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曹洪欣运用经方清空汤治疗慢性病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清空汤由李东垣《兰室密藏》之清空膏加味而成,曹洪欣教授临床运用该方加味,治疗属肝胆风、湿、热伴有头痛症状的慢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曹洪欣教授认为,清空汤所治疾病其病位多为肝胆经循行的肢体经络,证属肝胆郁热、痰热上扰的疾病皆可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的244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所属社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121名)和观察组(1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干预后1年,比较两组偏颇体质人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潮热出汗、失眠、眩晕、疲倦乏力、肌肉骨关节痛、头痛、心悸评分及围绝经期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感觉异常、情绪波动、抑郁疑心、皮肤蚁走感、性生活困难、泌尿系感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偏颇体质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周围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使其偏颇体质转向平和质,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鼻炎3号方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急性鼻窦炎(胆腑郁热证)的研究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鼻炎3号方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急性鼻窦炎(胆腑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鼻腔负压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鼻炎3号方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Lund-Mackey评分、炎性指标、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SNOT-20量表、Lund-Mackey评分、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中医证候积分鼻涕、头痛、鼻分泌物、鼻黏膜充血4项,VAS评分脓涕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炎3号方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急性鼻窦炎(胆腑郁热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伤寒瘟疫条辨》疫病证治特点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基于《伤寒瘟疫条辨》,从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组方、复病治疗等角度探讨杨栗山疫病证治特点.疫病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所致,病机是阳热怫郁,治疗疫病以逐秽为第一要义,轻者用清法,选用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重者用泻下法,选用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升降散轻重皆可使用.杨栗山应用下法时不拘结粪,下不厌早.素体虚弱气、血、阴、阳严重不足者感受疫病须攻补兼施.杨栗山认为疫病出现表证如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者,非表有实寒,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汗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肝寒理论探讨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偏头痛以一侧或两侧头部交替疼痛为主,易反复发作,属中医"头痛"范畴,病机复杂,以内伤头痛为主.内伤头痛多责之于肝,临床辨证不仅要注重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基本病机,还应兼顾肝寒,注重温补肝阳、散寒止痛.肝寒头痛以头部两侧及巅顶疼痛为主,常伴胁肋胀满、少腹冷痛、胸闷太息等肝气郁滞的症状,以及呃逆呕吐、腹胀便溏、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的表现.肝寒头痛的辨证论治包括:①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伴干呕、吐涎沫、畏寒喜暖、手足逆冷等,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②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以头痛、口干渴、纳呆、自觉气上撞心、便溏等为主,予乌梅丸加减治疗.③肝血亏虚、寒凝血瘀.以头痛、手足厥冷、少腹冷痛、脉沉细涩等多见,予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并结合临床病案对基于肝寒理论治疗偏头痛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国医大师张磊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
编辑人员丨2024/6/8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将郁热头痛分为郁热表证、郁热里证,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其治疗头痛郁热表证选方用药以"辛散轻清"为主,以宣散表邪、恢复气机出入正常为主,临床常用经验方谷青汤,选奇汤、芎芷石膏汤、清空膏、川芎茶调散、川芎散等加减化裁也为其常用方,多用羌活、防风、白芷等风药.热郁里证头痛为气、血、津液郁滞于脏腑,郁久化热,灼热上扰清窍所致.气壅于内宜清宜泄,头痛合并阳明里热炽盛者,可加石膏,肠道燥屎内结者可用承气汤、大柴胡汤;气滞血瘀宜疏宜和,可用逍遥散、小柴胡汤、散偏汤、镇肝熄风汤等加减治疗;痰热内郁宜消宜导,对于痰热头痛者多以温胆汤、涤痰汤治之;瘀热内结宜行宜下,常用川牛膝、大黄以引血、引热下行.此外,张老师认为,久病瘀阻经络宜通络和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泄厥阴,通阳明"法辨治肝胃同病之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肝胃同病乃肝胃气火郁积,阴阳不并,或升降失调,气机逆乱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胃痛、胀、呕、呃、吞酸、吐血、便血、便闭、泄泻,与头晕头痛、口苦、胁肋胀、刺痛等症并见,甚则出现上热下寒、上盛下虚之证.根据肝胃同病的病机和症状特点,临证以"厥阴肝木-阳明胃土"复合脏腑模型为基,"肝木升阳,胃土通降,阴阳合一"为径,予叶天士"泄厥阴,通阳明"之法以消厥阴气火之郁、御阳明肝气之逆,并合辛润通络法以理血络之变,验之临床,每每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王邦才从五脏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介绍王邦才教授从五脏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的临床经验.王邦才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如咳嗽、胸闷、头痛、疲劳、低热不退、焦虑抑郁等,其重要病机是"虚处留邪,五脏受累".治则为扶正祛邪,从五脏肺、心、脾、肝、肾辨证,扶正当据所伤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程度,或益气养阴,或温阳补虚,或气血双补;祛邪当据留邪的性质,或祛风散寒,或清热化痰,或化湿解毒,或解毒和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