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双心医学”到“五大处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该文回顾了作者从探索“双心医学”到“五大处方”综合服务模式的持续思考和临床实践历程。针对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病,结合祖国传统医学整体观认知和现代医学模式向精神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作者在1995年率先提出“双心医学”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为遏制心血管病流行,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修补被动、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作者不遗余力地推动以“五大处方”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全程心血管预防康复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努力推动心血管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块。该模块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分离的课程设置,以全健康理念为核心,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线进行设计,构建了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因素与健康、生物因素与健康、卫生服务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渗透,加强对医学生全健康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习中和学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新课程模块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仍然有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延续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延续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延续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审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Cochrane Handbook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功能( SMD=1.65,95% CI:1.41~1.90, P<0.000 01)、角色功能( SMD=3.57,95% CI:3.04~4.10, P<0.000 01)、情绪功能( SMD=1.98,95% CI:1.34~2.61, P<0.000 01)、认知功能( SMD=3.78,95% CI:1.87~5.68, P=0.000 1)、社会功能( SMD=2.89,95% CI:1.41~4.36, P=0.000 1)、整体健康( SMD=4.92,95% CI:3.35~6.49, P<0.000 01);降低焦虑( SMD=-1.26,95% CI:-1.52~-1.00, P<0.000 01)、抑郁( SMD=-1.54,95% CI:-2.29~-0.79, P<0.000 1)。 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悲悯到共情”系列之七:医患沟通——医学发展的见证与载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更好地回顾、总结和研究医学发展,医学界提出了“医学模式”的理念,以探讨人类在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时所形成的思想和方法。迄今为止,医学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五次演变,极大地丰富了医学的内涵 [1]。研究医学模式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可以借此全面地收集患者信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提供适当的咨询、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则通过主诉向医务人员描述具体症状和其他相关信息(如既往病史),同时表达治疗诉求和意愿。与此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亦能促进医患双方建立良好互信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学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干预逐渐受到重视。患者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甚至在无病生存状态下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增大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筛查和适当干预。近年来,心理干预已逐渐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睡眠障碍,正念疗法能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癌症复发恐惧,心理教育支持主要用来解决患者的情绪障碍和性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是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的主要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状况。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和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22/22)和95.45%(21/2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4,专家意见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9、0.201,专家意见可行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4、0.175。最终确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36个。结论:构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良好的实用性,内容全面,能较好地反映专科特色,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减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减重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实现减重降糖目的的医疗手段,手术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减重术后长期管理与手术减重降糖效果紧密相关。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的健康和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减重术后管理中心理状态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文对成人减重术后的心理状态、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工作者了解患者减重手术后的心理状态,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编制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据,参考《癌痛患者护理指引专家共识(2017年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小组会议法和预调查,形成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10月选取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77例癌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邀请5名专家对内容效度进行评定。采用临界比值法、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内容效度指数、内部一致性信度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包括疼痛信息需求、用药指导需求、出院指导需求、居家指导需求、社会心理需求5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KMO值为0.87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 811.075( P<0.001),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926%。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4,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 结论: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快速、有针对性地评估癌痛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癌痛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妇产科生殖遗传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研究生必修课程——妇产科生殖遗传学的建设和实践进行总结,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学年至2021学年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139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建立教学大纲,以生殖遗传学理论、临床转化、遗传咨询方法及研究进展为教学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教学考核成绩、教学评估反馈和教学成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2021年研究生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和总成绩的分数与前两年相比[(73.50±8.19)vs.(70.94±14.90);(68.60±2.82)vs.(68.22±4.58);(90.58±4.18)vs.(89.49±7.60)],其中笔试成绩和总成绩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教学评估反馈满意度高,85.61%(119/139)的学生“非常满意”,特别是在开拓科研思路、反映学科进展方面,满意度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论文发表明显增多。 结论:积极开展《妇产科生殖遗传学》这门学科,预先通过顶层设计,有规划、有步骤地改进教学环节,有利于妇产科研究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拓展研究思路,有利于妇产科生殖遗传新兴交叉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报告结局在淋巴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备受重视,患者报告结局取得了重大进展。现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领域内的文献,探讨患者报告结局在淋巴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