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肺早期炎症中环状RNA氮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差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矽肺早期炎症中环状RNA(circRNA)的氮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m6A)差异,分析circRNA参与矽肺进程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诱导的巨噬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二氧化硅(SiO 2)刺激浓度。比色法测定矽肺模型中总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变化,检测m6A甲基化酶、去甲基酶和阅读蛋白表达情况。Arraystar m6A-circRNA表观转录组芯片检测二氧化硅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m6A修饰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验证遴选出高表达circRNA。 结果:SiO 2浓度为50 μg/cm 2时对THP-1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和细胞活性影响最为明显( P<0.05)。与对照组比较,SiO 2引起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和THP-1诱导的巨噬细胞总RNA的m6A水平升高,甲基化酶METTL3和阅读蛋白YTDHF3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小鼠肺中132个circRNA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296个circ RNA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下降,基于基础表达量筛选得到靶标-circSLC2A13;SiO 2引起巨噬细胞中circSLC2A13的表达和m6A化修饰明显升高( P<0.05)。 结论:矽肺早期炎症阶段存在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异常现象,其中circSLC2A13的m6A甲基化修饰参与矽肺早期炎症中巨噬细胞的激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6A修饰在女性生殖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由m6A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转移酶、阅读蛋白进行调控的一种RNA转录后水平修饰,在最为广泛,且在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m6A修饰调控着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RNA的代谢过程;另一方面,m6A修饰与卵巢和子宫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妇科肿瘤,m6A修饰影响着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本文对m6A修饰在女性生殖生理及其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VA16感染对m 6A甲基化相关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16,CVA16)感染后是否会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 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ICR乳鼠和SCARB2人源化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中的定位。 方法:病毒分别以感染复数(MOI)=0.1感染16HBE和10 7 CCID 50/ml感染小鼠,Western blot分析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阅读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 结果: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VA16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m 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在ICR乳鼠和SCARB2小鼠中无明显变化;病毒感染后,m 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重新分布,甚至发生降解。 结论:CVA16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时可以改变m 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本研究结果提示m 6A修饰可能是肠道病毒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6A甲基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NA作为基因表达的核心成分,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通过转录水平或转录后化学修饰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mRNA N6-甲基腺苷(m6A)修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甲基转移酶3抑制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肪酸合成,去甲基化酶脂肪与肥胖相关蛋白(FTO)可通过改变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促进脂质蓄积,甲基化阅读蛋白通过m6A甲基化逆转FTO介导的脂肪生成。探讨m6A甲基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NA m6A修饰影响血液系统肿瘤发生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N6-甲基腺苷(m6A)是哺乳动物最常见的RNA修饰之一。m6A修饰由m6A甲基化酶或去甲基化酶催化,经m6A阅读蛋白识别参与RNA代谢的各种过程。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m6A修饰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应激和细胞稳态,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血液肿瘤中,m6A水平异常及相关酶表达失调广泛参与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与化疗耐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m6A修饰机制复杂,在不同类型肿瘤或亚型中可能发挥不同功能。筛选合适的患者人群应用m6A靶向抑制剂可能是未来实现血液肿瘤精准治疗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6A阅读蛋白IGF2BP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TIM-ER2.0数据库、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IGF2BP1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及mRNA水平.采用siRNA敲低IGF2BP1在KYSE30和TE-1细胞中的表达,利用CCK-8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IGF2BP1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2BP1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PI3K/AKT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利用STRING、GEPIA数据库筛选出与IGF2BP1蛋白互作的其余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酶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通过RM2Target、SRAMP数据库预测下游靶基因及其m6A修饰位点.