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和未来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目前,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成为MR经导管治疗的重要方案,为广大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风险高的MR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方式。TEER的适应证已逐渐从退行性MR拓展到功能性MR,TEER相关器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代表产品MitraClip已经演变至第4代;在亚洲地区TEER器械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就有数十款TEER器械正在进行临床试验。TEER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如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者的培训等。该文对TEER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成功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重症肺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除心脏移植外又一有效治疗手段,在国外应用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国内的应用刚刚起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自2009年开始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始人工心脏的研发,并于2020年正式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截止目前已成功完成50例临床试验目标。作为多中心研究组长单位,本院共完成20例,笔者对其中1例LVAD植入术后合并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重症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LVAD术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野外-城市界域森林火险时空演变趋势及火险等级划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野外-城市界域(WUI)人类活动密集,火灾风险极大,在该区域进行森林火险的合理性评价和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近郊九龙山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火险驱动因子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估研究区2004、2009、2014、2019年森林火险指数,通过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探究森林火险指数的变化趋势及空间聚集性,并基于历史火情数据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验证火险区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1)九龙山林场内火险指数整体的集聚特征变化较大,61.58%的区域火险指数不显著增加,5.62%的区域微显著增加,32.80%区域为不显著减少和微显著减少.(2)森林火险指数空间上呈正相关,森林火险高值聚集区域分布于东部低海拔地区,在研究时间段内面积减少4.89%,低值聚集区域分布于西部高海拔地区,面积减少2.19%.(3)森林火险区划结果显示,九龙山林场森林高火险区域面积占比最小,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高火险区覆盖范围扩大.(4)区划合理性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空间分异性较好,与实际火点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应了研究区森林火险时空格局变化,为九龙山林场进一步合理规划防火设施布局,加强火险管控力度,完善防火应急能力奠定数据基础,提示管理部门应加强防火宣传,以最大限度发挥九龙山的生态环境效益,保障林区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栀子炮制历史沿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栀子作为一种传统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该文通过整理有关栀子炮制的历代医家古籍以及现代相关文献研究,梳理了自汉代以来有关栀子的炮制方法,对栀子历代净制法、切制法、加热炮制法、加辅料炮制法进行总结,并归纳了栀子现代的主要炮制方法有炒黄法、炒焦法、炒炭法、加辅料炒法以及微波法.同时,对栀子近年来的药理作用进行汇总,主要集中在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保肝、抗抑郁、止血等方面.其中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文章系统论述了栀子的炮制历史沿革以及药理作用,以期为栀子的炮制原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以及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的人类烧骨及其反映的火葬方式
编辑人员丨2024/8/10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态的骨结晶,因此我们推断,M49:2与M76:3两个个体分别对应800~900℃与500~600℃的火葬温度;各种类型火烧骨裂形态的出现也是火烧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个体M49:2中右侧肱骨出现的弯曲卷翘现象反映了湿骨即带肉骨骼焚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该遗址的墓葬背景资料及金元时期火葬现象的历史记载,对两个个体所经历的火葬性质作出推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探析针刺治疗中风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当风、火、痰、瘀诸邪相兼共同进入人体,就会导致中风.针刺治疗法则"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治疗中风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收效颇佳.临床上可根据阴阳偏胜偏衰及脏腑变化,在针刺穴位、针刺时间以及针刺手法的选择 3 个方面贯彻该法则,从而调引阴阳以达阴平阳秘得治中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决明子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7/6
决明子为临床常用清热药,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内服可润肠通便、清肝明目,外用可治肿毒、癣疾.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发现,决明子名称较多,有"决明子""草决明子""马蹄决明""羊明"等;自古在安徽、广东、四川、广西、陕西、山西等地均有种植,与今决明子国内主产区一致;从品种而言,东汉至清代多数古籍记载决明子的基源植物有钝叶决明或小决明和望江南,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载决明子的基源植物只有钝叶决明或小决明,没有望江南;古籍记载决明子的常见炮制方法有打碎或炒,如"打碎""捣碎""劈破研碎""研""炒""微炒""炒熟",唐代的醋制法、宋代的火炙法均未见沿用,明代创酒制法见清代沿用;与古本草相比,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记载其性平,归肾、胆经的内容,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性味归经的记载是在历代本草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此外,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与方书中决明子的功效主治、采收及鉴别,并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期为决明子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五脏相音"理论探讨阿尔兹海默病治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6
"五脏相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基于"五脏相音"理论的探讨和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病机分析,提出运用中国传统羽系音乐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思路.羽系音乐入肾益精,助阴泻火,化瘀排痰,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大黄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且临床应用广泛.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和利湿退黄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苯丁酮类、多糖类、鞣质类和挥发油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泻下、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肾保护、肝保护及抗血管生成等.本文对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大黄的临床使用及药理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火针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火针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随着皮肤病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多采用火针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常见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火针及火针联合疗法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感染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及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该疗法应用广泛,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