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连续抽取2023年3月至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193例住院患者.出院当天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出院后1个月随访出院后结局指标,包括是否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和再入院.结果 181例患者完成基线调查;159例患者完成随访调查.181例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00(151.00,201.00)]分;181例患者中27.1%(49/181)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通道数量的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通道数量及出院指导质量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159例患者中28.9%(46/159)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出院后1个月内,做好出院准备组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率低于未做好出院准备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通道数量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升出院指导质量并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以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困惑与症状不确定性,降低非计划就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皮质醇觉醒反应探讨高神经质人群基础应激表现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从皮质醇觉醒反应角度探讨高神经质人群基础应激表现特征.方法 于2014年9月至11月招募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女性受试者50人,借鉴心理学神经质人格的概念,将受试者分为高神经质组(28人)及低神经质组(22人),入组时通过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人格问卷、健康调查问卷分析受试者的身心健康表现,再于受试者月经黄体中晚期进行皮质醇觉醒反应实验探讨两组在基础皮质醇水平及应激变化上的异同点.结果 高神经质组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得分高于低神经质组,艾森克人格测验内外向倾向分量表得分低于低神经质组(P<0.05).高神经质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低神经质组(P<0.05).高神经质组叹气、怕冷、口干、疲劳、食欲改变、全身疼痛出现频率高于低神经质组(P<0.05).不同测量时间点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低神经质组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简单效应显著(P<0.05),多重比较发现,低神经质组醒来即刻0min的皮质醇浓度低于晨起后30、45、60min(P<0.05);高神经质组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简单效应不显著(P>0.05).不同组别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醒来的即刻0min,晨起后45 min和晨起后60 min组别的简单效应显著(P<0.05).醒来的即刻0 min高神经质组皮质醇浓度高于低神经质组,而在晨起后45、60 min高神经质组皮质醇浓度低于低神经质组(P<0.05).结论 高神经质人群具有基础应激高水平、应激变化减弱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绝望和抑郁在某银行广西分行职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银行职工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绝望感和抑郁症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银行广西分行及支行全体职工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工作满意度问卷、绝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和链式中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银行职工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绝望感、抑郁症状得分分别为(20.55±3.39)分、(36.09±12.51)分、(8.43±3.03)分、(7.57±5.55)分.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绝望感与抑郁症状(r=0.557)呈正相关,职业倦怠与绝望感(r=0.579)、抑郁症状(r=0.640)呈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r=-0.526)、绝望感(r=-0.439)、抑郁症状(r=-0.480)呈负相关(P<0.05).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绝望感和抑郁症状在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间的作用机制是链式中介效应.其中工作满意度→绝望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抑郁症状→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绝望感→抑郁症状→职业倦怠3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16(95%CI:-0.130~-0.102)、-0.112(95%CI:-0.125~-0.097)、-0.072(95%CI:-0.081~-0.064),分别占总效应的22.14%、21.37%、13.74%.结论 绝望感、抑郁症状在银行职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因此未来可通过提高银行职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其职业倦怠、减轻其绝望感和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西藏青中年人群睡眠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西藏青中年人群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拉萨市城关区30岁~59岁人群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与抑郁症状之间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5 510名30~59岁青中年人,年龄为44.7±8.5岁,抑郁症状者占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过短、睡眠质量差是青中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8h相比,眠时长≤6h和7h者抑郁症状的OR值(95%CI)分别为3.51(1.91~6.44)和1.89(1.06~3.37).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抑郁症状的OR值(95%CI)为2.24(1.46~3.46).亚组分析显示,男性睡眠时长≤6h、女性睡眠时长≤7h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西藏青中年人群睡眠质量与发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男女性别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青中年人群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两因素之间的联合效应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睡眠时长≤6h、睡眠质量差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最强(OR=7.43,95%CI:3.50~15.75).结论 睡眠时长过短(≤7h)、睡眠质量差对西藏青中年人群抑郁症状患病风险有影响,同时存在联合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共病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及家庭支持的关联.结果 抑郁症状筛查率为42.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bA1c≥7 mmol/L、FPG≥8.6 mmol/L、职业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4000元、吸烟、糖尿病病程10~20年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好(DSQL评分,OR=0.832)及社会支持得分较高(SSRS评分,OR=0.848)的患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低收入及高收入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群更易患有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等身心共病疾病的防治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防治观,识别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风险,将疾病的监测诊疗、心理指导、社会支持贯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湖南省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的知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的知晓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在湖南省14个市州抽取154所学校308个班级15 400例中小学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以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患者健康问卷抑郁分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的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湖南省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知晓率为34.7%(95%CI:33.9%~35.5%).