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光引发剂口腔复合树脂单体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目前由树脂基质单体组成的牙科复合树脂充填物,是牙体缺损充填治疗的首选材料,但随着其在口腔环境中使用时间的延长,牙体组织继发龋以及充填材料磨损折断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充填材料的聚合收缩及其与牙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不匹配等.目的:通过加入不同组分的引发剂合成牙科新型复合树脂单体,以提升传统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将不同的引发剂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单体中,制备新型复合树脂基质体系:A组加入质量分数1.1%的樟脑醌,B组加入质量分数2.1%的1-苯基-1,2-丙二酮,C组加入质量分数3.1%的樟脑醌与1-苯基-1,2-丙二酮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检测各组样品的双键转化率、聚合收缩率和机械性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双键转化率高于A组(P<0.05);B组聚合收缩率大于A组(P<0.05),C组聚合收缩率小于A组(P<0.05);②B、C组的挠曲强度、弹性模量、压缩强度均大于A组(P<0.05,P<0.01),B组的维氏硬度大于A组(P<0.05),C组的维氏硬度小于A组(P<0.01);③结果显示,1-苯基-1,2-丙二酮是一种性能较理想的引发剂,且1-苯基-1,2-丙二酮与樟脑醌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树脂基质体系的双键转化率,从而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的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泛素化过程抑制对蛋白质CD44和MMP14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诱导的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16HBE)细胞中泛素化过程抑制对Ⅰ型跨膜糖蛋白(CD44 antigen,CD4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功复苏的16HBE细胞使用终浓度为8 μg/mL GMA染毒作为处理组,1 μg/mL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对照组,每次染毒72 h,间隔24 h后再次染毒,重复染毒3次后,分别进行传代培养.取第40代(P40)GMA处理组和同代龄溶剂对照组细胞进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刀豆凝集素A(concanavalin A,ConA)凝集实验以确定GMA诱导的第40代16HBE细胞已具备恶性转化细胞特征;使用5、10、20、40和60 μmol/L漆树酸抑制GMA诱导的恶性转化16HBE细胞的泛素化过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CD44、MMP14蛋白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CD44、MMP14、TFAP2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1)克隆形成实验中,溶剂对照组细胞形成的克隆数为22个,GMA处理组恶性转化细胞形成的克隆数为208个;ConA凝集实验中,溶剂对照组细胞在ConA溶液中均匀散布,30 min内未发生明显凝集,而GMA处理组细胞在5 min时即发生明显凝集,凝集细胞团块较大且凝集速度较快,凝集敏感性增加;(2)不同程度抑制GMA诱导的恶性转化16HBE细胞泛素化过程后,与未处理组相比,GMA诱导的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CD44、MMP14蛋白表达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MMP14、CD44的转录水平随抑制剂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上游转录因子TFAP2A的转录水平也同时降低(P<0.05).结论 抑制细胞泛素化过程可抑制GMA诱导的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CD44和MMP14的蛋白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GMA诱导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EMX2OS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LncRNA EMX2OS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GMA诱导的第30代16HBE恶性转化细胞及DMSO对照组细胞,采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比较两组样本表达谱的差异,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LncRNA EMX2OS及其靶向基因EMX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 EMX2OS和EMX2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细胞比较.结果:LncRNA芯片结果显示,与DMSO对照组细胞相比,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 EMX2OS上调6.01倍;q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细胞,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 EMX2OS表达上调3.37倍,EMX2mRNA上调1.88倍(P<0.05).EMX2mRNA和LncRNA EMX2OS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GMA可以诱导16HBE细胞LncRNA EMX2OS表达上调,LncRNA EMX2OS可作为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相关特异分子标志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ncRNA RMST在GMA诱导16HBE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横纹肌肉瘤相关转录物-2(RMST)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GMA转化组和DMSO对照组的第10、20和30代细胞,高通量芯片分析LncRNA RMST在转化不同时期的表达改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 RMST和可能相互作用的mi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MST在转化的前期(P10)、中期(P20)和后期(P30)分别上调4.75倍、上调1.90倍和下调2.53倍,且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LncRNA RMST表达变化趋势的q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而3个时期miR-135a-2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 RMST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早、中期高表达,在转化完成时低表达,并呈下降的趋势;LncRNA RMST可以作为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相关分子标志物,其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玻璃表面可控聚乙二醇生物活性涂层构建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运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在玻璃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元嵌段共聚物(PEGMA-GMA),然后利用GMA中丰富的环氧基团将内皮细胞选择性多肽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EDV)通过开环反应固定在PEGMA-GMA聚合物刷的末端.采用静态水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聚合物刷的结构和亲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在玻璃基材表面成功构建了REDV多肽修饰的二元嵌段共聚物刷;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表面固定的REDV进行了定量表征.