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基层综合医院的中医药辨治及防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及医务人员服用中药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3日-2月9日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COVID-19患者结合中医证候特点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同时该院411名医务人员服用1~4号协定处方加以预防,分别观察疑似COVID-19患者中医药辨治情况及医务人员服用中药预防感染情况。结果:服用中药后,25例痰热郁肺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6例,住院留观4例,确诊5例;15例痰湿蕴肺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7例,住院留观3例,确诊5例;18例脾胃不和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5例,住院留观1例,确诊2例;4例气虚湿困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例,住院留观1例,确诊2例。服用中药时间从入院至出院居家隔离分别为1~20 d。该院医务人员服用1~4号协定处方12~15 d,零感染。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疑似COVID-19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且预防效果明显,基层综合医院可加大中医药在COVID-19防控工作中的使用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 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咽异感症中医临证思辨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总结陈明达辨治咽异感症的临床经验.陈明达认为,咽异感症发病原因诸多,甚者多种病因共存,其发病特点是:大多与情志疾病相关;自觉症状多且严重;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临证之时,必须排除器质性原因.中医辨证分型为外感、内伤,外感者又分风袭饮留型和湿热郁肺型,内伤者分痰气互结型、气滞血凝型和阴虚内热型.在辨证论治时,应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近30年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期待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方组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四大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OSAHS的所有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Gephi 0.9.2 等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35篇合格文献,包含154首方剂、202味中药.半夏(8.96%)、茯苓(8.96%)、甘草(8.86%)、陈皮(7.57%)、石菖蒲(6.37%)等25味中药为高频药物,多以性温(47.65%)、味辛(32.51%)为主,主要归为肺(23.07%)、脾(21.74%)、心(16.47%)经,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以补虚药(23.78%)、化痰止咳平喘药(20.78%)、活血化瘀药(16.9%)、理气药(12.74)、利水渗湿药(8.96%)、开窍药(6.37%)为主;得到以痰瘀互结证为首的28种证型分布,以脾、肺、咽喉、鼻窍为主的病位证素13个及以痰、血瘀、气虚、湿邪、热邪为主的病性证素11个;获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石菖蒲→郁金+川芎等30条常用配伍组合,挖掘出5个核心方药组合及针对核心证素的8味公共药物.结论 中医药治疗OSAHS以扶正祛邪为主,益气补肺健脾、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开窍、理气燥湿化痰是临证遣方用药的基本原则,辨证予以解表、温阳、滋阴、安神、平肝熄风等.核心方剂为六君子汤、补阳还五汤、涤痰汤加减.该研究可为新药研发及新方组成提供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潘俊辉治疗肺结节用药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介绍潘俊辉教授辨治肺结节的临床经验.潘俊辉教授认为,肺结节病位在肺络,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气郁、痰浊、瘀血、邪毒痹阻肺络为标.临床常见诸型:痰瘀互结,痹阻肺络;邪毒郁结,瘀热阻络;情志不舒,气郁气结;阳气不足,邪气滞络.临证寒温药并用,且善用虫类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厥阴中风复杂病机谈前胡类方治疗虚劳外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厥阴中风存在阴阳虚损的背景,表现为虚损夹实、表里同病、寒热水火相兼的复杂疾病状态,厥阴中风的复杂病机模型是论治虚劳外感的重要理论模型之一.前胡可解散郁热、下气化痰、畅利水道、通腑消积、明目利窍、表里双解、祛邪不伤正,有和解之功,为治疗厥阴中风、虚劳外感之要药.前胡为厥阴表之正药,《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方书中以小前胡汤为核心衍化成前胡类方治疗虚劳外感,包括偏擅清热生津的深师竹叶汤,偏擅祛逐邪热结实的前胡汤,偏擅补虚益气制阴火的大竹叶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平喘止咳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平喘止咳汤对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开封市中医院肺病科且病房住院就诊的80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持续治疗一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平喘止咳汤治疗,连续服用一周.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炎症标志物水平[血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和疾病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测量表(CAT)],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标志物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和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主症(5.48±1.07)分、次症(4.30±0.85)分、舌脉(2.05±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主症(7.53±1.61)分、次症(5.75±1.11)分、舌脉(2.55±0.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PCT、hs-CRP、IL-6和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0.28±0.09)ng/mL、(8.82±2.89)mg/L、(2.98±0.57)pg/mL、(8.94±2.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0.44±0.06)ng/mL、(14.55±3.25)mg/L、(3.29±0.61)pg/mL、(14.22±3.2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PaO2和Sa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分别为(68.87±4.48)mmHg、(92.33±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1±4.13)mmHg、(90.01±1.11)%,但两组患者的PaCO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为(39.89±3.0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35±3.1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为(12.60±2.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2.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略低于对照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喘止咳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其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缓解疾病严重程度,还可改善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清金贝蒌汤加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清金贝蒌汤加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清金贝蒌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百分比(Expected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氧合指数(Ratio of partial pressure of O2 in arterial blood to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2/FiO2)]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41/43)与对照组90.70%(3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控制率62.79%(27/43)明显高于对照组44.19%(1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喘急、咳嗽、痰量、痰色及痰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医症状喘急、咳嗽、痰量、痰色及痰质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VE1、FEV1%、FVC、FEV1/FVC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肺功能FVE1、FEV1%、FVC、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O2/Fi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PaO2、PaO2/Fi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与对照组6.98%(3/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金贝蒌汤加减辅助布地奈德治疗痰热郁肺型COPD安全、有效,有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