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地区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职业紧张及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BSL)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现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关系.方法 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各地区BSL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付出回报-失衡调查表(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调查职业紧张情况,《中国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WMSDs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法对是否患WMSDs员工的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匹配后,再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与BSL工作人员WMSDs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纳入BSL工作人员7 924人,职业紧张检出率为83.38%(6 607人),WMSDs患病率为69.16%(5 48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SL等级为二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BSL等级为一级的工作人员的1.219倍(P<0.05);30~44岁组、≥ 50岁组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20~25岁组的1.221倍、1.375倍(均P<0.05);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BSL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中专及以下的1.527倍、2.379倍(均P<0.05);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其他岗位(后勤人员,工程人员等)的1.772倍、1.840倍(均P<0.05);月均收入≥ 4 000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4 000元的1.374倍(P<0.05).倾向性评分结果显示:匹配前,大部分变量在两组员工(是否患WMSD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得到BSL工作人员2 223对,两组所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相关变量(性别、BSL等级、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岗位类别、婚姻状况、月均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I量表中付出维度、回报维度和超负荷维度得分与BSL工作人员出现WMSDs的风险为正相关关系(OR=1.06、1.01、1.06,均P<0.001).结论 职业紧张和WMSDs在BSL工作人员中较为普遍,职业紧张可能增加发生WMSDs的风险.应根据工作人员能力的不同,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和指导,积极预防BSL工作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金课为特色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索更为规范、高效、实用、新颖的安全教育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依托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一套面向学部全体学生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专业类安全课程《生物实验安全与防护》课程教学为组织形式,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为特色和优势,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演练互补,并且充分应用多种信息化系统助力教学,形成多层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应用该模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热情,提升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床检验样本转运及保存规范化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检验样本的转运和保存是检验全程管理的重要阶段,由于其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操作难以规范,因此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和痛点。为规范临床检验样本的转运和保存,符合样本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该专家共识。共识从转运人员资质和培训、样本包装和时限、样本交接和验收、自动化物流系统、意外时应急处理、样本保存和应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阐述,并跟踪和监测整个运输过程,以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管理的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的关键环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切实提升了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本建议包括环境与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结果报告、督查与持续性改进等共十个方面内容,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管理提供规范及建议,确保基地规范、安全、有序运行,高效、高质量完成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并且其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可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篮式生物反应器在BSL-3实验室进行高致病性病毒培养的风险点加以评估,通过对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环境中病毒浓度的监测判断其在BSL-3实验室病毒培养的安全性。方法:用灭菌的拭子在病毒的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对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进行涂抹采样,同时在安全柜中,用AirPort MD8空气采样器对病毒的接种和收获操作过成进行空气采样,并且对在3个阶段操作后,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涂抹采样,3种方式进行监测。结果:在病毒接种、培养、收获3个阶段,篮式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及连接处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病毒接种和收获操作过程中的空气采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验人员个人防护装备采样的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BSL-3实验室采用篮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病毒培养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通过检测结果显示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未有病毒的泄露,进而确保了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内环境的生物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笔者单位烧伤微生物实验室是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负责处理笔者科室以及笔者单位其他部分科室的临床微生物样本处理。自疫情暴发以来,为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微生物实验室积极调整日常工作流程。现将具体的流程总结如下,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同行的生物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21年4月15—17日,来自疾控、医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聚焦我国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聚焦大数据和监测网络、检测与溯源技术、耐药控制和疫苗研发策略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1)针对我国面临的传染病防控现状和保障生物安全的需要,亟需建立跨部门、全方位的微生物科学数据库和实验室监测网络;(2)病原筛查鉴定和分型溯源技术需向超灵敏、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应规范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鉴定和溯源技术的标准及应用范围;(3)亟需建立跨部门的耐药监测体系,加强耐药菌跨物种传播监测;(4)应用科学理论和新技术指导和改进未来疫苗应急研发及接种策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专家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对Beta和Delta变异株的交叉中和活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人群和小鼠血清对变异株(Delta株和Beta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方法:各取20份人群常规两剂基础免疫血清、三剂加强免疫血清和两剂小鼠免疫血清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3株病毒,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分析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固定剂量病毒的中和活性,计算血清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评估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水平。结果:人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大于95%;基础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09、41和15,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7倍和7.3倍;加强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46、190和86,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3倍和5.2倍。小鼠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 037、862和408,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4倍和5.0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人群和小鼠血清均可对Delta和Beta变异株产生一定水平的中和保护,且人群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和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检验科实习生带教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在新发或者变异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因对病原体的传染途径和致病力尚未完全明确,作为近距离接触病原体样本的实验室一线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因而检验科实习学生的心理状况、生物安全及工作质量也是日常防控工作中各教学医院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针对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暴露的问题,分析检验的全流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流程控制,旨在增强实习生抗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促进实习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为培养合格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BSL-2实验室开展SARS-CoV-2核酸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总结生物安全二级(bio-safety level 2,BSL-2)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与效果。方法:检测样本来源于2020年2月21日到2020年11月5日送达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资源中心科室的人体咽拭子、鼻拭子、痰液、尿液、便液等。在遵循常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在检测过程中积极进行人员、岗位、标本、过程、安全巡视等生物安全管理。结果:共开展了27 692人次样本的SARS-CoV-2核酸检测,平均每天检测(2.32±0.11)批样本,每批平均检测(87.22±6.83)件样本,BSL-2实验室平均每天工作时间(3.43±0.23) h。在检测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生物安全问题。结论:BSL-2实验室在长时间的SARS-CoV-2核酸检测过程中,要积极从多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从而保障检测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