最后采用复钙化凝血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涂层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这种修饰多肽的聚乙二醇生物活性涂层为后续表面内皮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遗传毒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发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微核发生变化情况,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25、4.5、9.0、18.0、36.0μg/mL)的GMA染毒V79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其中染毒3 h处理组分别在加和不加体外活化系统(S9)条件下进行,染毒24 h处理组在不加S9条件下进行.分别计算细胞复制指数和微核细胞率.结果:GMA的浓度在2.25~36.0μg/mL范围内,无S9的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GMA染毒3和24 h组的V79细胞复制指数均无明显变化,但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并呈浓度-效应关系;在有S9的条件下染毒3 h,各剂量组的GMA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25~36.0μg/mL浓度范围,GMA可致V79细胞的微核率升高,表明GMA可诱发遗传物质损伤,具有遗传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LINC00472的表达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实验组采用8μg/mL的GMA染毒处理72 h,重复染毒3次,传代培养,收获两组细胞的第10、20和30代(分别代表前、中、后期)16HBE细胞,采用Arraystar人类LncRNA芯片(v4.0)分析细胞中LINC00472的表达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INC00472和预测靶基因miR-24-3p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代龄DMSO对照组相比,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LINC00472在转化第10代和第20代分别下调2.30倍和3.57倍,第30代上调2.32倍.q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同代龄对照组相比,LINC00472在早期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中期和后期的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其可能的靶基因miR-24-3p在不同时期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差异倍数均<2.结论:LINC00472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前期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在细胞恶性转化的中期低表达、后期高表达,推测LINC00472可能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后期发挥作用,但LINC00472和miR-24-3p在此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INC00052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LINC00052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将16HBE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GMA处理组,收集两组处理后的第10代(P10,前期)、第20代(P20,中期)和第30代(P30,后期)细胞.采用LncRNA芯片分析LINC00052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改变,借助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和功能预测,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INC00052和预测靶基因NTRK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INC00052在转化的P10、P20和P30分别上调1.32倍、下调1.64倍和下调4.92倍.qPCR结果显示,与同期DMSO对照组比较,P10、P20和P30细胞LINC0005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1.55倍、下调1.20倍和下调2.35倍,P10、P30细胞NTRK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1.37、1.6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LINC00052在转化前期表达量上调,中期、后期表达量下调,并可能通过影响靶基因NTRK3的表达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10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表达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LINC00310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性转化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复苏成功的16HBE细胞使用1μg/mL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对照,终浓度为8 μg/mL GMA为染毒组,每次染毒72 h,间隔24 h后再次染毒,重复染毒3次后,分别进行传代培养.取第10、20和30代(前、中和后期)GMA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的细胞进行长链非编码RNA芯片分析,观察LINC00310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改变,同时利用NCBI、cBioPortal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寻找可能作用靶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0310和可能作用靶点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芯片结果显示,与同时期溶剂对照组相比,第10、20、30代的GMA染毒组LINC00 310分别下调2.02倍、上调6.17倍和上调2.03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中,三个时期的LINC00310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芯片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下调2.76倍、上调2.68倍和上调3.09倍,可能作用靶点C-Myc相对表达量在第20、30代分别上调3.52倍和下调1.4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NC00310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前期低表达,中后期高表达,C-Myc和LINC00310在中期的相对表达量一致,表明LINC00310可通过C-Myc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GMA诱导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 CTBP1-AS1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LncRNA CTBP1-AS1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获经8 μg/mL GMA诱导的第30代16HBE恶性细胞及同代龄DMSO对照组细胞,应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比较两组样本表达谱差异.通过差异倍数、邻近编码基因信息分析等策略筛选出16HBE恶性转化细胞LncRNA CTBP1-AS1及其最可能的蛋白质编码基因CTBP1,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验证LncRNA CTBP1-AS1和CT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LncRNA芯片结果显示,与同代龄DMSO对照组相比,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CTBP1-AS1上调2.20倍,CTBP1 mRNA上调1.26倍;qPCR结果显示,与同代龄DMSO对照组(26.74±0.23)×10-5相比,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91.70±0.70) ×10-5中LncRNA CTBP1-AS1表达明显上调(P<0.05),并与LncRNA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GMA可以诱导16HBE细胞LncRNA CTBP1-AS1表达上调,LncRNACTBP1-ASI可作为GMA诱导的16HBE恶性转化细胞中相关特异分子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