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某化工园区周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其健康风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化工园区周边家庭室内空气中典型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和卤代烃(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方法 选择西南某典型化工园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区域15户家庭连续3年室内空气中夏、冬两季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园区附近居民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benzene series and halocarbons,BSHs)普遍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35~6.68 μg/m3和0.26~7.43 μg/m3,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浓度超过了《国际WELL健康建筑标准TM第2版》的标准限值.室内空气中BSHs既有室内来源,也有室外传输.对于单个污染物而言,四氯乙烯无明显的致癌风险,苯、乙苯、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三氯甲烷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甲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均无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污染物累计致癌风险超过了风险阈值.结论 化工园区附近室内空气中BSHs普遍检出,来源复杂,其风险值得长期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背叶中大波斯菊苷的提取分离与薄层色谱鉴别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白背叶中1个黄酮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用95%乙醇回流提取白背叶,旋蒸回收乙醇,用硅胶拌匀,以石油醚洗脱、乙酸乙酯回流提取,回收浓缩乙酸乙酯部位。取乙酸乙酯部位,上聚酰胺柱,用水和甲醇梯度洗脱,收集60%乙醇馏分,进一步分离纯化;以大波斯菊苷为对照品,白背叶为对照药材,硅胶G板为吸附剂,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0∶3∶0.3)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从白背叶中分离得到大波斯菊苷,建立了白背叶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对白背叶进行鉴别,可更好地控制白背叶药材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障碍和局部微环境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1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氢甲烷呼气试验检测SIBO发生率,采用钡餐检测小肠动力,采用16S rRNA检测粪便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每个样本的物种丰富度低于使用相同序列的对照组,观察组Sha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04±0.32 vs 3.41±0.25, P=0.008)。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种和进化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门水平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观察组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 P<0.05);属水平两组患者拟杆菌属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普氏菌属、另枝菌属、栖粪杆菌属、考拉杆菌属、真杆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毛螺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 P<0.05)。各个时间点观察组氢气浓度值和甲烷浓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SIBO阳性患者17例,阳性率80.95%;对照组SIBO阳性患者6例,阳性率28.57%,两组患者SIBO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9.611, P=0.002)。观察组小肠运行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存在小肠动力障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动力和肠道菌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机制,对胆结石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4-甲基-2-戊醇测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4-甲基-2-戊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于2022年1月,以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4-甲基-2-戊醇,用二氯甲烷-甲醇(95∶5, V/ V)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气相色谱法测定。 结果:4-甲基-2-戊醇的检出限为0.04 μg/ml。4-甲基-2-戊醇的线性范围为0.16~1 616.60 μg/ml,回归方程为 y=1.94 x-5.48,相关系数为0.999 58,最低检出浓度为0.03 mg/m 3(空气体积以1.50 L计算),批内精密度为1.08%~1.75%,批间精密度为1.41%~2.52%,解吸效率为95.15%~99.91%。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以保存3 d,在4 ℃冰箱中至少可保存7 d。 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4-甲基-2-戊醇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指蛋白152对NO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52(RNF152)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联合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C57BL/6小鼠,建立CAC发生发展4个阶段(分别为正常上皮组织、炎症恢复期、轻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的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阶段小鼠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利用人结直肠癌RKO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RNF152的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NF152高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使用NO自由基供体DETA NONOate处理细胞,比较RNF152高表达对NO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OM和DSS联合使用能有效地模拟人类CAC的病程,AD3组小鼠成瘤率为100%。CAC小鼠模型的结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显示,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结肠癌的发生发展逐步降低。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腺癌组结肠组织中RNF152 mRNA的表达水平为1.23±0.18,高于对照组结肠组织(0.52±0.08, P<0.01)。RNF152稳定高表达的RKO-RNF152细胞中,sub-G1期细胞比例[(3.6±0.4)%]高于RKO-PCDB细胞[(1.8±0.1)%, P<0.01],Bcl-XL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DETA NONOate处理后,RKO-RNF152细胞的凋亡比例为(31.2±3.1)%,高于RKO-PCDB细胞[(14.2±2.1)%, P<0.001]。 结论:RNF152的表达降低与CA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老年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风险,极少有研究关注老年人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SIBO的影响。应用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BT)研究老年人SIBO的患病率,探讨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老年人罹患SIBO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的200例老年人,分为长期维持PPI治疗组、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LBT检测SIBO的患病率,分析比较三组的SIBO患病率。结果:200例老年LBT受试者,SIBO患病率为71.5%(143/200)。PPI治疗和糖尿病(DM)是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77.1%(108/140),未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5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长期维持PPI治疗组SIBO患病率显著高于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88.6%、65.7%和58.3%, P值均<0.01)。按需PPI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IBO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长期PPI治疗的老年人,PPI治疗时间>61个月者SIBO患病率明显升高。 结论:老年人长期维持PPI治疗增加SIBO患病风险,而按需PPI治疗则不会增加其风险。