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治疗中呈现巨大潜力."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是中医骨伤科关于骨修复的重要理论,其原本用于描述骨折愈合的持续、渐进过程,而股骨头坏死的血供破坏,必有血瘀,整个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需要良好的血供支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生则骨合,这与骨折修复的过程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将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探讨PRP联合化痰祛瘀中药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成骨-成血管耦联"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科学内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SNOFH中医病机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为病,痰阻为渐,毒聚为损."成骨-成血管耦联"机制与"瘀去-新生-骨合"中医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性.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SNOFH不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促进股骨头血管重建与再生以及股骨头坏死骨修复等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活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用于SNOFH防治,运用"成骨"之健脾补肾药,"成血管"之活血化瘀药,祛除"抑制因素"之化痰药、祛湿药,有步骤、有层次的治疗SNOFH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从"成骨-成血管耦联"角度探讨SNOFH中医药干预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能够为后续SNO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念分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念分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期间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术后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给予中医分期治疗.分别于术后3 d、术后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与腰椎功能(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椎体后凸角、前缘高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PG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炎性因子TNF-α、IL-6、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后凸角较术前缩小、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采取中医分期疗法对OVCF患者实施干预,可恢复椎体高度与后凸角,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调节血液流变学与炎性反应,且具有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桃红补虚复方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术后患者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它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或者其他因素导致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破坏,表现为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其治疗有手法复位以及手术复位,骨折复位后的愈合时间较长,快速的促进骨折愈合对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传统医学认为骨折的愈合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因此采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虚、健肾壮骨等药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密度的方法可以为促进骨折愈合创造条件[2].本文笔者采用自拟桃红补虚复方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骨折术后患者,观察其对骨折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建伟效方治验——祛瘀通督方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祛瘀通督方组 成:黄芪30 g,当归尾12 g,川芎10 g,赤芍12 g,水蛭10 g,蜈蚣1条,制大黄10 g,泽泻10 g,肉苁蓉10 g,淫羊藿10 g,桑寄生15 g,独活10 g.功 效:祛瘀通督,补气活血,补益肝肾.主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阻督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 解: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其味甘、微苦,归肺、脾、肝、肾经,补脾胃之元气,资气血之源泉,补气行血,气行则血行,气血通调,则瘀去新生;当归尾味甘、辛,甘温质润,归肝、心、脾经,重在补血活血、养血和营,兼能散寒止痛、养血润肠通便,为臣药;川芎味辛、温,为行气活血之圣药,通调周身之气血,亦为臣药,配伍黄芪、当归尾,共助补气行气、补血活血、通络止痛之效;赤芍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水蛭、蜈蚣为破瘀之要药,两者共奏破血行气、逐瘀散结、通络止痛之效;淫羊藿、肉苁蓉温肾壮阳、强筋健骨;制大黄破气散瘀、清热通便;泽泻健脾和胃、通淋化浊;桑寄生、独活补益肝肾、祛风除痹.诸药合用共奏祛瘀通督、补气活血、补益肝肾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严重致残的骨科疾病,因其机制复杂,病程难逆,故有“不死癌症”之称.近年来,中医药在ONFH的治疗中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尤其在“瘀去-新生-骨合”思想的指导下,ONFH的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故该文通过综述“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与ONFH的关系,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ONFH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从细胞层面探讨祛瘀、活血及补肾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好发于中青年的骨科难治性疾病.中医药为ONFH的保髋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是中医学关于骨修复的关键理论,也是中医治疗ONFH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祛瘀、活血及补肾中药为基于这一理论治疗ONFH的常用中药.本文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从细胞层面探讨了祛瘀、活血及补肾中药治疗ONFH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