学生对心理问题情绪表现的知晓率最高,为51.4%(95%CI:50.5%~52.3%),其次是生理表现,知晓率为29.7%(95%CI:28.9%~30.5%),而对行为表现的知晓率最低,知晓率为27.5%(95%CI:26.7%~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城市学生、高中生、有心理问题疾病史、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自评学习成绩为班级排名前25%、学校有心理老师等因素能提高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知晓率.结论:湖南省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的知晓率有待提升,教育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表现的知晓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资料,总结食源性肉毒中毒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一起24人进食自制豆腐乳,导致14例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分析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14例肉毒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中毒患者均为A型肉毒中毒,误诊2例,饮白酒者的中毒发病率 RR值为0.183( P=0.009)。中毒潜伏期中位数为2.0(1.0~3.0)d,10例复视、4例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9例继而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4例进展为呼吸困难、胸闷等。中毒患者都意识清楚、无感觉异常、无发热、无腹泻腹痛等,实验室检测及颅脑CT/MRI无特征性异常。注射肉毒抗毒素治疗,8.0(7.0~8.5)d后好转出院,6月后随访,9例患者仍有轻微视物模糊。 结论: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对称性下行性弛缓性瘫痪,饮白酒降低食源性肉毒中毒发病率,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标准问卷的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虽然指南推荐了哮喘诊断标准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在人群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推荐采用标准化的哮喘问卷进行患病率调查,因为标准化的哮喘问卷具有效益高、成本低、应答率高的特点,所得结果也便于在不同人群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开展的4项具有较大影响的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欧盟呼吸健康调查(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ECRHS)、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国际婴儿喘息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Wheezing in Infants,EISL)和世界健康调查(World Health Survey,WHS),上述研究结果也是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估算全球哮喘患病率的重要数据来源。在中国,曾进行过多次儿童、成人哮喘患病率的调查,但是既往调查多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定义人群中的哮喘者,因此,所得结果与国际上采用标准问卷所得哮喘患病率无法比较。在中国20岁以上代表性人群中进行的中国肺部健康研究(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CPH),采用了与ECRHS一致的哮喘问卷,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中表现有喘息症状的哮喘患病率达4.2%,有近4 570万成人哮喘患者,但该数据并不包括20岁以下哮喘患者以及不典型哮喘患者。此外,CPH研究还显示,中国成人哮喘的漏诊率高,规范化治疗率低,亟待社会采取措施提高哮喘的诊治与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临床特征,以期为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于2017-2021年收治的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和确诊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共纳入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18例、确诊病例85例,二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 7.09,χ 2 = 0.74、4.02、0.55, P = 0.295、0.785、0.327、1.000)。18例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均为重点人群筛查发现,且未出现临床症状和异常影像学征象;85例确诊病例临床症状以肌肉关节疼痛、发热、多汗、乏力、腰背痛为主,影像学表现以关节炎、脾肿大、脊椎炎为主。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70%、1.40%)、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3.05%、0.40%)、C-反应蛋白(1.62、4.62 mg/L)、红细胞沉降率(1.00、11.00 mm/h)、血清凝集试验抗体效价中位数(1 ∶ 100、1 ∶ 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 - 2.97、- 5.11、- 3.49、- 3.21、- 3.50, P = 0.003、0.001、0.001、0.001、0.007)。 结论: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粒细胞构成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低于确诊病例;重点人群定期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者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476例,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加速康复优化措施分为加速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376例。对照组进行了术前评估与宣教、血液管理、麻醉要点、手术要点、切口关闭、疼痛管理、引流管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措施;加速康复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在术前禁食水与输液管理、术后饮食与输液管理、肠道准备、尿管管理和离床活动等临床措施上实施了加速康复外科优化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施情况(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禁水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输液量、术中输液量、术后输液量、留置尿管使用情况)、近期效果评价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和远期效果评价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肩部疼痛VAS评分、随访颈肩部僵硬麻木VAS评分、90 d再住院率]。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95例,其中加速康复组69例,对照组226例。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前禁食时间、禁水时间、术前输液量、术后输液量和尿管使用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近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远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改良JOA评分、NDI评分、术后颈肩部不适症状和90 d再住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有效缩短了患者禁食时间、禁水时间和尿管的使用率。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对手术远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