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硬化剂注射病理性穿通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病理性穿通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ULE)的临床疗效。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65侧)确诊为病理性穿通静脉引起的VULE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7(56.3±11.4)岁,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级均为C6期。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病理性穿通静脉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创面愈合情况、穿通静脉反流情况,以及局部硬结形成、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脑卒中、一过性视觉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硬化剂渗漏、出血、软组织肿胀等情况。手术时间23.0~80.0(46.6±12.2)min,术后住院时间1.0~10.0(5.6±1.7)d。2例患者术后第7天局部硬结形成,予相应处理后痊愈。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10.8±2.7)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术后2个月左右复发,出现微小溃疡,超声检查见原闭合穿通静脉部分再通,再次行超声定位下局部麻醉注入泡沫硬化剂后,患者溃疡痊愈,随访3个月无再次复发。60例患者65侧患肢溃疡面均于1~3个月愈合,复查超声原溃疡创面周围均无病理性穿通静脉反流。患者患侧下肢瘙痒、疼痛、色素沉着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无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脑卒中、一过性视觉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病理性穿通静脉治疗VULE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术后复发者可反复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CT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FCP)的CT误诊原因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MFC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搜集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胰头癌病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24例MFCP中,CT诊断MFCP 18例,诊断准确率为75%,6例(25%)误诊为胰腺癌/恶性占位.MFCP主要影像学表现包括(1)病灶平均直径为(5.44±1.27) cm,周围渗出明显(20例),3例(12.5%)出现分叶征;(2)14例(58.33%)肿块内出现钙化,其中8例(57.14%)混合型钙化(钙化分布呈弥漫型且于病灶边缘分布为著),4例(28.57%)为斑片状钙化,2例(14.29%)为点状钙化,7例(29.17%)出现坏死囊变;(3) 14例(58.33%)出现假性囊肿,囊肿有张力且呈“蜂窝”状囊改变;(4)16例(66.67%)出现胰管扩张,其中“串珠”样扩张14例(87.5%),均匀性扩张2例(12.5%),19例(79.17%)出现“胆胰管穿通征”,2例(8.33%)“胆胰管不相交征”,17例(70.83%)胆管扩张,7例(29.17%)出现“双管征”,13例(54.17%)伴有胰管结石;(5)18例(75%)强化后时间密度曲线(TDC)为缓升缓降型;(6)11例(45.83%)出现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平均直径约11 mm),呈轻度均匀强化;(7)17例(70.83%)胰周血管呈受压移位改变,血管形态多规则光整,2例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8)20例(83.33%)伴有右侧肾周筋膜增厚.结论 胰头部MFC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认识不足与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当是漏诊与误诊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多模态影像学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FCP)与胰头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胰头部MFCP与30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包括CT、MRI及PET/CT)资料,由两位腹部放射医学高级职称医师在飞利浦影像工作站双盲法评价图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大小:MFCP组病灶大于胰头癌组,MFCP组右侧肾周筋膜增厚出现率高(均P<0.001);(2)分叶征:胰头癌组出现率明显高于MFCP组(P<0.001);(3)密度/信号:胰头癌组坏死囊变出现率高于MFCP组(P<0.05),钙化出现率明显低于MFCP组(P<0.001),MFCP以混合型钙化为主(n=8,57.14%),分布呈弥漫型且于病灶边缘分布为著具特征性;另外,MFCP病灶内可见残存的正常胰腺组织;(4)囊性病变或假性囊肿:MFCP组病灶出现率明显大于胰头癌组(P<0.001),具有张力的蜂窝状囊仅见于MFCP;(5)胰腺体尾部萎缩:两者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 =0.708);(6)胆管、胰管扩张:胆胰管穿通征多见于MFCP,胆胰管不相交征多见于胰头癌组(均P <0.001);(7)强化特点:MFCP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均高于胰头癌组(P值分别为P<0.001与P=0.008);(8)胰周血管受侵、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 DWI表现:MFCP组扩散受限高信号少于胰头癌组、ADC值高于胰头癌组(均P<0.001);(10)SUVmax值:MFCP组早期与延迟期SUV值明显低于胰头癌组(分别为2.51±0.42与7.13±3.04、2.10±0.31与9.20±3.56,均P<0.001),随着时间延迟SUV值胰头癌组增高,而MFCP组变化不大或降低.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者在本文中报道2例分别由药物和外伤诱发的罕见病例。例1.女,22岁,10年前因患半胱氨酸尿症用D青霉胺治疗,1年后躯干上部出现弧形角化性皮损,其临床及组织学均符合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ESP)改变。例2.男,27岁,6年前双上臂静脉穿刺数月后,在针刺处出现典型的ESP皮损。2例病人均作了组织学及免疫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分别取自病人的临床活动性皮损及皮损中央非活动性皮损。部分组织作常规切片,HE及VG染色,部分用PAP法作免疫酶标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病理性穿通静脉电凝术治疗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通过电凝法处理下肢病理性穿通静脉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评估该方法的有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了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5例(188条患肢),病理性穿通静脉接受了经皮穿刺套管针电凝术,大隐静脉主干接受射频消融术.观察术后下肢临床表现的恢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尤其表现在溃疡的愈合情况(P<0.05).未出现例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任何并发症.结论:病理性穿通静脉电凝治疗对促进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的皮肤病损和溃疡的愈合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脑小血管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病理性变化的一组疾病的统称,绝大部分是散发的,少部分与遗传相关.CARASIL是一种罕见的非高血压性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其致病基因由10号染色体上HTRA1基因的双等位突变引起.CARASIL患者早期可出现脱发、反复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脊椎变形、腰痛等症状.头颅MRI常见的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白质高信号及分布于丘脑及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灶.神经病理学检查可见脑小动脉粥样硬化伴内膜增厚、胶原纤维致密、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中膜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小穿通动脉,无颗粒状嗜锇性物质(granular osmiophilic material,GOM)或淀粉样蛋白沉积.现就CARASIL的临床特征、影像特征、病理特征、遗传学特点、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小血管病的分类及其现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脑小动脉、穿通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受损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CSV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低灌注、高胆固醇血症、TIA或卒中史、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其分类方法众多,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标志、病理生理机制及病因学等方面来进行分类.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表现.其治疗借鉴了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抗血小板、调脂治疗等.本文主要从CSVD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分类及其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因学识别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RVV)病因学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就诊患者的超声资料,序贯性检查复发肢体是否有下腔静脉高压或阻塞、盆腔静脉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手术部位新生血管、大隐静脉复通或残留、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小隐静脉反流等,并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103例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治疗患者,男75例,女28例,年龄41~69岁,平均(55±6)岁.超声检查发现:下腔静脉高压或阻塞6例(5.8%),其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下腔静脉血栓、癌栓各1例,下腔静脉植入后血栓1例,布加综合征1例;盆腔静脉病变26例(25.2%),其中髂静脉压迫程度≥50%者18例(11例继发髂外静脉血栓),放疗后髂静脉重度狭窄4例,左卵巢静脉反流3例,髂动静脉瘘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16例(15.5%);手术部位新生血管22例(21.3%);大隐静脉复通或残留17例(16.5%);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15例(14.5%),大腿段8例,小腿段7例;小隐静脉反流8例(7.7%),其中3例检出Giacomini静脉反流.结论 序贯性全面超声扫查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因学识别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