结果显示,IGF2BP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0.05或P<0.001);敲低IGF2BP1后KYSE30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或P<0.001),细胞凋亡增多(P<0.05或P<0.001),同时促进E-cadherin的表达(P<0.05或P<0.01),抑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P<0.05或P<0.01)以及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P<0.05或P<0.01);锌指CCCH结构域蛋白13(zinc finger CCCH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3,ZC3H13)与 IGF2BP1 蛋白互作且在 ESCC 中的表达水平与 IGF2BP1 正相关;ZC3H13 和IGF2BP1共同调控的潜在靶基因CNNM2、KIAA1549、SP3均具有高可信度的m6A修饰位点.本研究提示,IGF2BP1可能通过m6A依赖的方式与其余m6A甲基化酶协调作用,激活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而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EMT进程,发挥致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YTHDF2介导凋亡相关因子降解途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协助食管癌免疫逃逸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食管癌细胞后对YTHDF2及凋亡相关因子(Fas)的影响,阐明其促进免疫逃逸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g感染食管癌与YTHDF2及Fas表达变化;运用免疫共沉淀验证YTHDF2和Fas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将体外培养的Pg感染后的KYSE150细胞通过慢病毒转染分为对照组(转染si-NC)和实验组(转染si-YTHDF2),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中YTHDF2、组织蛋白酶B(CTSB)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对Pg感染的KYSE150细胞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E64)进行处理,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抑制剂处理前后YTHDF2、CTSB、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Pg感染前后及E64处理的KYSE150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相关效应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g感染后的组织或细胞中YTHDF2的表达增强,而Fas表达减弱(P<0.001);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YTHDF2和Fas之间可直接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i-YTHDF2组细胞中CTSB表达量减低,而Fas及FasL的表达量高于si-NC组(P<0.001);用E64处理细胞后,CTSB表达减弱,YTHDF2表达无影响,而Fas及FasL的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PBMC共培养的细胞中,GranzymeB及Ki67表达由强到弱分别为Pg阴性、Pg阳性+E64、Pg阳性,而PD-1表达情况相反(P<0.001).结论 Pg感染依赖YTHDF2调节Fas的表达,协助食管癌免疫逃逸,从而促进食管癌发生发展,表明YTHDF2可能是一个新的调控食管癌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N6-甲基腺苷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N6-甲基腺苷(m6A)是发生于腺苷N6位上的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信使RNA(mRNA)的主要表观遗传修饰.m6A修饰由m6A甲基转移酶催化,其核心组分包括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TTL14,且其m6A位点可被m6A识别蛋白读取和m6A去甲基化酶删除.m6A甲基化修饰参与RNA代谢的各个阶段,包括稳定、剪接、翻译和降解等,进而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此,本文对m6A甲基化修饰的基本功能和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METTL3通过YTHDF2/AKT1/PPARγ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体外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ETTL3、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YTH m6A RNA结合蛋白F2(YTHDF2)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并感染MSCs;采用成脂分化试剂盒诱导各组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的脂肪细胞形成情况;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METTL3突变重组载体以证实METTL3的m6A关键位点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利用放线菌素D作用于YTHDF2过表达的MSCs以探究阅读蛋白YTHDF2对AK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RNA pull-down结合银染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可能发生甲基化修饰的片段与识别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m6A甲基化酶METTL3以PPARγ/AKT1依赖的方式抑制骨髓MSCs的脂肪形成,并且以m6A修饰阅读蛋白YTHDF2依赖的方式抑制AKT1的蛋白表达.YTHDF2可识别并结合发生m6A修饰的AKT1编码序列(CDS),降低其表达水平,抑制MSCs脂肪形成过程.结论:m6A甲基化酶METTL3通过YTHDF2/AKT1/PPARγ通路调控人骨髓MSCs成脂分化过程.本研究为从肿瘤微环境角度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华细辛(异)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IEMT)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ME)是中药细辛Asari Radix et Rhizoma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麻醉、抗炎等功效,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是初始前体物苯丙氨酸在众多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完成的过程.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eugenol O-methyltransferase,EOMT)是其中的关键酶之一,可使丁香酚苯环 4 位上的羟基甲基化,从而将丁香酚转化为甲基丁香酚.该研究首次从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中克隆 1 条(异)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iso)eugenol O-methyltrans-ferase,IEMT]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包含 1 113 bp,编码 1 个由 37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具有甲基转移酶特征性结构域,以及二聚化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sIEMT,诱导目标蛋白表达并分离纯化蛋白,以及对目标蛋白进行体外酶学分析,结果表明,AsIEMT具有双重催化活性,既能催化丁香酚生成甲基丁香酚,也能催化异丁香酚生成甲基异丁香酚,但后者效率更高;以异丁香酚为底物时,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0.90±0.06)mmol·L-1,Vmax 为(1.32±0.04)nmol·s-1·mg-1.该研究拓展了对苯丙素类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的了解,为中药细辛品质形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