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通过抑制有氧糖酵解和促进氧化磷酸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有氧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不同质量浓度(20、40、80 mg/mL)HDE对肝癌细胞SNU-368增殖的影响;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采用pH计检测细胞外液pH值,采用细胞氧耗仪检测细胞氧耗,分析HDE对SNU-368细胞有氧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影响;采用qRT-PCR实验检测各组SNU-368细胞中GLUT1、GLUT4、HK2、GPI、PFKL、ALDOA和HIF-1α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用过表达HIF-1α的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SNU-368构建过表达HIF-1α稳转细胞株,并进行HDE相应干预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CCK-8实验显示,HDE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均P<0.05);糖代谢相关检测结果显示,HDE可以抑制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细胞外培养液pH值,增加细胞氧耗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均P<0.05);qRT-PCR结果显示,HDE抑制了 GLUT1、HK2、GPI、ALDOA mRNA的表达(均 P<0.05).qRT-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DE 组HIF-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与HDE组相比,HDE干预过表达HIF-1α的HIF-1α-LV组中,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再次增加(P<0.05).结论 HDE通过抑制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促进氧化磷酸化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白花蛇舌草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脑胶质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白花蛇舌草及其提取物在体内外实验中均体现出显著的抗脑胶质瘤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蒽醌类.白花蛇舌草及其有效成分抗脑胶质瘤的潜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调控炎症及肿瘤微环境、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虽然对于白花蛇舌草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其药效物质基础、相关靶点通路尚不明确,还需进一步验证.通过系统梳理白花蛇舌草及其有效成分抗脑胶质瘤的药理作用机制,以期为抗脑胶质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通过AMPK/ATG5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通过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相关蛋白5(ATG5)信号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减轻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AP肺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提取物(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组、3-MA(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AICAR(AMPK激活剂)组、提取物+AICAR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AMY)、IL-1β、IL-6、IL-18水平;检测大鼠腹水量及肺湿/干重比(W/D);HE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自噬底物p62、IL-1β前体蛋白(pro-IL-1β)、胰蛋白酶原活化肽(TAP)、AMPK、p-AMPK、ATG5、自噬标志物LC3-Ⅱ/Ⅰ、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PS1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腹水量、肺W/D、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血清AMY、IL-1β、IL-6、IL-18水平、胰腺组织p62、TAP、pro-IL-1β表达、肺组织p-AMPK/AMPK、ATG5、LC3-Ⅱ/Ⅰ、UPS10、pro-IL-1β表达均升高(P<0.05),胰腺和肺组织LAMP2蛋白表达降低(P<0.05);模型大鼠经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或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改善效果优于3-MA(P<0.05);而AMPK激活剂AICAR可削弱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AP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通过抑制AMPK/ATG5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自噬水平改善AP大鼠肺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慢痞消组方中药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增殖影响及药效规律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慢痞消12味中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特征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大肠杆菌(E.coli)和粪肠球菌(E.fa)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药效规律.方法 分别经镜检、基因组测序分析,对三株菌进行形态、基因特征鉴定;采用比浊法检测不同浓度慢痞消12味中药提取物对三株菌增殖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各味中药对三株菌调节作用的药效规律.结果 经镜检及基因组学测序,鉴定三株菌质量合格.白术、丹参、甘草、玫瑰花、砂仁、太子参和玉竹能明显促进Akk增殖;白术、丹参、玫瑰花、乌梅、香橼、玉竹和紫苏梗能明显抑制E.coli增殖;甘草、玫瑰花、砂仁、太子参、乌梅、香橼、玉竹和紫苏梗能明显抑制E.fa增殖.12味中药对三株菌的调节作用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三类,具有理气活血、祛瘀解毒的祛邪作用的是:紫苏梗、香橼、延胡索、白花蛇舌草、玫瑰花、丹参、砂仁;具有益气和中、养阴生津的扶正作用的是:玉竹、太子参、甘草、乌梅;具有补气燥湿和中,即扶正祛邪的作用的是白术.结论 慢痞消组方中药对PLGC特征菌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即促进益生菌Akk增殖、抑制致病菌E.coli及E.fa增殖,与中药药效特点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抗肺癌A549细胞生长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揭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物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白花蛇舌草总提取物和总黄酮提取物,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剂量的白花蛇舌草总提取物和总黄酮(50、100、200 mg·L-1)对肺癌细胞株A549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然后,选择最佳剂量的总黄酮干预肺癌细胞,采用CCK8 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进行转录组测序.最后,对转录组数据分别进行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结果 白花蛇舌草总提取物和总黄酮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活性,且总黄酮作用优于总提取物.转录组学分析共筛选出1 134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p53 信号通路等多条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从差异基因的 PPI网络中筛选得到 10 个关键基因,分别为 TTK、NUSAP1、CDCA8、KIF2C、MELK、CCNB2、CCNB1、KIF20A、BUB1、CEP55.