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和儿童患病的危险因素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感染率,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以此推荐临床上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最佳经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8~201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Shaare Zedek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患儿的医疗资料。将CA-MRSA感染患儿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感染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20例患儿,其中CA-MRSA组有124例,MSSA组有496例。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1~5岁)、女孩、阿拉伯民族且居住在东耶路撒冷。CA-MRSA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平均为11.2%。MSSA对克林霉素耐药性增加,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性仍较低。结论:耶路撒冷的CA-MRSA发病率不断升高,MSSA和MRSA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发生改变。持续监测CA-MRSA患病率和耐药性以优化疑似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蒙古地区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毒力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毒力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12月皮肤科住院患者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及鼻腔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疑似金葡菌菌落,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金葡菌毒力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sst-1、pvl、hla、clfA 4种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金葡菌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对金葡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耐药率及毒力基因检出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曼-惠特尼 U非参数检验。 结果:在210例住院患者中,共分离金葡菌85株,包括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54株(病例组),鼻腔部位31株(对照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5株金葡菌中14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85株菌对青霉素耐药率[90.59%(77/85)]最高;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00%(51/85)、61.18%(52/85),未发现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PCR显示,病例组菌株pvl基因检出率(33.33%,18/54)高于对照组(12.90%,4/31, χ2 = 4.28, P = 0.038)。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对照组菌株clfA相对表达量[3.87(2.30,5.94)]高于病例组[1.63(0.95,2.62), P = 0.007]。85株金葡菌分型共得到17个ST型别,其中主要优势型别为ST398-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20/71)和ST22-MRSA(9/14)。ST22-MRSA菌株毒力基因pvl检出率(14/14)明显高于非ST22型MRSA(0, P < 0.001)。 结论: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葡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这些抗生素不应作为临床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皮肤金葡菌感染性疾病发病可能与毒力基因pvl有关;金葡菌鼻腔定植可能与clfA基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东地区血液内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广东省50家医院血液内科血标本来源细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了解血液内科血流感染(BSI)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平台,对2019年广东省50家医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和ICU由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检出率进行分析,同时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特征分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4岁)进行分析。参考CLSI 2019年M100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广东省50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48家)血液内科、呼吸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三个科室各1618、1026、3626株血标本分离菌完整微生物信息资料。其中血液内科革兰阴性杆菌占71.8%,革兰阳性球菌占28.2%。血液内科分离前5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群。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19.7%和80.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无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群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6.9%,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超过25.0%。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儿童组耐药率普遍高于成人组。成人组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4.1%,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超过25.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性超过80.0%,但儿童组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于成人组(11.8%对6.5%)。鲍曼不动杆菌无对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科室之间比较,ICU和呼吸内科血标本革兰阳性球菌比例高于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最低,分别为0.3%和3.7%。血液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最低,分别为8.3%和25.8%。ICU整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都最高。