDD灶在BAE后BS复查显示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第一次BAE后的第71个月时复发咯血,经BAG和BA-ACT发现未塌陷的病灶由二条侧支血管供血,经再次BAE后随访71个月无复发咯血。结论:BA-ACT结合BS可以对BDD进行定位定性诊断,BAE对BD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房颤动患者服用抗凝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诱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期间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诱因。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抗凝门诊就诊的服用OAC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房颤患者。收集以下信息:消化道大出血时服用的OAC名称、剂量及用法;如为华法林,出血当时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水平;出血当时的肝肾功能情况;出血前有无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诱因;出血后胃肠镜检查结果。本研究采取血栓和止血国际协会(ISTH)对大出血的定义,符合以下任意1条即为大出血:①血红蛋白下降>2 g/dL;②输注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成分血≥2个单位;③关键部位出血;④死亡。结果:房颤抗凝门诊共接诊410例房颤患者,11例服用OAC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其中8例为第1次抗凝门诊前服用OAC期间发生,另3例在抗凝门诊后服用OAC期间发生。11例患者年龄(70.4±5.9)岁,CHA 2DS 2-VASc积分平均(2.8±2.1)分,HAS-BLED评分平均(1.5±0.9)分。出血时服用华法林的患者7例(63.6%),服用达比加群酯110 mg,每日2次的患者3例(27.3%),服用利达沙班10 mg,每日1次的患者1例(9.1%)。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6例出血当日检测了INR,其中5例(83.3%)当日INR >3.0。出血前合并使用NSAIDs的患者1例(9.1%),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1例(9.1%)。出血后完善了胃肠镜检查的患者9例,其中恶性肿瘤3例(33.3%),良性溃疡2例(22.2%),小肠息肉1例(11.1%),恒径动脉综合征(Dieulafoy)病1例(11.1%)。 结论:房颤患者口服OAC后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但优化管理,如增加服用华法林患者INR达标率、避免出血诱因等能使出血风险减少。另出血后发现胃肠道基础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概率很高,故必须强调出血后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Dieulafoy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Dieulafoy病,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疾病,其特征为在支气管亚黏膜中存在扩张、弯曲的动脉,临床表现经常无症状,也可反复咯血或突发大量咯血,易误诊、漏诊,诊断不足容易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本例患者反复咯血12 d,经过内科止血以及多次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后仍有咯血,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处可见一暗红色结节、局部搏动,提示支气管Dieulafoy病。这个病例最后通过外科手术证实,并行右中肺叶切除术得以治愈。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支气管镜下特征、临床诊治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诊断、支气管镜下表现以及治疗的认识,避免在不明确情况下进行支气管活检导致致命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Dieulafoy病变合并出血1例(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Dieulafoy病变合并出血因病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症状,内镜下较难发现。本文报道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Dieulafoy病变合并出血病例的内镜下诊治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活动期Dieulafoy病二例(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重症Dieulafoy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近年来外科主张行广泛性胃楔形切除术,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选择率低。本病例采用内镜下局部全层扩大切除胃壁,腹腔内恒径动脉缝扎离断后荷包缝合胃壁,该方法既模拟了外科的胃楔形切除术,又减小创伤,是治疗Dieulafoy病的一种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十二指肠动静脉畸形合并Dieulafoy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Dieulafoy病与内脏动静脉畸形都是罕见的血管畸形病变,并且两者均为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经内镜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胰十二指肠动静脉畸形合并Dieulafoy病,在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止血和动脉造影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现报告其诊治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在临床上罕见报道,它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但及时诊治比较困难。报道1例13岁男孩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主因消化道大出血来诊,在内镜检查和手术探查后仍没有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明确了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并通过血管栓塞得到了有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结核合并Dieulafoy病活检后大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结核合并Dieulafoy病相较单纯支气管Dieulafoy病更加罕见、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右下叶外基底段支气管结核合并Dieulafoy病,详细介绍了该病例的临床表现、镜下特征及发生大出血时抢救过程,并分析该病例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不足。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支气管结核合并Dieulafoy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Dieulafoy病一例误诊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Dieulafoy病是以黏膜下畸形动脉破裂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法国医生Dieulafoy 在1898 年首先描述此病,以累及消化道居多[1-2]. 支气管 Dieulafoy 病是以支气管黏膜下扩张或畸形动脉破裂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异常动脉穿行于支气管壁,表面覆有薄层黏膜上皮,其多来源于支气管动脉系统,少数来源于肺动脉[3]. 支气管 Dieulafoy 病非常罕见, 1995 年Sweerts等[4]首次报道,至今仅有国外少数个案报道. 我院近年收治1 例经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诊的支气管Dieulafoy病,曾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现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