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住院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住院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保护性因素.方法 在广州市4家精神科住院部连续入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65例,采用自编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调查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并进行分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分类患者生活质量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果 共465名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四所医院患者生理领域评分(58.15±15.65)、心理领域评分(49.13±8.20)、社会关系领域评分(48.78±15.83)、环境领域评分(51.48±14.44),均低于中国常模标准(P<0.05).在睡眠时长、运动情况、年龄、有无合并躯体慢性病、性别、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病程、吸烟情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文化程度、体重状态、起病年龄、饮酒情况上无显著差异,均P>0.05.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曾经结婚或同居、自知力水平高、睡眠时长>7小时、规律运动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性别*自知力水平、婚姻状况*睡眠时长*运动情况、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睡眠时长*运动情况、性别*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运动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交互作用影响.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多种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相关,应根据相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表型到分子:革命性的肠道菌群鉴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菌群是由许多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对人体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关键基因与代谢产物,将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辅助诊断,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与药物治疗效果评价,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肠道菌群的鉴定在临床诊疗及药物研发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迅速发展的领域进行全面回顾.传统的鉴定方法无法全面捕捉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肠道菌群的分类鉴定也从最初的表型鉴定和化学鉴定演变到了分子水平鉴定.本综述整合了肠道菌群的主要鉴定方法及其应用评价,特别关注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鉴定中的应用,这种革命性的肠道菌群鉴定方法预示着人类对微生物世界认识的全新篇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3-2022年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NF-κB)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节NF-κB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1.6.19和CiteSpace6.2.R4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3 728篇、英文文献995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献分别涉及487、237位核心作者,形成以延光海、刘健、王丽和Li Wei、Zhang Li、Zhang Yu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中、英文文献分别形成7、8个有效聚类.关键词分析表明,该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研究方式(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干预方式(针灸、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等)等.结论 中医药调节NF-κB研究主要关注相关疾病和干预方式等,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是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简史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10年来,高场强MRI系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深入,但其安装和扫描条件要求较高,运行成本昂贵,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的普及.相比之下,低场强(0.01~1.0 T)MRI虽然成本较低,但因其成像性能欠佳,也未能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低场强MRI有望实现类似于高场强MRI系统的各种应用,通过优化软件、硬件设计和技术革新,低场强MRI可以在保持成本经济、便于转运优势的同时提高信噪比,达到提高诊断性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际场景的目标.特别是在急重症诊断方面,低场强MRI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追溯了低场强MRI的发展历程,对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未来低场强MRI技术的发展探寻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失神经支配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室重塑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失神经支配在心脏移植早期影响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对运动的反应性.因此,本文就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失神经支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的补充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护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当今社会,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种特殊性人群多伴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发生低血压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第2版)》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来展开学习.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第2版)》的第一章中,对于血液透析以及血管通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了解世界领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与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术后谵妄(POD)是老年患者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病死率.PO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其危险因素繁杂,预防困难,治疗效果不佳.艾司氯胺酮是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抑制药,同时具备麻醉和镇痛作用,除了广泛应用于围术期麻醉诱导与维持、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与管理外,艾司氯胺酮在精神疾病和急危重症诊疗等多学科领域同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艾司氯胺酮防治POD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3-2023年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年1月1日-2023年9月5日收录的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使用NoteExpress3.7软件管理文献题录,利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 71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来源期刊617种,其中《陕西中医》发文最多(136篇);涉及799位作者,核心作者包括刘健、林久茂、彭军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年高频关键词有名医经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细胞凋亡、肺癌、肝癌等;研究前沿涉及作用机制、数据挖掘及分子对接等.结论 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配伍应用、成分分析、作用机制,以及各医家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的经验总结等方面.数据挖掘名医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药物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注射水凝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前景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共同表现,全球约超过六千万人深受其影响.心脏移植目前仍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金标准",心力衰竭患者在遵循基础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由于心力衰竭的复杂机制以及众多并发症,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在临床工作中的局限性被逐渐放大.近年来,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其中,可注射水凝胶由于其微创性和有效输送治疗药物的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慢性心力衰竭领域,可注射水凝胶主要应用于组织再生、药物输送和免疫治疗等.本文主要阐述可注射水凝胶在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黑磷纳米片在帕金森病中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多基因遗传.因中脑多巴胺代谢失调而引起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尽管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是针对该疾病发病机制开发的,但是由于在血脑屏障渗透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纳米材料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能够将药物靶向到特定区域,解决药物缺乏特定部位的递送问题.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穿越血脑屏障.最新研究表明,携带纳米载体和合适配体的治疗药物,有助于改善亲、疏水性药物在大脑中的分布,实现特定部位的药物递送.黑磷是近5年备受关注的新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结构赋予的性能,包括优越的光热/光动力特性、还原性、高载药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介绍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以及黑磷纳米片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