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证三法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三证三法、菌毒炎同治理论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重症肺炎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热毒炽盛证合并瘀毒内阻证重症肺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机械通气、化痰、营养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均治疗1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in arterial blood,SaO2)、(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感染生化指标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气分析指标Sa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CRP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用于热毒炽盛证合并瘀毒内阻证重症肺炎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有关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临床医案,采用Excel 2019统计症状、药物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构建复杂网络与系统聚类,采用R 4.2.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63例,涉及症状143个,以发热、食欲减退、口渴、心烦、汗出等为主;舌脉象40个,以脉数、舌红等为主。涉及中药163味,其中主要药物9味。中药频次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主要应用原方药物,且常用剂量为竹叶10 g、石膏30 g、人参或党参10 g、麦冬15 g、半夏10 g、甘草6 g、粳米15 g。配伍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配伍组合。“连翘→金银花”“沙参→口干”具有强关联性。结论: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的证型主要为外感余热清、气阴两伤型,痰热壅肺型,里热炽盛、津亏热结型,胃阴虚火旺型,脾胃虚弱、阳虚水泛型,该方所针对的发热可源于三焦中任何一焦,病位主要在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合理使用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多版诊疗方案,其中推荐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从临床合理用药的角度分析了第六版方案推荐的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认为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病机以血瘀为基础,疫毒炽盛进而导致闭证和脱证同时并现,提出:重型疫毒闭肺证可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重型气营两燔证可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危重型内闭外脱证使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固脱,但必须与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开窍合用,且须辨明阴阳,阳脱者使用参附注射液,阴脱者使用生脉注射液,阳闭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血瘀证是重型和危重型的共有病机,应选用血必净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保证各组织器官充分灌流,为调动人体抗病潜能,截断扭转病势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张发荣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总结张发荣教授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邪热耗伤气阴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关键,初期肝郁化火,邪热内盛,耗气伤阴;中期火热炽盛,痰瘀互结,气阴始亏;后期气阴两虚,病久及肾,肝肾亏虚.治疗时,注重扶正祛邪,顾护气阴,分期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总结出8组角药.初期常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中期常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散结,黄药子-猫爪草-山慈菇化痰散结,丹参-玄参-苦参活血消瘿;后期常以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麦冬-北沙参-五味子养阴宁心,黄芪-黄精-地榆养阴益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型、证素的临床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86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为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诊创伤科、重症医学科、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的病例107例,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6例,应用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病位、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总体归属于血瘀气滞证、脾肾阳虚水停证、瘀结水留证、热毒炽盛证、脾肾气虚血瘀证、肝肾气血两虚证及痰湿中阻证;病位证素10个,尤以肾、脾、胃、肝、膀胱比较多见;病性证素12个,尤以血瘀、毒、阳虚、水停、气虚、血虚、气滞、湿、闭等比较常见.结论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相符合,辨证素更明确地揭示了疾病发生的病位、病性及病理因素,更能形成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论治用药.故而当临床中可采用证素辨证来避免医者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偏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张磊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
编辑人员丨2024/6/8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将郁热头痛分为郁热表证、郁热里证,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其治疗头痛郁热表证选方用药以"辛散轻清"为主,以宣散表邪、恢复气机出入正常为主,临床常用经验方谷青汤,选奇汤、芎芷石膏汤、清空膏、川芎茶调散、川芎散等加减化裁也为其常用方,多用羌活、防风、白芷等风药.热郁里证头痛为气、血、津液郁滞于脏腑,郁久化热,灼热上扰清窍所致.气壅于内宜清宜泄,头痛合并阳明里热炽盛者,可加石膏,肠道燥屎内结者可用承气汤、大柴胡汤;气滞血瘀宜疏宜和,可用逍遥散、小柴胡汤、散偏汤、镇肝熄风汤等加减治疗;痰热内郁宜消宜导,对于痰热头痛者多以温胆汤、涤痰汤治之;瘀热内结宜行宜下,常用川牛膝、大黄以引血、引热下行.此外,张老师认为,久病瘀阻经络宜通络和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论治缺血性中风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阐述了阴火与元气相互克伐、一胜一负的关系.元气与阴火的盛衰变化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机体元气亏虚,阴火炽盛于内,致内风旋动,直冲犯脑而发为中风,故阴火内盛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该时期的阴火主要以火热、痰瘀等实火为表现形式;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阴火之势渐颓,实火渐消,虚火渐显,虽标实之证未尽,然而,元气亏虚才是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机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提出泻阴火、补元气的治疗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的不同侧重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急性期重在泻阴火之实,阴火泻除则元气得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首补元气,补肾以充元气,元气充盈则阴火自敛.同时,还应通过辨证论治佐以其他治法提高疗效.本文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对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及治法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 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住院患者病原学、中医证候特征等临床资料信息,应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结果 证素分布上,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主要证素为肺与痰.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病位证素心神、经络与病性证素闭、气不固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证素心神、闭的出现频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表现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以咳嗽、吐痰、痰黏难咯、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为主.结论 证素心神、闭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相关性较高.高龄老年群体更容易罹患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其证候表现进一步印证老年肺炎正气亏虚、热毒炽盛、痰瘀互结之基本病机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张志远从肝、脾、肾论治耳鸣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总结张志远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耳鸣的临证经验.认为耳鸣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耳窍失养,多与肝郁、肝火、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脾虚痰凝、肾精亏损等因素有关.治宜调肝、健脾、滋肾,具体临证治疗时,肝气郁结型耳鸣运用仙女饮疏肝行气、开郁散结,肝火炽盛型耳鸣运用通玄泻青汤清肝泻火、通玄散郁,肝胆湿热型耳鸣运用泻肝除湿汤清利肝胆、除湿通窍,肝阳上亢型耳鸣运用熄风潜阳饮平肝潜阳、清肝熄风,脾虚痰阻型耳鸣运用定眩除鸣汤健脾利湿、化痰定眩,肾精亏损型耳鸣运用滋肾清火汤滋肾益精、清热开窍,肝肾亏虚型耳鸣运用补水制木防风汤滋补肝肾、平肝熄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