因此如果老年人必须接受长期PPI治疗,在原发病许可的前提下,尽量按需服用,而不是每日持续服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昭通彝良天麻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昭通彝良天麻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RP-C18及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L6骨骼肌肌管细胞进行化合物降糖活性研究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活性测试.结果:从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赛比诺啶-A(2)、邻苯二甲酸二戊酯(3)、天麻素(4)、对羟基苯甲醛(5)、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6)、对羟基苯甲醇(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4,4'-二羟基二苄基醚(9)、4-羟苄基甲醚(10)、月桂酸乙酯(11)、三亚油酸甘油酯(12)、ethyl(2E,5S)-5-benzyloxy-2-tetradecenoate(13)、正十六烷(14)、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 acid(15)、L-柠檬酸-1-甲酯(1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腺苷(18)、丁香酸(19)、棕榈酸(20)、α-D-呋喃果糖(21)、5-羟甲基糠醛(22)、豆甾醇(23)、n-hexacos-5,8,11-trienoic acid(24)、异芒果苷(25)、胡萝卜苷(26)、β-谷甾醇-3-O-丁 基(27)、methyl-11-methyl-10-pentadecenoate(28)、巴利森苷E(29).结论:其中,化合物3、8、11~13、15、17、21、24、27、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8、10~13、17、18、21表现出促进L6肌管细胞降糖活性,化合物11~15、20表现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涂层多孔镁合金支架的抗菌和成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制备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镁合金支架,并在体外评价其理化性质、降解及药物释放行为、细胞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等。方法:利用模板复制技术制备多孔镁合金(Mg-2Zn-0.3Ca)支架,通过高温氟化处理后获得MgF 2表层,再将其浸没于含有盐酸万古霉素/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后匀速提拉,获得载万古霉素/PLGA的多孔镁合金载药支架。根据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镁合金、氟化镁合金、PLGA涂层氟化镁合金、载万古霉素/PLGA氟化镁合金支架)分组,分别为Mg组、MgF 2组、PLGA组、万古霉素/PLGA组。将各组支架制备完成后立即测定并评价其材料学表征、降解速率、药物释放速率、抑菌性能、血液相容性及促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等。 结果:成功制备出载万古霉素/PLGA镁合金支架,其孔隙率平均为66.39%,降解速率[(0.540±0.102) mm/年]显著低于镁合金支架[(10.048±0.297) mm/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载万古霉素/PLGA在Hank平衡盐溶液中降解的pH值接近生理酸碱度;万古霉素在前48 h释放速度较快,48 h后逐渐变缓,11 d时累积药物浓度达最大值(43 mg/L),11 d后仍缓慢释放。万古霉素/PLGA组支架的抗菌率(97.89%±0.28%)显著高于Mg组(74.92%±2.20%)、MgF 2组(78.46%±2.59%)、PLGA组支架(61.0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溶血率为0.55%,远低于ISO 10993-4标准要求(5%);其浸提液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3、7 d,促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4.80%±5.13%、112.36%±2.07%、127.79%±4.61%;培养14 d时钙结节明显增多,吸光度OD值为1.189±0.020,显著高于Mg组(0.803±0.020)、MgF 2组(0.878±0.028)、PLGA组支架(0.887±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载万古霉素/PLGA的多孔镁合金支架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材料学性能、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促成骨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少年期与成年期患者唾液菌群差异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近年来菌群成为研究热点,而口腔菌群的一些背景状况,如年龄的差异化表现尚有待澄清。本研究拟对少年期与成年期的唾液菌群差异开展前瞻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52例门诊患者,在平衡了性别、民族、地区、症状、压力、口腔伴随疾病等因素后,组成少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14(1)岁,男性比例26.9%;成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35(7)岁,男性比例15.4%。两组研究对象均除外深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重度牙周炎、严重牙列拥挤、明显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口腔黏膜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情况、关节调查Fonseca记忆指数(Fonseca anamnestic index, FAI)、压力状态水平、睡眠质量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清晨非刺激条件下采集口腔唾液,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两个年龄组的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少年组和成年组的唾液菌群 α多样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 β多样性呈现明显区别(Bray-Curtis距离 F值=3.044, P=0.001;Jaccard距离 F值=1.670, P=0.001),菌群构成上的丰度差异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属水平的显著富集菌群,在少年组是普雷沃菌属、放线菌属、奇异菌属、乏养菌属、乳杆菌属,在成年组是嗜血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隐蔽菌_(SR1)_[G-1]、密螺旋体属、小单胞菌属、土地杆菌属、坦纳菌属、毛螺菌科_[G-8]、厌氧球形菌属、毛螺菌科_[G-3]。功能预测在两组间亦有区别,少年组涉及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磷酸肌醇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光合作用通路,成年组涉及生物素代谢、丁酸代谢、硫辛酸代谢、甲烷代谢、蛋白质外排、RNA降解以及霍乱肠毒素致病循环。 结论:少年组的特异菌群含有常驻菌、益生菌,成年组与感染相关致病菌的种类增加。今后在进行口腔菌群分析时须区分少年与成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紧密连接蛋白-6基因对结肠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影响及其表达水平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基因对结肠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采用随机对照组原则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的方式诱导结肠癌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10只)和claudin-6组(10只)。其中claudin-6尾静脉注射claudin-6过表达质粒,每周1次,连续4周。模型组注射等量的阴性对照(NC)质粒,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取出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癌组织,分别检测瘤体的体积和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建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claudin-6蛋白的表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claudin-6 mRNA的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结肠癌组织为血管生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评估组间差异,两两分析采用 t检验。 结果:干预后claudin-6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分别为(0.63±0.18) cm 3和(0.57±0.15) g,均显著降低并低于对照组的(1.61±0.29) cm 3和(1.46±0.34) g( t=6.754、8.69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模型组结肠癌组织中mRNA(1.98±0.21)和claudin-6蛋白(1.27±0.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68±0.46和3.95±0.31, t=12.357、15.674, P<0.05),claudin-6组的mRNA(3.58±0.32)和claudin-6蛋白(2.46±0.27)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1.98±0.21和1.27±0.17, t=5.647、6.358, P<0.05)。模型组的MVD水平(27.64±5.32)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74, t=4.847, P<0.05),claudin-6组MVD水平(16.99±4.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74, t=8.47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过表达claudin-6具有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提示claudin-6在结肠癌中的抑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