结论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成分抗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p53 信号通路等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并且可能直接作用于TTK、NUSAP1、CDCA8、KIF2C、MELK、CCNB2、CCNB1、KIF20A、BUB1、CEP55 等癌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网络药理学白花蛇舌草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作用机制探讨及体外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分化良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白花蛇舌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获取pNET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CCK-8法和Western blotting体外实验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BON-1、QG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筛选得到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7个,成分相关靶点158个;获得pNET疾病相关靶点2 870个,成分与疾病共同相关靶点119个.共同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099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162条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凋亡、PI3K/Akt、P53等信号通路.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1.0、1.5、2.0、2.5、3.0、3.5、4.0、4.5 mg·mL-1]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干预BON-1、QGP-1细胞48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BON-1、QGP-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漂浮死亡细胞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高质量浓度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BON-1、QGP-1细胞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BON-1、QGP-1细胞增殖,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白花蛇舌草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途径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正交设计优选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山奈酚的含量;采用UV法检测总黄酮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山奈酚提取率、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水杨酸法和DPPH法分别检测甲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的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甲醇,超声时间15 min;1 ml甲醇提取物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73.89%和91.27%.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甲醇提取物对·OH和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为开发相关的抗氧化性产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热解毒方连花汤提取物诱导子宫内膜癌HEC-1A及Ishikawa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连花汤(黄连15 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 g、生黄芪20 g等)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及Ishikawa作用12h、24 h后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ight chain 3,LC3)表达及其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检测LC3mRNA;采用Westernbolt检测LC3蛋白;采用PhosflowTM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AKT)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正丁醇组12 h HEC-1A中LC3 mRNA升高但24 h下降,而LC3蛋白在12h和24 h均下降,水提组则正好相反,雷帕霉素组LC3表达均下降,同时中药复方醇提和水提组AKT/mTOR通路均不同程度表达增加(P<0.05);而在Ishikawa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三组处理后LC3 mRNA表达在12h增加,除雷帕霉素组其余两组24 h均下降.醇提组12 h、水提组24 h、雷帕霉素组AKT/mTOR双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EC-1A中,连花汤正丁醇提取物与雷帕霉素作用类似,可能激活AKT/mTOR通路抑制细胞自噬;而在Ishikawa细胞中连花汤正丁醇组与水提组均通过激活AKT/mTOR通路自噬先增加后抑制,与雷帕霉素作用后自噬均增加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CNP大鼠前列腺TLR4/NF-κB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前列腺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抽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向前列腺腹侧叶注入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建立CNP模型.造模14 d后开始灌胃给药,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75、150、300 mg/kg;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3周后,观察大鼠前列腺形态和白细胞数目;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前列腺组织TLR4、NF-κB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各干预组体重与空白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各干预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湿重/体重比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该比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镜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前列腺白细胞数目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干预后前列腺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明显减轻CNP大鼠的前列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TLR4/NF-κB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白花蛇舌草9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TLC、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CCK-8法测定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1、结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对香豆酸(2)、2-羟基-3-甲基蒽醌(3)、6α-O-反式-对香豆酰京尼平苷(4)、槲皮素-3-0-[2''-0-(E-6''-0-阿魏酰基)-β-D-葡萄糖]-β-D-葡萄糖苷(5)、3,4-二羟基苯甲酸(6)、2-羟基-7-甲基-3-甲氧基蒽醌(7)、10-去氢京尼平苷(8)、1-甲醛-4-羟基蒽醌(9).1、3、7、9体外能抑制CNE1、HT-29肿瘤细胞生长.结论 化合物9为新的天然产物,1、3、7、9为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