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老年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风险,极少有研究关注老年人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SIBO的影响。应用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BT)研究老年人SIBO的患病率,探讨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老年人罹患SIBO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的200例老年人,分为长期维持PPI治疗组、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LBT检测SIBO的患病率,分析比较三组的SIBO患病率。结果:200例老年LBT受试者,SIBO患病率为71.5%(143/200)。PPI治疗和糖尿病(DM)是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77.1%(108/140),未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5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长期维持PPI治疗组SIBO患病率显著高于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88.6%、65.7%和58.3%, P值均<0.01)。按需PPI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IBO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长期PPI治疗的老年人,PPI治疗时间>61个月者SIBO患病率明显升高。 结论:老年人长期维持PPI治疗增加SIBO患病风险,而按需PPI治疗则不会增加其风险。因此如果老年人必须接受长期PPI治疗,在原发病许可的前提下,尽量按需服用,而不是每日持续服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障碍和局部微环境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1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氢甲烷呼气试验检测SIBO发生率,采用钡餐检测小肠动力,采用16S rRNA检测粪便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每个样本的物种丰富度低于使用相同序列的对照组,观察组Sha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04±0.32 vs 3.41±0.25, P=0.008)。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种和进化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门水平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观察组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 P<0.05);属水平两组患者拟杆菌属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普氏菌属、另枝菌属、栖粪杆菌属、考拉杆菌属、真杆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毛螺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 P<0.05)。各个时间点观察组氢气浓度值和甲烷浓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SIBO阳性患者17例,阳性率80.95%;对照组SIBO阳性患者6例,阳性率28.57%,两组患者SIBO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9.611, P=0.002)。观察组小肠运行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存在小肠动力障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动力和肠道菌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机制,对胆结石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 方法:连续纳入因消化道症状于2021年9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且既往未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是否感染 H. pylori,分为 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诊断SIBO。 H. pylori阳性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方案治疗。停药6周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和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 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男49例,女53例,年龄(42.1±9.9)岁。其中 H. pylori阴性49例, H. pylori阳性53例;SIBO阳性47例,阴性55例。 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腹部症状及萎缩性胃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H. pylori感染者SIBO阳性率高于非感染者(60.4%比30.6%, P=0.003);SIBO阳性者腹胀(36.2%比10.9%, P=0.002)和便秘(27.7%比1.8%, P<0.001)症状发生率高于SIBO阴性者。 H. pylori根除后SIBO检出率较治疗前下降(20.8%比60.4%, P<0.001),根除后SIBO缓解率为66.7%(20/30),患者便秘症状较前改善(6.0%比18.9%, P=0.008),其余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纳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 pylori感染增加SIBO风险,含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四联方案对 H. pylori感染合并SIBO有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玫瑰痤疮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玫瑰痤疮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病情况,分析不同呼气试验结果与玫瑰痤疮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就诊的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甲烷氢呼气试验检测受试者肠道产甲烷及产氢情况,以评估SIBO患病情况。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症状及既往病史等资料。使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SIBO与玫瑰痤疮发病的关系。结果:116例玫瑰痤疮患者完成了甲烷氢呼气试验,年龄18 ~ 56[25(22,33)]岁,男7例(6.0%),女109例(94.0%);红斑型玫瑰痤疮43例(37.1%),丘疹脓疱型73例(62.9%)。其中,SIBO 94例(81.0%,95% CI:72.7% ~ 87.7%),氢气呼气试验阳性84例(72.4%,95% CI:63.3% ~ 80.3%),甲烷阳性47例(40.5%,95% CI:31.5% ~ 50%)。中重度红斑患者67例中,甲烷呼气试验阳性33例(49.3%),轻度者49例中甲烷阳性14例(28.6%),两组甲烷阳性率差20.7%( P = 0.025,95% CI:13.9% ~ 27.5%),SIBO及氢气阳性率在中重度红斑与轻度红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性别、分型及丘疹脓疱、潮红、灼热的严重程度、玫瑰痤疮生活质量等在SIBO阳性与阴性组、氢气阳性与阴性组及甲烷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烷阳性与玫瑰痤疮红斑严重程度相关( OR = 2.495,95% CI:1.102 ~ 5.649, P<0.05)。 结论:玫瑰痤疮患者中SIBO阳性率高,但仅甲烷阳性率与对照人群有差异,且甲烷阳性与玫瑰痤疮红斑严重程度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SHMBT)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三家医疗中心消化科门诊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16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6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及SHMBT,比较两组人群SHMBT结果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消化科门诊患者行SHMBT检查时甲烷(CH 4)和氢气(H 2)的截断值,并应用上述医疗机构内2 655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的SHMBT存档数据(验证集)评估SHMBT在SIB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和 Z检验。 结果:按照SIBO国际推荐诊断标准(空腹CH 4≥10 ppm或H 2≥20 ppm),SHMBT阳性率病例组(35.2%,57/162)和对照组(21.7%,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 P=0.043)。病例组CH 4和H 2产生量高于对照组[CH 4:3(2,7)比3(1,3)ppm;H 2:11(4,22)ppm比 10(5,15)ppm],CH 4产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22, P=0.001)。