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医疗费用和研究安宁疗护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0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费用构成,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6天,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5 009.82元,其中以西药费为主(4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医保类型、使用抢救药物、血液透析、癌症种类、气管插管、输血、气管切开为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建立综合医院与安宁疗护机构双向转诊标准和服务流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山西省运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住院的120例终末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esearch Randomizer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住院期间,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采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心理痛苦程度、经验性回避水平、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期间,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57例、对照组5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35.14±4.76)分,对照组为(3 3.17±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4,P=0.009);干预后试验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为(4.14±1.88)分,对照组为(5.69±2.1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8,P<0.001);干预后试验组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得分为(16.19±3.80)分,对照组为(23.93±2.4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2,P<0.001);干预后试验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得分为(117.00±8.50)分,对照组为(101.45±11.8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6,P<0.001).结论 实施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经验性回避水平,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癌与非癌老年患者生命末期医疗状况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医学科因癌与非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肺复苏意愿以及生命末期医疗状况的异同,为不同老年人群开展缓和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查阅2014~2017年我院老年医学科≥60岁患者的死亡病历,记录临床特征、心肺复苏(CPR)签署、维持生命手段的应用及临终前医疗状况,129例根据死亡原因分为因癌死亡组(48例)和非癌死亡组(81例),比较组间临床特点及末期医疗状况的差异。结果:共129例患者,男性98例(76.0%),女性31例(24.0%),中位年龄87(60~100)岁,≥80岁110例(85.3%)。死亡原因主要为恶性实体肿瘤(48例,37.2%)和感染性疾病(47例,36.4%)。与因癌死亡组患者(48例)比较,非癌死亡组患者(81例)中≥80岁的比例高( P<0.05),95.1%(77例)比68.7%(33例);镇痛药物的使用率[5.0%(4例)比29.2%(14例)]和查尔森共病指数(5.7±2.3比8.9±2.7)降低( P<0.01);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中重度失能、口服多重用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当日完成签署CPR意愿的比例70.9%(56例)比39.6%(19例)、呼吸机使用率38.3%(38例)比16.7%(8例)、呼吸兴奋剂的使用率71.6%(58例)比52.1%(25例)增高( P<0.05);不同意CPR、行心外按压、电除颤、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比例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老年医学科生命末期患者情况复杂、终末期医疗负担重,急需开展老年缓和医疗;除了关注癌症患者外,非癌疾病终末期包括症状控制、早期探讨预先医疗计划、避免过度应用维生手段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缓和照护护理模式在肠癌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缓和照护护理模式在肠癌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在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血液肿瘤科收治的肠癌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缓和照护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S)及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a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V3.0),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WS及EORTC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缓和照护护理模式在提高肠癌终末期患者总体幸福感和强化生存质量方面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意义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意义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命意义及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9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意义治疗进行干预。采用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和自尊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命意义量表和自尊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接受意义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命意义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以及自尊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意义治疗可以协助晚期肺癌患者体会及发现自身在疾病不同情景下的生命意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值得应用于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护理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属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癌症患者家属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现状、作用、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属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高代理决策质量,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构建本土化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开展安宁疗护中以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度访谈法对肿瘤病区13名终末期癌症患者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4个主题。维护自我主体的需求:渴望维持生活中的自我效能与尊严上的自我形象;缓解自身不适症状的需求:需求身体症状与心理不适的缓解;满足自我决定的需求:参与医疗护理决策与选择舒服的社交关系;表达自身情感的需求:对往事的告别与留念及未来心愿达成的期许。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探索患者的需求与偏好,实施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郑州某三甲医院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按GLIM)患病率(7 247例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郑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肿瘤介入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科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按计划分析营养风险患病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共识)第2步、3步,回顾性分析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结果:按照整群抽样6个科室共计7 247例患者记录在案,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核查并分病组,5 802例患者入组,共10个病种(病组),其中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患病率为28.1%(421/1 498),应用GLIM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0%(45/1 498)、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15/1 498),癌症患者4 304例(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胆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子宫癌和淋巴瘤):营养风险为39.3%(1 693/4 304),应用GLIM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9.8%(852/4 304)、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2.2%(523/4 304)。≥60岁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60岁者( P<0.05)。癌症晚期(不包括终末期)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患病率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早中期( P<0.05)。 结论:≥60岁者及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需得到更多关注。GLIM诊断营养不良标准在临床可行,但与临床结局改善的关系有待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沙某三甲医院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GLIM)患病率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长沙某三甲医院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s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分析营养风险患病率,用体重指数<18.5 kg/m 2且一般情况差,以及NRS 2002营养状况受损评分3分评定营养不良;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第2步(不包括全身肌肉量)诊断营养不良,用GLIM第3步诊断严重营养不良现患率。 结果:按整群采样4个科室共计802例患者登记在案,经入排标准核查,514例患者入组。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49.8%;GLIM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严重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41.6%和18.3%。结论:虽然按国内国际指南/共识 终末期癌症患者 一般不推荐为营养支持疗法的适应证,本文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客观患病率,观察到并没有如某些文章中描述的那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