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开展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05个监测点内医疗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开展情况,计算各检测项目的比例、比较其差异。结果:75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分别为97.5%(733/752)和91.4%(687/752);淋球菌培养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8.4%(364/752)和23.4%(176/75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各检测项目的比例均<40%。其中,省、地市及县区级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均>90%,开展淋球菌培养的比例分别为66.9%(83/124)、46.9%(197/420)和47.4%(82/173),开展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9.0%(36/124)、25.0%(105/420)和19.7%(34/173)。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梅毒与淋病检测项目、CT核酸检测的比例高于民营/合资医疗机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高于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华东和中南地区监测点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最低。结论:我国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已普遍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但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开展不足。不同级别、类型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不同,不同地区性病检测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民营/合资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性病检测能力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水痘引起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罕见,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神志迅速转差,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的神志及肌力均有好转,说明尽早并及时使用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更早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症状隐匿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例及其全科诊疗思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1例神经系统及影像学表现隐匿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诊断要点及难点,分享有关发热伴头痛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VZV对Schwann细胞朊蛋白糖基化的影响及甲钴胺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对人Schwann细胞(human Schwann cells, hSC)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 PrP C)糖基化特征的影响,及甲钴胺(methylcobalamin, MeB 12)的调节作用。 方法:以感染复数1.0的VZV感染细胞48 h,加入250 μg/ml的MeB 12培养48 h,用抗体3F4分别包被上清和沉淀中PrP C,凝集素-ELISA法筛查PrP C的糖基化特征,并测定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 结果:VZV感染组细胞上清与沉淀中的PrP C聚糖比例与未感染组比较有明显变化,总聚糖比分别为1∶1.5和1∶2.6(F=24.18, P<0.001, LSD-t=8.27, P<0.001),提示VZV感染后PrP C稳定性下降,相应的SOD活性(4.43±2.05 U/mg)与未感染组(14.23±1.27 U/mg)比较明显下降(F=18.19, P=0.001, LSD-t=6.54, P<0.001),MDA水平(11.17±1.89 nmol/mg)与未感染组(3.73±0.35 nmol/mg)比较明显升高(F=30.70, P<0.001, LSD-t=8.25,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入MeB 12后,VZV感染细胞沉淀中的聚糖较VZV感染未加药组有明显增加,总聚糖比为1∶2.4,提示MeB 12增强了PrP C的稳定性,相应地SOD活性明显增高(11.07±2.07 U/mg, LSD-t=4.42, P =0.002),MDA水平明显下降(5.23±0.96 nmol/mg, LSD-t=6.58, P<0.001),与感染未加MeB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VZV可改变hSC中PrP C的糖基化特征,而MeB 12可调节PrP C的糖基化特征,增强PrP C的稳定性,从而提高hSC的抗氧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类疱疹病毒4型相关胆管细胞癌影像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类疱疹病毒4型相关胆管细胞癌(EBVaICC)是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ICC的6.6%,其预后在ICC中较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优势血清型与VP1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V)优势血清型与变迁并分析ECHOV VP1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荧光RT-PCR和PCR分别检测脑脊液标本中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包括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V)和新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HEV阳性脑脊液标本采用RT-PCR法扩增HEV-B组全长VP1基因序列,测序后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CHOV VP1基因型、基因重组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RD细胞分离培养出6株毒株,但Hep-2细胞分离培养结果均阴性。11份标本HEV通用荧光RT-PCR结果阳性,但其他病毒检测结果均阴性。11份HEV阳性标本中6份检出ECHOV,与分离培养结果一致,分别为4株ECHO6、1株为ECHO7和1株ECHO30血清型,柯萨奇病毒和EV检测结果均阴性。4株ECHO6病毒属于ECHO6-C2基因亚型,但分为ECHO6-41/46和ECHO6-45/48两个流行克隆,ECHO7和ECHO30分别属于ECHO7-C和ECHO30-C基因型。ECHO6与ECHO30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存在VP1基因重组。结论:ECHOV是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主要病原体,且可能存在局部暴发流行。ECHO6与ECHO30病毒VP1基因存在重组可能性,ECHO6有成为ECHOV优势血清型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新生儿疑难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新生儿疑难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且经脑脊液、肺泡灌洗液或血液病原菌mNGS技术确诊的不明原因发热、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危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mNGS结果。结果:4例新生儿,其中男2例,女2例,起病年龄为生后5 h至26 d。2例患儿为脑炎/脑膜炎,其中例1患儿表现为发热、抽搐、昏迷,例2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不能缓解且脑脊液细胞数不能恢复正常;例3患儿长期发热伴C-反应蛋白增高,例4患儿发热、咳嗽、呼吸窘迫。传统培养均未检出致病微生物,mNGS分别检测出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微小脲原体、人类疱疹病毒5型、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结论:mNGS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治疗效果欠佳、危重感染等新生儿疑难病原体感染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带状疱疹发病后卒中风险增加及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两种不同的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其中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卒中。目前,评估带状疱疹发病后卒中风险的研究较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索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发生卒中的风险,并评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该风险的影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全国病例数据,纳入18岁及以上患者2 165 505例,其中有带状疱疹患病史的患者71 911例。结果显示,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30 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 OR值(95% CI)为1.93(1.57~2.40), P<0.001;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或带状疱疹活疫苗后发生卒中的风险降低, OR值(95% CI)为 0.57(0.46~0.72)、0.77(0.65~0.91),均 P<0.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