结论:血液内科血标本来源细菌构成比与重要细菌耐药性与呼吸内科、ICU存在差异,广东地区血液内科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及以草绿色链球菌群为主的链球菌属比例明显高于ICU和呼吸内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物中毒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6和ST7菌株分子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肠毒素、肠毒素基因、耐药性、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2起食物中毒样本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 spa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ELISA检测菌株产肠毒素型别;PCR检测肠毒素基因;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选取2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运用Snippy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2起食物中毒的41株菌经MLST和 spa基因分型方法分为ST6-t701和ST7-t091。耐药性分析显示,27株ST7-t091中有2株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余25株ST7-t091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色葡萄球菌(MSSA),对7种抗菌药物耐药;14株ST6-t701菌株的耐药谱完全一致,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携带 sea基因。全基因组分析显示,21株金葡菌具有相同毒力基因谱 scn、 sak、 sea、 hla、 hld、 hlgA、 hlgB、 hlgC、 lukD,携带的 scn-sak-sea属于人类免疫逃避基因簇D型,位于前噬菌体?Sa3上。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源分析显示,2株MRSA ST7-t091高度同源,而12株MSSA ST7-t091和7株MSSA ST6-t701分别聚为一簇。 结论: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分别为MRSA ST7-t091和MSSA ST7-t091混合感染以及MSSA ST6-t701感染引起,菌株耐药性较强且具有高致病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头孢比罗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血流感染葡萄球菌的体外药效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头孢比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体外药效,并评价各给药方案的抗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收集了2021年1月至12月来自我国51家医院血培养的葡萄球菌共1 777株,采用稀释法测定头孢比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蒙特卡罗模拟(MCS)预测4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积达标率(CFR)。结果:头孢比罗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MIC 50(抑制50%细菌的MIC值)、MIC 90(抑制90%细菌的MIC值)分别为0.500、1.000 mg/L,MIC范围为≤0.060~4.000 mg/L;对SAU和CNS的耐药率分别为0.1%(1/1 073)和7.7%(54/704)。万古霉素、达托霉素未检测到葡萄球菌耐药。4种药物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均未见耐药。MCS发现,标准给药方案头孢比罗500 mg(每8 h 1次)、达托霉素6 mg·kg -1·d -1对葡萄球菌均可达到较高的PTA和CFR;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标准给药方案对葡萄球菌均CFR低。万古霉素1 000 mg(每8 h 1次)给药时,MRSA、MSSA的CFR均≥90.0%,而CNS的CFR仍<80.0%。利奈唑胺600 mg(每8 h 1次)给药时,对葡萄球菌的CFR均≥90.0%。 结论:头孢比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头孢比罗、达托霉素标准给药方案可达到有效的抗菌效果,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有必要根据MIC及菌种适当增加用药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0-2022年某三甲妇产科医院多药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医院制定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MDRO菌株,分析MDRO临床感染情况、分布科室、标本来源及耐药性.结果 临床共分离5 257株细菌,其中1 308株MDRO,来自1 168例患者,MDRO检出率为24.88%;其中59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 143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91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9株碳青霉烯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REC)、5株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1株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CRAB),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MDRO患者,科室分布为:产科(15.24%),妇科(82.96%),新生儿科(1.71%),乳腺科(0.09%);标本来源主要是尿液,分离409株(31.27%),其次是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分别分离386株(29.51%)、145株(11.09%);1 308株MDRO,经判定分离自584例次(44.65%)的医院感染患者,184例次(14.07%)的社区感染患者和540例次(41.28%)的定植患者;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均敏感,对磺胺甲噁唑/甲氧嘧啶、利福平、莫西沙星等耐药率较低.结论 妇产科医院CRE检出率不高,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MDRO的主要类型,主要分离自妇科肿瘤患者.可通过对目标患者入院的主动筛查,强化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肾病科因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收治的34例以半永久导管为通路进行MHD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期间预后情况。根据住院期间的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2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4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葡萄球菌属为最多见病原菌,占总数的82.15%,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57.15%),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株(21.43%),表皮葡萄球菌7株(25.00%),包括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3株(10.71%);革兰阴性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单因素分析显示,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组发热时间比预后良好组明显延长〔d:8.50(3.75,45.00)比2.50(1.00,4.75), P<0.01〕,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随机血糖(GLU)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ESR(mm/1 h):82.36±24.98比56.95±35.65,CRP(mg/L):123.45±74.10比67.35±55.22,GLU(mmol/L):8.74±3.66比6.42±1.95,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为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 OR)=1.020,95%可信区间(95% CI)为1.002~1.038, P=0.02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预测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最佳截断值为104.65 mg/L时,敏感度64.3%,特异度为85.