以受试者是否有消化道症状为判断标准绘制 ROC 曲线,单独CH 4、单独H 2和CH 4联合H 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531和0.620,截断值分别为空腹CH 4≥4 ppm、空腹H 2≥13 ppm和空腹CH 4≥5 ppm(或CH 4≥4 ppm且H 2≥24 ppm);单独CH 4或CH 4联合H 2均可以有效区分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和无症状人群( P<0.05)。单独CH 4与CH 4联合H 2作为诊断SIBO的指标时,验证集SHMBT阳性率分别为34.2%(907/2 655)和30.4%(806/2 655),与国际推荐诊断标准条件下所得SIBO阳性率(32.0%,849/2 65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独CH 4与CH 4联合H 2作为 SIBO 阳性判断值时的特异度分别为79.9%和85.0%,准确率分别为68.8%和 71.7%。 结论:空腹一次测定呼出气中CH 4和H 2含量可能成为诊断SIBO的方法之一,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中将CH 4联合H 2 [即空腹CH 4≥5 ppm(或CH 4≥4 ppm且H 2≥24 ppm)]作为SIBO诊断截断值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硫化氢呼气试验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硫化氢呼气试验(hydrogen sulfide breath test,SBT)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12月某高校学生,进行消化道症状和1周膳食问卷调查,以及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methane breath test,LHMBT)和SBT。分析呼气中氢、甲烷及硫化氢浓度并绘制硫化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BT的阳性判断标准。结果:共纳入300名受试者,男84名、女216名,年龄17~32(21.6±2.4)岁。203名报告SIBO样症状,其中LHMBT阳性99名(48.8%);无症状97名中,LHMBT阳性38名(39.2%)。摄入乳果糖90 min时呼气中硫化氢升高值和氢气升高值显著正相关( r=0.516, P<0.01);硫化氢绝对值和甲烷浓度显著正相关( r=0.632, P<0.01)。以服用乳果糖后90 min时硫化氢绝对值≥62.5 ppb(×10 -9)或较基线值升高25.0 ppb为阳性判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4%、79.1%和73.3%。硫化氢丰度与维生素B 12的摄入量显著相关( P=0.011),阳性者便秘更为突出。 结论:乳果糖硫化氢呼气试验与氢-甲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便秘患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可作为诊断SIBO的重要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人多重用药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人多重用药对罹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已行甲烷氢呼气试验(MHBT)的住院患者85例,根据MHBT检测结果,分为SIBO(+)组和SIBO(-)组,用药种类≥5种定义为多重用药,分析比较两组中多重用药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5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SIBO(+)组为38例(44.71%),多重用药患者为41例(48.24%),用药种类和多重用药在SIBO(+)和SIBO(-)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 χ2=14.33,均 P<0.05)。多重用药是SIBO的危险因素( P=0.017, OR=10.85,95% CI:1.52~77.29)。在14类常见药物中,胃肠动力消化类药物与SIBO相关。多重用药与90 min时氢气的变化值呈正相关( P=0.040, r=0.22,95% CI:0.01~0.42)。 结论:老年人多重用药与SIBO相关,是SIBO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SIBO患病风险,指导进一步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11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两者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15日沧州市中心医院和河间中医院诊治的11例COVID-19合并AP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9~79岁.COVID-19轻型10例、中型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8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重度急性胰腺炎1例.消化系统表现中腹痛11例,伴恶心呕吐4例,腹泻1例.11例患者均行以下检查:血淀粉酶139(38~851)U/L,血甘油三脂2.57(0.69~4.2)mmol/L,8例患者血脂肪酶74(27~196)U/Lo 3例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病后空腹血糖较前升高2~4 mmol/L.5例患者氢甲烷呼气试验阳性.结论 COVID-19合并AP以男性多见,COVID-19轻型多见,合并AP时以轻型急性胰腺炎多见.COVID-19可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对AP患者的血脂、血糖、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可能是AP的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胃食管反流病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利福昔明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01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的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49例,依据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BT)结果,将其分为GERD合并SIBO组(GERD-P组)与不合并SIBO组(GERD-N组).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1)与临床资料(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并发症、内镜下表现、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的区别.随后将GERD-P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联合利福昔明0.2g tid治疗4周)和对照组(单独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治疗4周),通过临床资料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结果 GERD-P组与GERD-N组相比,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无差异(P>0.05),CERD-P组的BMI,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及并发症比例,内镜下表现严重程度,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高于GERD-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内镜下表现缓解情况及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BMI的GERD患者更容易合并SIBO,GERD合并SIBO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量表评分均较GERD不合并SIBO患者严重.对合并SIBO的GERD患者,艾普拉唑联合利福昔明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艾普拉唑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老年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体质量指数与小肠细菌过生长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幽门螺杆菌(HeIicobacterpyIori,Hp)相关性胃炎及体质量指数(BMI)与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同时行胃镜及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actulose breath test,LBT)检查的156例年龄≥65岁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分析比较2组SIBO阳性率;根据患者的BMI分为营养不良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0~28.0 kg/m2)、肥胖组(>28.0 kg/m2),分析BMI与SIBO的关系.结果 156例患者中,SIBO阳性者109例(70%).Hp阳性组、Hp阴性组的SIBO阳性率分别为80%(76/95)、54%(33/61),Hp阳性组的SIBO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不同BMI组中SIB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组中SIBO阳性者9例(75%),正常体重组中SIBO阳性者40例(56%),超重组SIBO阳性者46例(82%),肥胖组SIBO阳性者14例(82%).BMI增大或减小,SIBO发生率都会升高.结论 老年患者中Hp感染与SIBO相关,BMI过高或过低,SIBO发生率都会升高,低BMI可能是SIBO的结果,对于有轻微症状和易感因素的老年患者,早筛查、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