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之根本,同时涉及肝脾,致瘀血、气滞、痰湿阻滞为标,更加重影响肾的功能,彼此互为因果,虚实夹杂.临证运用补肾调周法,依据肾中阴阳的动态变化,分期辨证论治:经后期治以滋阴补肾,益精养血为主,使血海充盈,气血调和,以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为排卵奠定物质基础,常用促卵泡汤加减;经间期治以补肾助阳,活血通络为主,为卵子顺利排出提供条件,方用促排卵汤加减;经前期治以补肾助阳为主,温煦子宫,促进黄体成熟,为孕卵植入子宫及经血按时排泄提供动力来源,兼以滋养肾阴,顺应肾中阴阳转化规律,方用促黄体汤加减;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调经,促进新生,治宜活血调经、重在祛瘀,引血下行,方用调经活血合剂加减.同时,重视中医针灸、埋线、刮痧、督脉灸等传统外治法,加强运动锻炼,改善不良生活及饮食方式,调整内分泌紊乱状态,维持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状态,进而从整体上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胞宫生殖轴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提高排卵率及妊娠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CNKI、VIP、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2006~2016年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预防复发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将CNKI、VIP、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药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3首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9个,新处方12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用药规律,用药频次前五位的是丹参、莪术、当归、三棱、赤芍,药物组合前三位是三棱、莪术,丹参、莪术,丹参、当归,以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调经止痛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椎管减压联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联合中药与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29~73岁,平均50.9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手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前路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单开门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其中单纯手术组34例,手术联合中药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 17分法对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根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根据JOA评分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制定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术后通过X线片、CT、MRI观察内固定及脊髓减压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均无硬膜、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并伴有脊髓压迫,出现不全瘫表现,及时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患者未留下明显后遗症.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单纯手术组平均(14.6±0.8)个月,手术联合中药组平均(13.5±0.7)个月,随访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术前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31±3.15、29.91±4.52、6.58±1.31,术后1周分别为10.21±2.58、18.67±4.31、8.24±1.18,术后1个月分别为11.38±2.85、16.11±3.18、8.91±2.11,末次随访分别为12.21±3.12、14.61±3.28、9.12±1.56,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前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29±3.47、30.83±4.14、6.38±1.81,术后1周分别为10.48±2.39、17.59±5.14、8.33±1.57,术后1个月分别为12.14±3.12、13.14±3.21、9.55±2.49,末次随访分别为13.85±3.34、12.11±2.51、10.33±1.9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联合中药组较单纯单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JOA改善率单纯手术组为(67.59±10.78)%,手术联合中药组为(66.88±12.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行X线、CT、MRI检查,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通过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扩大椎管,解除神经压迫,以疏通督脉,调节气血,振复阳气,配合中药活血祛瘀,温阳通络、补益肝肾能够达到较单纯手术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辅助性保护化学性肝损伤保健食品配方的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保健食品信息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分析其配方特点,为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保健食品的组方以及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共收集到325种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食品,其中282种(86.8%)保健食品配方中含有中药类原料;具有单一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及2种功能的保健食品个数分别是192、133.剂型方面,胶囊剂(156)约占总数的一半.使用频次(f)≥18的中药原料有21味,累计使用768次(73%).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得到9个新处方.中药原料在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食品中应用较为普遍,剂型的选择以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为主.最常用的5种功效成分分别是总黄酮、粗多糖、葛根素、总皂苷、牛磺酸.保健食品在中药原料的选择上与中医药理论治疗化学性肝病的原则基本相符,即解毒、扶正、活血祛瘀、清热、除湿等.应用较多的是解酒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通过软件挖掘的9个新处方还必须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等进一步研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新生针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赖教授擅长将通元针法与中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PCOS不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赖教授认为PCOS不孕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可采用通元针法治疗,用通督养神法以调和阴阳、补益先天之本,运用引气归元法以调和气机、疏通经络,而化痰祛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荣远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荣远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将荣远明门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112首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所录药物使用频次、核心用药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其处方规则及用药经验.结果:处方共涉及204味中药,频次≥30的有24味药,其中核心药物13味分别是白芍、杏仁、黄芪、鳖甲、紫菀、浙贝母、麦冬、白花蛇舌草、桑白皮、甘草、三七、半枝莲、补骨脂.通过聚类分析后演化出8首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方.结论:荣远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扶正却邪为原则,治疗时需辨虚实,虚者扶正以益气养阴为法,实者祛邪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针疗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结合既往抗疫及针灸临床经验,拟制火针疗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方案.火针疗法具有清热、祛湿、补虚、祛瘀、解毒的作用,主要针对预防人群、轻型和普通型以及恢复期COVID-19病例,主取督脉、肺经、膀胱经及胃经腧穴,并对儿童、年老体虚者、孕妇的特殊人群,加配身柱、"四花"(胆俞、膈俞)、支沟等穴.以期将火针疗法推广于社区及方舱医院中,作为中医药抗疫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脊髓损伤内治处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近20年脊髓损伤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67张验方,涉及144味中药,依次为当归、红花、桃仁、黄芪、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地龙、杜仲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红花、桃仁、川芎;新核心药物组合为熟地黄、山茱萸、杜仲,蜈蚣、土鳖虫、郁李仁,大黄、厚朴、苏木等;新处方为续断、补骨脂、稀莶草、熟地黄、山茱萸、杜仲,泽兰、蜈蚣、槟榔、土鳖虫、郁李仁,大黄、泽泻、厚朴、苏木等.结论 脊髓损伤的中医内治应以祛瘀通督、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大法,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兼补益肝肾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田元生教授补肾祛瘀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5
简要介绍田元生教授以补肾祛瘀通督法为治则,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经验,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典型病案等方面阐述.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田教授在传统肾虚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督瘀,治疗时以补肾祛瘀通督为治则,采用任督周天大艾灸、刮痧、刺络拔罐、穴位埋线治疗本病.该疗法在督灸的基础上尤其强调任脉灸,打通人体阴阳小周天,刮痧时强调放痧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穴位埋线时强调常规选穴与“以痛为俞”的综合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神庭、百会、风府),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PCA和MCA的Vm、PI)、炎症因子(NSE、MBP、IL-6、IL-17)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炎症因子降低(P<0.05),Barthel指数、Vm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