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时,主要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且其预后不良主要与较高的血清CRP水平有关;血清CRP水平能有效筛选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食品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种群结构。方法: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2006-2020年我国16个省份收集的763株食源性金葡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葡萄球菌蛋白A编码基因( spa)和葡萄球菌染色体 mec基因盒(SCC mec)分型,使用BioNumerics 7.5软件创建基于ST类型的最小生成树。国外进口食品分离到的金葡菌31株被纳入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结果:763株金葡菌共鉴定出90个ST型和160个 spa型别,其中20种为新ST型别。72个(72/90,80.0%)ST型属于22个克隆群,其中主要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占82.44%(629/763)。其中优势克隆群中ST型和 spa型别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多态性变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7.60%,共鉴定出7种SCC mec型别,以ST59-t437-Ⅳa(17.24%,10/58)、ST239-t030-Ⅲ(12.07%,7/58)、ST59-t437-Ⅴb(8.62%,5/58)、ST338-t437-Ⅴb(6.90%,4/58)和ST338-t441-Ⅴb(6.90%,4/58)为主。本研究分离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被分为2个种群分支,命名为Clade1和Clade2,相同克隆群、ST型和 spa型别的菌株呈聚集分布。Clade1全部为CC7甲氧西林敏感菌株,Clade2中包括21种克隆群和所有MRSA菌株,MRSA菌株按照SCC mec和ST型呈聚集分布。CC398、CC7、CC30、CC12和CC188中的国外分离株与我国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 结论:本研究中食源性菌株主要优势克隆群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与既往报道的我国医院、社区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克隆群存在重叠现象,这提示食品作为病原体社区传播和食物中毒的载体,需高度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6至2017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BRICS)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33家成员单位8 1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325株(28.5%),革兰阴性菌5 829株(71.5%)。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 831株(34.7%)、肺炎克雷伯菌1 289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922株(1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5株(7.4%)、鲍曼不动杆菌372株(4.6%)、铜绿假单胞菌315株(3.9%)、屎肠球菌312株(3.8%)、链球菌属237株(2.9%)、阴沟肠杆菌220株(2.7%)和粪肠球菌205株(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4.2%(315/922)和77.7%(470/60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6%(2/312),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5.7%(1 576/2 831)、29.9%(386/1 289)、38.5%(15/39);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2%(33/2 831)、17.5%(226/1 289)。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8%(55/372)和5.9%(22/3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1.3%(4/315)和18.7%(59/315)。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MRSA的检出率较国内同期其他监测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呈上升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明确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特点。 方法:2013年1月—2019年10月从北京儿童医院共收集到189株新生儿SA临床分离株,对所有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 MLST)、葡萄球菌染色体盒(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 SCC mec)分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Staphylococcus protein A, Spa)分型,并进行了杀白细胞毒素(Panton-valentine leucocidin, PVL)基因及21种超抗原毒力基因的检测。 结果:189株SA临床分离株中,125株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标本,55株分离自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脓液,8株分离自血液,1株分离自胸腔积液。189株SA中有98株甲氧西林敏感SA(methicillin-susceptible SA,MSSA)及91株甲氧西林耐药SA(methicillin-resistant SA,MRSA)。MSSA克隆型较分散,共发现了42种克隆型,ST188-t189是主要的克隆型,占11%;MRSA共有26种克隆型,ST59-SCC mecⅣa -t437为主要的克隆型,占53%。MRSA中PVL的阳性率(32%)明显高于MSSA(10%)( P<0.01),有166株菌株(88%)至少携带一种超抗原毒素基因,其中携带率最高的为肠毒素基因 seq和 seb,分别为47%和43%, seb- sek- seq是最常见的超抗原基因谱型。MRSA、MSSA菌株超抗原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5%(77/91)和90%(88/98),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新生儿MRSA与MSSA的主要克隆型不同,MRSA的主要克隆型为ST59-SCC mecⅣa -t437,MSSA的主要克隆型为ST188-t189, MSSA的克隆型更为分散。MRSA中的PVL阳性率(32%)明显高于MSSA的PVL阳性率(10%),两者超抗原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5%和90%,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